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练功玩闹逐渐成长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罗汉伏魔功》功法在初始阶段,每日夜晚睡觉之前都务必修炼一刻钟以上的时间,而当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功法便会自行进行修炼,待到功法大成之后,一天十二个时辰内十八条经脉就会自然而然地持续运行,如此一来,功力便会逐步地提升起来。
    首先需要进行练习的是看似较为简单的“足少阴肾经”,然而,内息的运行实则并非那般容易之事。“足少阴肾经”的每一侧总计有 27 个穴位,详细说来,包括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这些仅仅是一侧的穴位情况,两侧加起来一共是 54 个穴位之多。
    这些繁杂的内容对于一位年仅十七岁且即将踏入 985 高校的高材生而言,学习起来都极为困难,更何况是一个仅仅三岁的孩童呢?
    那简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弄得清楚明白的。尤其是经络需要在体内进行运行,若是小孩子的体内真气运行出现差错,又如何能让外人及时知晓呢?而且即便外人有心想要帮忙,也是无从下手。而一旦运功出现失误,轻则落下残疾,武功尽废,重则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李行素认为《罗汉伏魔功》的创造者仅仅只考虑到如此修炼会具有较高的效率,却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到让一个年仅三岁的孩童去学习内功的巨大难度。李行素并不知晓的是,竟然存在一种奇特的侏儒神体恰好极为适合修炼这种功法。
    次日晨曦微露之际,李行素悠悠转醒,只觉通体舒泰、神清气爽,仿佛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被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一般,精神状态更是前所未有的振奋激昂。
    不仅如此,他还惊喜地察觉到自己的身躯好似充盈着一股磅礴伟力,而思维亦如泉涌般愈发敏捷清晰。
    目光瞥见桌上那本经书,李行素心念一动,打算先将它收好。然而,就在他拿起书本的瞬间,惊讶地发现书籍经过一夜风干后,原本扉页上熠熠生辉的\"罗汉伏魔功\"五个大字竟然奇迹般地变回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紧接着,后面附带的人体经络图谱等神秘图案也如同幻影般骤然消散无踪,眨眼间这本奇书就彻彻底底地沦为了一部平平无奇的《金刚经》。
    不过好在,李行素早已凭借过目不忘之能将整部《罗汉伏魔功》深深烙印于心田。此时此刻,对于这本失去奇特之处的书籍是否仍具价值,他已不再关注。
    于是乎,他淡然一笑,轻轻地将经书放回原先的红木盒内。如此一来,在外人眼里,《罗汉伏魔功》再度化身为众人熟知的《金刚经》模样。
    在每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李行素并没有像其他武者那样专心致志地修炼内功,而是像一只脱缰野马般在大街小巷尽情狂奔嬉戏。
    有时当有人胆敢欺凌他或是他那两位表哥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人搏斗一番。然而,经过上次惨痛教训后,他变得聪明许多:若能战胜对方便果断出手,若实力不济则立刻撒腿开溜。
    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尽管仍有被揍的时候,但次数明显减少,且伤势相对较轻。随着时间推移,他的体魄日益强健,比起穿越前简直判若两人。而这无疑与他打架时吃瘪越来越少有莫大关系。
    每晚八时整,李行素必定准时爬上床铺,平躺身躯,然后开始潜心修习《罗汉伏魔功》。直至沉沉睡去,功法修炼方才作罢。就这样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短短三月有余,其体内真气已能自如沿着\"足少阴肾经\"脉络流转周天。
    紧接着,李行素马不停蹄又展开对\"足少阳胆经\"的修炼。时光荏苒,又是三月逝去,如今\"足少阳胆经\"之气运行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无阻。每晚练功之后,睡觉时这两条经脉都能够自动运行。在这段时间里,他自觉腿上明显有了更强大的力量,李行素每次打架打不过的时候,跑得飞快,挨揍自然也就更少了。
    在这期间,张士信曾经来过一次,一看原来是大哥大嫂都已经去世,仅剩下一个三岁的孩子,暂时由姑姑照顾。他也没有什么更为妥善的办法,于是留下了一些银两,对他的姑姑说,如果有困难尽管到兴化白驹场去找他们张家。
    由于此时张家是盐贩子,虽然日子也并不轻松,但相比之姑姑姑父务农的日子,自然是要好上许多。这些银两极大地改善了这个家庭的生活状况,从此之后,孩子们虽然吃不上太好的食物,但基本都能够吃饱,因此身体发育也逐渐都好了起来,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般瘦弱了。
    李行素根本不知道张士信来过这件事,因为张士信来了之后直接找到了李兰英两口子,根本不可能想要与三岁的孩子进行交流,只是他与姑姑聊了聊,留下银子便离开了。
    转眼间半年已逝,在此期间,李行素历经艰辛,终于成功修炼完\"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足厥阴肝经\"及\"足阳明胃经\"的钻研之中。又过了半年光阴,下肢运行的六道经脉皆已被他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此刻,摆在眼前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需同步修习\"阴跷脉\"与\"阳跷脉\"。此二脉对于协调那六条下肢经脉的运转至关重要。经过三月有余的不懈努力,这两道经脉亦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运行。
    至此,李行素下肢经络已然全线贯通,无阻无碍。而这一成就,源自于他修习《罗汉伏魔功》长达一年有余的坚持与付出。如今,李行素奔跑之速快若疾风,令人瞠目结舌。即便是那些十余岁的孩童,也难以望其项背。毕竟,谁能想到一个年仅四岁多的幼童竟有如此能耐?
