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八卦洞有七个出口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都有理斜睨了一眼全不可,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然后缓缓说道:“有道理!你这点小伤确实没事的啦。”话音刚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伸出那只粗糙且宽大的手,准备要拍一拍全不可的左胳膊。
    然而,全不可却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猛地躲闪开来,眉头瞬间紧皱成了“川”字,大声说道:“不可不可!这可不是行军打仗的时候呀!行军打仗时,小命可能眨眼间就没掉了,受点伤自然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但现在,这伤痛就像无数只小虫子在我胳膊里乱钻,我还是觉得疼痛难忍呢,所以请你千万不要乱动哦。”
    听到这话,都有理先是微微一愣,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片刻之后,才如梦初醒般回应道:“哈哈,也是哦!要让我去战场上送死,那我才不干嘞!不过嘛,我刚刚其实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啦,我又不是傻瓜哟~”
    接着,他迅速地转头,目光急切地看向常遇春,迫不及待地询问道:“常将军,我听说您经常会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而且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对吧?那么您是不是经常都会受伤呀?难不成您受伤不会感觉到疼痛吗?嘿嘿,我看您是不是有点傻哦……”
    常遇春闻言,脸上瞬间洋溢起一抹骄傲的神色,大声说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经常受伤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不过战场上总得有人身先士卒吧,你不去冲在前面,那就只能让别人去冒险。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呢?你们看看我身上的伤痕。”说罢,他像是展示勋章一般,用力扯开自己的衣襟,只见那胸膛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伤痕,粗略一数竟然不下十几处之多!有些伤痕看上去不仅极深且异常凶险,仿佛是被恶狼狠狠咬下的痕迹,又似是被利刃无情划过的印记。
    李行素看完后,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瞪得浑圆,惊叹道:“常将军啊,依我看您不光打仗勇猛无畏这么一个优点,更厉害的怕是运气绝佳吧!您瞧瞧这些大伤口,无论是位置还是深度都巧妙地避开了您身体的要害部位。我甚至都开始怀疑您究竟是如何存活至今的,您这几处伤口哪怕稍微偏移一点点或是再深入一些,恐怕您的坟头都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草木枯荣了。”
    常遇春则摸摸自己的后脑勺,露出憨厚朴实的笑容,回答道:“嘿嘿,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方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啦,或许真的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李行素记得历史上常遇春好像没能活过四十岁,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之意,暗自感叹道:“或许你的阳寿都被你那逆天的运气给消耗殆尽了吧。”
    为了避开暗器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他们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火折子,轻轻吹燃。微弱的火苗在黑暗中摇曳着,映照着众人紧张的面庞。他们彼此间的距离也稍微拉开了一些,仿佛这样就能给自己多一份安全的保障。然后,他们迈着谨慎的步伐,继续朝着洞穴深处前行。这一次,全不可和都有理两人稍稍落后一些,走在了常遇春的前方。
    沿着蜿蜒曲折的通道大约走了数十丈之后,众人突然间进入到一个异常明亮的宽敞大厅之中。
    大厅的四面墙壁上都摆放着许多盏长明灯,那灯火通明的景象,好似璀璨的星河落入凡间。将整个大厅映照得格外耀眼,每一个角落都清晰可见。
    李行素满心好奇地走近洞壁,眼睛一眨不眨地仔细端详起那些长明灯来。这些灯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油灯一般,灯芯微微跳动着,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芒。但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种原理使得它们能够持续不断地散发出光芒,仿佛这光芒是从永恒的深处流淌而出。
    众人吹灭火折子后,目光如炬,环顾着四周。整个大厅呈现出完美的圆形平面布局,直径足有三丈之宽,高度也超过一丈。尽管大厅内灯火通明,但并未发现任何宝藏的踪迹,只有洞壁上均匀地分布着八个洞口。毫无疑问,其中一个便是他们方才进入的入口。
    起初,当大家刚刚踏入此地时,心中自然清楚自己是从哪个洞口进来的。然而,当他们绕着大厅走了一圈之后,却被这如迷宫般相似的洞口搞得晕头转向,难以辨认出哪个洞口才是最初的入口。原因很简单,这些洞口看上去几乎完全相同,无论是大小、形状还是周围的岩石纹理,都如出一辙。
    值得一提的是,李行素拥有过目不忘的非凡能力,所以他肯定记得哪个是进来的洞口。然而,接下来该选择进入哪个洞口呢?此刻,众人皆陷入了迷茫之中,脸上写满了困惑与犹豫。
    就在这时,少林寺的觉仁和尚双手合十,缓缓开口道:“此洞似乎是按照八卦图的格局布置而成,如果全真派的弟子在此,或许他们会更了解这些门道。”
    觉仁和尚的话语让人们愈发意识到眼前局势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八卦图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符号体系,蕴含着深邃无尽的智慧和变化无穷的含义。而这个洞穴的布局竟然与八卦图相似,这无疑给众人的探索增添了更多的谜团和挑战。众人不禁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寻找更多关于八卦图的知识或者等待全真派弟子的到来,才能解开这个谜题。
    觉礼将目光转向那位形单影只的散修易君天,缓缓开口道:“我观你所使之剑法,应属全真一派。不知你是否与全真派有所渊源?可曾学习过八卦之类的学识?”
