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领导,新作风
作者:爱吃油豆腐炖肉的邹云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最新章节     
    年三十晚上,杨明把今年赚的三百五十块钱都给了杨建军,他自己留下五十多块钱用作平时花销。
    这一年杨明长高了不少,有一米八左右了,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长。家里也基本算是翻身了,年夜饭多了只鸡,多了条鱼。
    这让来拜年的刘玉贵羡慕不已,坐下拿起筷子就划拉了一条鸡腿塞嘴里大嚼起来。杨建军笑眯眯看着眼前的场景内心很满足。
    大美女刘玉凤照例在初二回了娘家。今年是她一个人回来的,她丈夫没跟着一起回来。
    杨明去对门跟她拜年,发现她脸色苍白,状态很不好。
    和刘玉凤寒暄几句,回屋里给爸爸一说,杨建军道:“结婚两年没孩子,她婆婆不待见她,她丈夫听他妈的,玉凤日子不好过,前几天听你刘叔发牢骚,骂他女婿孙子……”
    过完年进入82年,刚上班,站长就领着几个人在他屋里开会。
    除了新来的站长王东方,还有新分配来的三个员工,和一个女会计。
    看来以往没人干的破烂行,现今在回城知青大军就业难的状况下,也有不少人愿意干了。
    新站长王东方四十多岁,以前在城里收购点工作,这次来收购站算是升了半级,级别正科。
    送别了老站长,杨明内心很酸楚,重生以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老站长,一起又相处了一年多,两人感情处的很融洽,此刻离别怕是这辈子再难见面了……
    新领导,新作风。王东方第二天上班就安排开会。
    宣布要大干快上,要正规化,制度化。今年工作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废钢铁收购要翻翻,另一个重点是骨头收购要翻翻。
    杨明听的一头雾水,恍惚回到了后世电视里单位开大会情景!
    会后,王东方领着他们四个职工到院子里,指挥新来的马晓伟画出几块空地,挂上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废旧钢铁堆放处,废旧纸张堆放处,废旧骨头堆放处,废旧纤维堆放处……
    折腾一天,女会计张燕说要赶公交回家。王东方不乐意了,训斥道:“晚点回去耽误不了吃饭睡觉,工作没完成是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都回去继续开会,说说各人想法,怎么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这一番折腾下来结束后,已经错过了回家的公交车。
    另外两个职工,黄军,赵亮骑一辆自行车一起走了,王东方借口要去局里汇报工作,也骑车走了。剩下马晓伟,张燕看着空旷的院子目瞪口呆。
    杨明叹口气,从后院把倒骑驴推出来,把瘪了的轮胎打满气,骑着来到前院问他俩要不要一起回城?
    马晓伟立刻坐上去说轮着蹬回去。
    张燕迟疑了一下,也扭捏着坐到了另一边。
    路上张燕问杨明以前怎么工作的?
    杨明腼腆一笑:“以前咱们不出外勤,这里就是个中转分拣站,有几个外勤都是附近老乡,农闲收点东西送来。”
    “啊!那……那……”张燕想说什么,临了又打住了。
    马晓伟皱眉道“既然如此,王站长为何让咱们去外面收破烂?他是怎么想的,还每个人分配任务,完不成就没有补贴!”
    杨明笑笑没回答,作为穿越者,他知道言多必失,这两个人不熟悉,谁知道人家心里怎么想的。
    隔天早上,王东方照例开会。会上表示已经把工作计划汇报给领导了,领导很欣慰,鼓励大家积极工作,为某某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努力奋斗等等。
    作为今年工作重点,骨头收购,分配给了新来的三个男职工。废钢铁让杨明联系以前的几个外勤一起去收购。张燕负责过磅记录,每月按成绩表彰。
    杨明暗暗吐槽王东方:“特么的我们都出去了,你干嘛!”
