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摊牌!和老朱摊牌!
作者:敏敏敏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     
    朱柏的背影消失在重重帷幕之后,留下满朝文武如同被冰封一般,僵立在原地。
    片刻的寂静后,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在大殿内回荡。
    “这……这该如何是好?”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惶恐。
    “太子殿下……唉……”另一位大臣摇头叹息,目光中满是担忧。
    “李善长这老狐狸,出手可真够狠的!”有人低声咒骂,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恨。
    朝堂上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揣测着皇帝的心思,也盘算着自身的处境。
    朱柏回到御书房,心中的波澜远比表面上的平静要汹涌得多。
    他缓缓踱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一下,如同敲击在自己的心头。
    李善长的弹劾,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精准,直击要害。
    朱柏深知,这背后必定是老朱的授意。
    “父皇,您究竟想要做什么?”朱柏低声自语,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老朱对他的戒心从未消除,这一次的弹劾,无疑是一次试探,试探他这个穿越而来的皇帝,究竟会如何应对。
    他走到窗前,望着紫禁城巍峨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明王朝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来人!”朱柏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
    “陛下有何吩咐?”一个太监躬身问道。
    “摆驾,乾清宫!”
    朱柏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是时候和老朱摊牌了。
    乾清宫内,老朱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本奏疏,正是李善长弹劾朱标的那一份。
    听到朱柏到来的消息,他缓缓放下奏疏,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柏儿,来了。”老朱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朱柏上前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老朱示意朱柏坐下,“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朱柏抬起头,目光直视老朱,一字一句地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向您坦白。”
    老朱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何事?”
    朱柏在老朱面前坐下,挺直了腰杆,一股帝王之气自然流露。
    他深知老朱的用意,这哪里是什么弹劾,分明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测试!
    老朱想看看,他这个从未来穿越而来的皇帝,会如何处理这棘手的局面,是想借此观察他与朱标之间的关系,是否暗中培植势力,威胁皇权。
    想到这里,朱柏心中不禁冷笑一声。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这心思真是缜密得让人叹服。
    他垂下眼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暗自思量。
    若是他选择偏袒朱标,为太子辩护,老朱必定会心生猜忌,认为他这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日后恐成大患。
    可若是不为朱标辩护,老朱又会觉得他冷酷无情,对自己的儿子都如此漠视,将来如何能善待天下百姓?
    朱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盘之上,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大明王朝的未来,也关系着无数人的命运。
    “父皇,”朱柏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老朱,“儿臣以为,此事并非太子之过。”
    老朱闻言,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朱柏,等待着他的下文。
    朱柏顿了顿,继续说道:“太子仁厚,待人宽和,断不会做出这等事来。此事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栽赃陷害。”
    “哦?”老朱挑了挑眉,“那依你之见,究竟是谁在栽赃陷害太子?”
    朱柏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差点就中了老朱的圈套。
    若是此时说出幕后主使,老朱必定会怀疑他早已知晓此事,从而更加猜忌他。
    “父皇,”朱柏微微一笑,“儿臣愚钝,一时还未能查明真相。不过儿臣相信,只要给儿臣一些时间,定能将幕后黑手揪出来,还太子一个清白。”
    老朱深深地看了朱柏一眼,眼中意味深长。
    “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朱柏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
    “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老朱一人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沉思。
    “来人,”老朱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传朕旨意……”
    朱柏的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深知老朱的用意,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试探,试探他对朱标的态度,试探他这个皇帝的胸襟。
    若是他直接为朱标辩护,老朱定会认为他是在笼络人心,为自己培植势力,而若是不为朱标说话,又显得他过于冷酷无情,恐难服众。
    他抬眼扫视着大殿内的群臣,每个人的目光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他的内心。
    那些或探究、或疑惑、或幸灾乐祸的眼神,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他。
    他能感受到,这朝堂之上的压力,如同狂风暴雨般,正向他汹涌而来,几乎要将他吞噬。
    此刻,金銮殿内静谧得可怕,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逝。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任何声响,打破这让人窒息的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如同拉满的弓弦,只需一丝火星,便会瞬间爆发。
    朱柏的沉默,像一根无形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在众人的心头,让他们感到莫名的不安。
    李善长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但眼中却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
    朱标则脸色惨白,身躯微微颤抖,仿佛暴风雨中的一片落叶,随时都有可能被狂风卷走。
    群臣则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祸上身。