    易君天听闻此言,微微一怔,脸上瞬间闪过一丝茫然,随后答道:“我所用之剑法乃师父传授,但说实话,我并不知晓这是否为全真剑法。我初入江湖,一直跟随师父潜心修炼,此剑法学自师父,他未曾向我透露这具体属于何门何派。至于八卦等学问,他也从未传授于我。”
    李行素对这位易君天颇感兴趣,于是大步走上前去,接着问道:“易君天,你师父是何人?难道他不曾告知你,你所学之剑法源自全真派么?”
    易君天略作思索,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困惑,回答道:“关于我师父的名讳,我确实不得而知。不过,有一回他与一位相熟之人交谈时,那人唤他为‘重阳真人’。”
    “什么?重阳真人?王重阳?全真派的开派始祖?他不是早就死了吗?如果没死的话应该有两百多岁了吧!”觉仁听完,嘴巴大张,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觉礼,而觉礼同样震惊无比,两人对视一眼后,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惊愕之色,那眼神仿佛是看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天山派的贺青明闻言,却是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道:“不能只因叫重阳真人就是王重阳吧,你师父究竟多大岁数了?”
    易君天挠了挠头,神色愈发茫然,有些不知所措地回答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感觉他的年龄应该非常大。因为有时他说起的事情听起来都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呢。”
    难道真的是王重阳还未死去?竟然还存活于世?这岂不是和那个狡猾的老骗子和尚一样令人难以置信?李行素心中暗自思忖着,按照常理来说,金丹期的武者一般最多能活到一百五十岁左右,如果想要活过两百多岁,那起码得是元婴期的修为才对啊。可是,江湖中不是早已没有元婴期的武者存在了吗?
    贺青明环顾四周,见众人皆沉默不语,气氛沉闷得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便开口说道:“诸位皆非精于奇门八卦之术者,如此该当如何是好?”
    此时,丐帮的全不可面露惧色,声音颤抖地说道:“如今我等切不可轻举妄动,若不明这洞中机关究竟如何,盲目乱走恐有不测之险。”显然,全不可已被那些机关暗器吓得肝胆俱裂,心有余悸。
    崆峒派的李世昌则神色坚决地提议道:“既有机关暗器,难道我们便裹足不前了不成?总不能一直滞留此地吧?不如我们分头行动如何?”
    丐帮的都有理连忙附和道:“有道理,听天由命罢。索性就此分开,各自寻一洞口进入便是。”
    贺青明凝视着众人,缓声道:“那么诸位意下如何?是选择分道扬镳,还是结伴而行?”他的目光犀利如剑,扫过每个人的脸庞,似乎在等待他们的最终决定。
    觉仁和尚看了众人一圈后,说道:“我看大家自愿结合吧,谁愿意在一起的,谁就一起走,不愿一起走的就分开走。有谁愿意跟我们一起走的吗?”
    李行素接口说道:“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是取得宝藏,但问题在于我们准备把宝物给谁。如果我们打算将宝物交给同一个势力或个人,那我们就是一伙儿的,可以结伴而行。不然的话,最好还是分开行动,免得找到宝藏后,大家还要为如何分割宝藏拼个你死我活。”
    觉仁点了点头,回应道:“李行素所言极是,此次我们少林寺带队的圆慧禅师曾言明,若我与觉礼寻得宝藏,需先交于他,之后再由他定夺这些宝物的归宿。”
    其余众人听闻此言,心中了然,原来少林寺尚未决定将宝藏交予朱元璋的红巾军。于是无人表示愿意与他们同行,毕竟他们中间没有谁打算将到手的宝藏交由圆慧分配。至于到时圆慧究竟会如何分配,尚不得而知。
    李行素不禁面露惊诧之色,将疑惑的目光投向觉仁和觉礼二人身上。毕竟,少林派乃是受朱元璋所邀前来,按常理而言,这批宝藏理应交付于朱元璋的军队手中。李行素实在难以理解,他们为何不将宝藏交予朱元璋呢?
    原本,李行素有一个计划——提及自己的师父出自少林,以此与两位少林僧人同行。他如此盘算,一来是考虑到若能与少林寺联手,自身队伍规模将会壮大,获取宝藏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二来,他正有此意加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而此次宝藏无疑可作为一份丰厚的“见面礼”。然而,眼下来看,少林寺显然别有打算,似乎自己和同伴并非与他们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