    不过王东方还是很有些能力,上午就接到通知,三辆倒骑驴已经准备好了,让人过去领回来。
    杨明借口要去联系老乡溜之大吉,他没心思和王东方亲近。这个工作他不可能长期干下去,等不了几年,整个行业都要玩完。
    新领导到来,杨明的收购大业暂时没有办法继续,他每天都被王东方派出去收购废铁,定额二十公斤。
    这个年代钢铁不像后世那样普通,平民家里更是稀少的可怜,那里会有废铁处理。
    连着一个星期,杨明根本就没收多少,那几个外勤老乡收的更少。
    每天都要开会的王东方点名批评杨明没有努力工作,没有一天完成任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这个月扣五块钱工资。
    收骨头的那三个新来的职工,也都没有完成任务。现今吃饭都成问题,平民百姓一个月就那两斤肉,哪来的肉骨头。
    王东方不管这些,说骨胶是国家出口创汇产品,收购骨头是公司今年头号任务,务必努力工作,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巴拉巴拉的……
    没有了外快收入,五块钱对杨明来说还是很心疼的,夜里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想起前世刷短视频,看到过有人用磁铁在河里吸钢筋,打算弄块磁铁试试。
    磁铁很快被他找到了,收购站里就有。他拿了几块u型磁铁,虽不是强磁铁,但胜在磁铁多。找根绳子把几块磁铁拴好,蹬车来到收购站外不远处一条小河边。
    天气转暖,河里并没有结冰。他扔下磁铁往回拉,什么也没有,换个地方继续……
    一上午就捞出来几根铁丝,几个螺丝。但他并没有气馁,既然能捞到东西,证明河里是有的,换地方多捞几次总能捞到铁块。
    想了想景山那边有钢铁厂分厂,就蹬着倒骑驴去那边撞运气。
    在钢铁厂外面河沟里,只用一个来回,就收获了两根一米多长的钢筋,又下去一次捞上来一块两斤重的铁块。
    杨明大喜,这可太好了,没本钱买卖,要是按二十斤铁来算,收入可比走街串巷收废品强多了。
    一下午时间,在这条污水沟里他竟然捞出来半车杂七杂八废铁。到收购站一过磅,六十五市斤。
    废铁价格每公斤两毛,一下午时间杨明收入六块五,乐的他一蹦三尺高。
    王东方也特意开会表扬他工作努力,没有辜负国家对他的期望,希望大家向杨明学习,争取早日都完成任务。
    第二天早上,他又来到铁厂外污水沟,继续扔磁铁打捞,第一次扔下去,他竟然打捞出来一杆步枪,可惜手柄已经泡烂了,只能当废铁处理了,这应该是运动年代扔里面的。
    随着打捞出来那杆枪开始,这个地方打捞出来的东西越来越离谱,锈迹斑斑的匕首,钢盔,铁链子等等,他感觉那个动乱年代人们确实很疯狂,什么都往河里扔。
    这一天下来,他收获了快一百斤废铁,收入将近十块钱。围着这条沟他捞了五六天后,收获明显降低了。
    接着他又到京城钢铁公司别的分厂碰运气,大都有惊喜,各种有年代感东西都有捞出。
    一个月下来,他收入超过三百元。收购站人员没人怀疑他赚钱了,觉得他每天早出晚归,弄回来各种乱七八糟铁块不容易。
    王东方问过他在哪里收的?他回答说在钢铁厂周围,别人也就释然了,钢铁厂职工偷铁块出来卖钱的多的是。
    杨明每月任务是超额完成了,收骨头的那三个人可惨了。当发工资时发现真被扣了五块钱后,黄军爆发了,和王东方大吵一架,到公司去告王东方欺负新职工,克扣职工工资。
    总公司调查后,叫停了王东方的工作方式,发还了三个人克扣的工资。
    王东方被领导批评教育了一顿,然后就他就彻底歇菜了,再不提完不成任务如何如何了,每天例会也不开,那三个人也不出去了,上班时间窝在收购站侃大山。
    只有杨明每天还是老样子,乐呵呵早出晚归,看不出任何不满情绪。
    这样生活持续了半年,杨明存了两千多块钱,交给老爸后,杨建军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