第73章 交往
作者:爱吃油豆腐炖肉的邹云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最新章节     
    朱家溍看看杨明,又看看张莉,起身微笑道:“你俩认识,别不好意思作小儿女状,人生都要经历这一阶段,我出去一下,你们好好谈谈,晚上在这儿吃饭。”
    朱家溍离开,让俩人同时松了口气。杨明偷眼看张莉,发现张莉也歪着头看他,“噗嗤”一声,张莉笑了……
    “你”,“你”,两人同时说出这个字来。
    “我比你大,让你先说吧,为什么让朱先生传话?你不会写信吗?我写给你的信,为什么不回?”张莉皱眉问他。
    “啊,什么信?我没收到啊?”杨明迷惑不解。
    张莉看看他,觉得不像作假表情,就说道“我收到你寄的照片,给你着了封长信,信尾注:盼回复。”
    杨明摇摇头:“天地良心,我真没收到,只收到胡泽红和候长荣回信,其他人真没收到过。”
    “不会吧?怎么回事儿?我专程跑邮局寄的啊?”张莉也迷茫了。
    杨明想想,说道:“我家胡同口有个收信箱,胡同所有人家收的信件都放那里,估计是……哪个混小子手贱拿走了”。
    张莉叹息一声“哪……为啥让朱先生传话?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尴尬。”
    杨明苦笑一声:“别介意,我……我没勇气……不敢当你面说……”
    杨明只能背这个黑锅了,他不能说是朱家溍自己意思,不过……这个锅,他愿意背。
    张莉羞涩一笑:“我还以为……你心里喜欢的是晓旭,信里还问你是不是,可惜你没收到。”
    杨明尴尬一笑,挠挠头:“怎么会,我是觉得她真的很像林黛玉,多看了几眼,你误会了。”
    张莉微微一笑:“杨明……你真的……愿意和我交往?我家是外地的,家庭情况也不算好,父母是一般职工,你不介意吗?”
    杨明一愣,感情宝姐姐心里也在意这些俗世问题。
    其实杨明在意的问题,张莉同样在意。
    杨明爷俩自卑惯了,老觉得自家出身不好,破碎家庭总怕别人看不上。
    这问题在现实生活里会有人在意,但张莉却没感觉。她内心相对成熟,考虑问题比别人务实,婚姻首先是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过日子常态。
    她在家经常下厨,知道过日子不容易,她考虑自己婚姻一定要平稳,对象不见得要长的多好,能看过去就行,但人品一定要好。
    环顾身边认识男生,只有杨明情况大致符合她内心要求。只是杨明长的并不差,很受女孩子喜欢。
    胡泽红就曾开玩笑说过,要不是有男朋友,就去追求杨明的话,虽然是玩笑时说的,但她内心要没这样想过,也不可能开玩笑时说出来。
    她能感觉到,杨明可能是喜欢陈晓旭的,写信时曾隐晦问他。
    张莉在思索,杨明同样也在考虑怎么回答。
    他渐渐想明白了一个问题,现今京城人这个身份,外地人还是很羡慕的,老爸要不是京城户口,就他当时那狗崽子身份,也不可能找得到老妈做老婆。
    杨明看着张莉,认真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不在意,其实……我担心你在意我家庭情况,单亲家庭,爸爸残疾,我又没个正式工作,文化又低……”
    张莉笑笑,她大致明白了杨明内心是怎么想的了,看来自己担心的问题,对杨明来说不是问题,哪……还等啥?
    想到这里,她对低头不语的杨明说道:“我明白了,我们……先通信吧,试着交往一下,你要觉得我不适合……直接告诉我,可好?”