    他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皇帝的最终表态,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朱柏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停留片刻,最终又回到了他手中的奏疏之上,他缓缓抬起头,环顾四周,却依旧没有说话。
    此刻,他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
    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也随着他的沉默,变得愈发浓烈,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威严:“此事,朕会仔细斟酌。”说罢,他站起身,拂袖而去。
    金銮殿上,龙椅空荡,余威犹存。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有预料到,皇帝居然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这场风波。
    短暂的寂静后,嗡嗡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像一群被激怒的蜜蜂,嘈杂而混乱。
    朱标则如同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般,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脸上充满了茫然与失落。
    退朝后,朱标按例前往勤政殿,却发现殿内空无一人,平日里忙碌的太监宫女,此刻竟无一个身影,殿内静得出奇,他环顾四周,眼中满是疑惑。
    退朝后,朱标拖着疲惫的步伐,例行前往勤政殿。
    金銮殿上的压抑气氛让他感到胸闷气短,父皇的沉默和那句意味深长的“朕会仔细斟酌”更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
    他需要找父皇问个明白,大明未来的走向,改革的成败,都系于父皇一念之间。
    然而,当他踏入勤政殿时,却愣住了。
    殿内空空荡荡,平日里服侍的太监宫女都不见踪影,往日里弥漫着淡淡龙涎香的空气,此刻也显得格外冷清。
    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步入了一座被遗弃的宫殿,空旷而寂寥。
    他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空无一人。
    御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父皇?”朱标试探性地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大殿内回荡,却无人应答。
    他快步走到御案前,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折,却发现奏折是摊开的,上面压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好奇心驱使着他拿起了那张纸条,展开一看,上面赫然是父皇朱柏的字迹。
    纸条上并没有写什么政事要务,而是一首诗:
    “紫禁城头落日斜,空殿无人影独嗟。
    千年基业谁人守,万里江山一局棋。”
    朱标反复咀嚼着这首诗,却越发感到困惑。
    父皇为何要写这样一首诗?
    “空殿无人”是指什么?
    “千年基业谁人守”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是在暗示什么?
    他心中充满了疑问,却找不到答案。
    “父皇,您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朱标低声喃喃自语,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纸条上,眉头紧锁。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朱标心中一凛,迅速将纸条藏入袖中。
    “谁?”他厉声问道。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标儿,是你吗?”
    朱标闻声,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原来是他的皇弟,当今的皇帝朱柏。
    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入袖中,表面上依然维持着太子的威仪,沉声说道:“是我。皇弟,你为何在此?”
    随着一声轻响,朱柏的身影出现在勤政殿门口。
    他一袭明黄龙袍,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得威严而神秘。
    他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朱柏不紧不慢地走入殿内,目光扫过御案上散落的奏折,最终定格在朱标身上。
    “兄长,我正有事要处理,见兄长来此,不知有何要事?”朱柏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朱标心中涌起一丝不快,他知道这个皇弟,自从登基后,行事愈发深沉难测,与他这个太子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他压下心中的不适,语气平静地回道:“我例行前来,想与皇弟商议一些政事,却发现殿内空无一人。”
    朱柏嘴角笑意更深,他踱步至御案前,看似随意地拿起一本奏折翻阅,语气却带着一丝漫不经心:“哦?是吗?朕或许去御花园散了会心,一时未在殿内。”
    朱标眼神锐利,紧紧盯着朱柏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朱柏的指尖轻轻拂过奏折,似乎在掩饰着什么。
    他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刚才那张纸条。
    “皇弟,我刚才在御案上看到一张纸条,不知是何人所留?”朱标故意抛出这句话,想看看朱柏的反应。
    朱柏手上的动作停滞了一瞬,随后又恢复如常,他抬起头,眼神平静如水,“哦?纸条?或许是哪个宫女不小心落下的吧,兄长不必在意。”
    朱标心中冷笑,这个皇弟果然有所隐瞒。
    他不再追问,而是转开话题:“皇弟,国事繁忙,不如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政事吧。”
    朱柏放下奏折,微微颔首,“也好。”
    两人开始就一些朝堂上的事务进行讨论,朱标虽看似专注,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张纸条。
    他不时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朱柏,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端倪。
    此时,他想起刚才藏入袖中的纸条,那是另一张纸条,并非之前那张写着诗句的纸条。
    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取出,摊开在手心,上面赫然写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朱标反复咀嚼着这句诗,心中疑惑更甚。
    这诗句意境唯美,像是思乡之作,与国事似乎毫无关联,为何会出现在父皇的书桌上?
    他再次看向朱柏,只见他正襟危坐,侃侃而谈,似乎并未留意到自己的异样。
    朱标低垂眼睑,眼底涌动着莫名的情绪。
    他将纸条紧紧攥在手中,脑海中闪过倭寇在沿海猖獗的景象,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皇兄,”朱柏突然提高声音,打断了朱标的思绪,“你在听朕说话吗?”
    朱标猛然抬头,看着神色有些不悦的朱柏,他心中一凛,迅速掩饰了眼中的异色,含糊地说道:“嗯,皇弟请继续。”
    朱柏眼神深沉地看了朱标一眼,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接着谈论起政事。
    朱标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他反复揣摩着纸条上的字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觉得,这看似平常的诗句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这时,朱柏忽然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远方的夕阳,语气低沉地说:“兄长,天色已晚,我们改日再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