    自那时起,李行素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敌手。每当遇到强敌时,他便选择逃跑;更有趣的是,其他孩子即便奋起直追,却往往徒劳无功。于是乎,那些曾遭受挫折的孩子们常常会拉着自己的父母前来讨要说法。
    这时候姑姑总是堆上笑脸给对方父母道歉,还送对方孩子自己孩子从来都没吃过的糖果,恭恭敬敬地打发走人家,其实姑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总比孩子被人打伤抬回来要好得多。
    不过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李行素不但鄙视这些孩子,还鄙视这些家长。自己的孩子占了便宜从来不说,吃了亏就带孩子讨公道,从这以后李行素就不再与这些小孩子们一般见识了。
    在穿越之前,李行素有次被打得惨不忍睹,满脸泪水、鼻子挂着两条长龙似的鼻涕,一瘸一拐地逃回了家。每当这时,姑姑总会苦口婆心地劝道:“素儿啊,如果明知打不过对方,为何不远远躲开呢?非要跟人动手打架,结果技不如人反遭毒打,可千万别指望姑姑替你出气撑腰哦!咱们家可丢不起这个脸呐!”
    自那以后,李行素即便被揍得遍体鳞伤、鼻青脸肿回到家中,也咬紧牙关强装好汉,绝口不言一个“疼”字。然而这样故作坚强却令姑姑心疼不已,为此曾多次伤心落泪,并反复叮嘱李长山与李文忠平日定要好生照看弟弟。
    在此期间,李行素惹事挑衅的对象多半都是些年龄比李长山和李文忠还要年长的孩子。毕竟经过数次实战较量后,已鲜有人胆敢轻易招惹这位看似弱小实则机灵狡黠的主儿——想占便宜门都没有!
    李行素秉持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你也追不上我”的原则,任谁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有时候,李长山和李文忠这对兄弟跑得稍慢一些,不幸成为了别人的替罪羊。但若是有人胆敢欺凌他俩,李行素绝不会善罢甘休。面对实力相当者,他会果断出手,毫不留情;若遇上强敌,则迅速拾起石子回击。
    由于李行素身形矫健、步伐如飞,其他人压根儿无法追赶得上,只得气急败坏地捡起地上的石子向他投掷。实际上,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在于两点:其一便是扔石子的精准程度;其二则是躲闪石子时的灵敏度。
    一开始,众人皆不擅此道,故石子命中的概率极低。可李行素有着异于常人的应激能力与矫捷身姿,轻而易举就能躲开敌方掷来的石子。此外,自他开始修习手部经脉以来,扔石子的技艺愈发娴熟,准确率节节攀升。这般变化之下,那些年纪比他大不少的孩子们自然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就算这样,李行素依然绝对不敢把石子瞄向其他人的脑袋扔过去。他内心十分明白,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倘若没有击中倒还罢了,但按照自己目前日益提高的准确度而言,击中目标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若是真的打中了头部,那么那个小孩必然会遭受极为严重的创伤,搞不好甚至会有性命之忧!更别提自己现今的力气与日俱进,后果简直无法想象......即使已经如此谨小慎微,还是经常会有小孩子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因为这些孩子年纪都比李行素要大很多,所以家长们都拉不下脸带着孩子找上门来,毕竟八九岁、十几岁的大孩子被一个才五岁的小孩儿揍了,传扬出去实在太丢脸面了。并且成年人也不好意思亲自出马去殴打小孩,于是只好嘱咐自家孩子别再去招惹这三兄弟,见到他们就躲得远远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