    杨明抬头看着她,羞涩道:“好,我……听你的。”
    张莉微微一笑:“真听我的?那咱们现在出去采购点食品吧,晚上我做几道菜,咱们占了朱先生书房,他估计在外面也不适应。”
    杨明一听,觉得张莉心思还是很细腻的,考虑周全,顾虑别人感受,为人处事比应该自己强。
    杨明起身和张莉一起出门后,看到朱家溍坐在葡萄架下假寐。
    听到有动静,朱家溍睁开眼,疑惑看着他俩?
    “伯伯,我和张莉去买点东西,今晚我俩做几个菜,犒劳犒劳您老肠胃”杨明乐呵道。
    朱家溍一听,来了精神:“那感情好,我打电话把你传荣姐也叫回来,咱们今晚开家宴。”
    路上,杨明看张莉红着脸不言语,知道小姑娘还是心里害羞。虽说两人不陌生,但突然间挑明了关系,一时半刻还不适应。
    杨明没话找话:“你们……什么时候再开始?”
    张莉看看他,摇摇头:“不知道,听任主任说,还要过些时候,一是资金紧张,另外,剧本也没理顺。前段时间拍的不用了,我们现在拿到了新剧本,这几天每天就是琢磨该怎么演。”
    杨明知道这部剧拖拉了好几年,才断断续续拍完杀青。进组培训时,二十郎当岁的青年人,拍完后都二十五六岁了。
    很多人入戏过深,结束拍摄后,一时走不出剧情,等重新踏入现实社会,有种格格不入无所适从之感。
    杨明问:“你拍摄时可顺利?”
    张莉苦恼道:“不顺,拍扑蝶那场戏,导演老是喊停,说我表情不到位,连续两天也没拍出导演想要的画面,最后导演都起了换人的心思。”
    “扑蝶?”杨明脑海里回忆书中内容。
    张莉边走边说她的烦恼:“我已经没信心,导演说如果再开始,我还是拍扑蝶这场戏。我拿剧本仔细对着原着看了,剧情和原着没什么差别,我觉得理解够透彻的,可演出来后,导演还是不满意,说演的太幼稚,让我继续琢磨人物内心世界。”
    说起拍摄这个话题,张莉滔滔不绝。
    杨明听着感觉导演要求没错,要按照原着内容看,这一回目其实是有很多隐喻内容的,为后文埋了个大坑,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回想自己看的内容,犹豫着问张莉:“你……是不是把薛宝钗扑蝶行为,理解为天真烂漫,少女情怀?”
    “是啊!周先生专门详细给我讲解过这段内容。我也写了感想,周先生看后是认可的,可是演出来导演就是不满意”张莉郁闷不已。
    杨明觉得自己要好好寻思一下怎么跟她说。薛宝钗扑蝶绝不是简单一句,少女情怀,天真烂漫所能解读的。
    如果将这段情节单独提出来,这样解读并没问题,可要结合整本书内容来看,这未必符合作者原意。
    眼见快到副食商场了,杨明忍住话头,寻思找机会再给她说吧。
    两人进商场,张莉犹如精明小媳妇般和商贩讨价还价,那副认真模样,杨明看了咧嘴直乐。
    两人买了鸡鸭鱼肉,时令蔬菜,提着回到了朱家溍家里。
    张莉晚上八点前要回宿舍,她看看已经不早了,就抓紧时间到厨房忙活起来,杨明在水池边杀鸡宰鱼,同样忙的不亦乐乎。
    朱家溍看看他俩相处情形,不觉点头暗自欣慰。
    红楼剧组朱家溍经常去讲课,因杨明单身原因,他曾经仔细观察过剧组适龄女孩,张莉是他最中意的一个。
    有红学家描述薛宝钗:仪态万方,举止得体,贤良淑德,端庄大方,他觉得这些赞美完全可以安在张莉身上。
    陈晓旭他也从侧面打听过,说其行为乖张,傲娇刻薄,爱捉弄人,有些小家子气。
    所以他一听杨建军说杨明失恋了,情绪低落,很担心他走不出来,他当时就在心里琢磨张莉,得知张莉还没男朋友,才有了接下来这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