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孩子玩闹定边得计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李长山和李文忠这对亲兄弟缓缓地从堂主屋里走出来,他们刚刚洗完碗,手上还带着些许水渍。李长山今年已然七岁了,而弟弟李文忠仅仅五岁,尽管年龄尚小,但两人的个头都要比李双儿高出不少。
    他们刚一出来,就一眼瞧见了屋外正在欢快追逐嬉戏的李行素和李双儿,那充满童趣的场景让他们觉得甚是有趣,于是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其中。李长山迈着轻快的步伐,李文忠则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兄弟俩就如同灵动的小鹿一般迅速靠近了正在奔跑的李行素和李双儿。
    就在这时,李长山的目光被李行素右手上高高举着的一本蓝色封皮的书所吸引,顿时心生强烈的好奇,心中涌起一股想要将其夺过来一探究竟的冲动。
    只见他与李文忠瞬间就达成了默契,一同如猛虎般向李行素扑去。毕竟李行素年纪尚小,面对这两个身强体壮的哥哥,自然是难以抵挡,手中的书籍眨眼间就落入了李长山的手中。
    得手后的李长山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转身便向前欢快地跑去,留下李文忠、李双儿和李行素三人在身后紧追不舍。
    李行素一边奋力地追着,一边不乐意地大声喊道:“李长山,那是我父母留给我的书,你还给我呀。”李长山一边跑着,一边不断回头大声回应道:“是你的不假,又没说不是你的,你过来拿啊。”
    李行素那小小的腿哪里能跑得过李长山,他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拼命跑着,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想着,自己一个已经高中毕业的人怎么就跟小孩子玩闹了起来,这哪里像个成年人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他恍然明白,自己现在的记忆大部分是李明的,而李行素的记忆只是占比较少而已,可身体却完全是李行素的,所以他有很多下意识的动作其实是源于这具小小的身体。他自己到底是李行素还是李明,李行素自己也不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李行素对自己掌控这具身体感觉很不适应,但是等他渐渐地适应了以后,却觉得自己慢慢地也变得孩子气了不少。
    李长山看到李行素不跑了,还以为他跟不上了,于是故意放慢了奔跑的速度,等着他来追。一旦李行素追上来,眼看就要追上了,他就迅速把书扔给了李文忠。
    李行素那孩子般的性子又被激起来了,越是追不上就越是要追,接着又跑去追李文忠。这两兄弟就把那本经书扔来扔去,李行素则像个欢快的小鸟般跑来跑去,虽然他觉得这有些幼稚,但此刻的他反而不像刚接受这个身份时那样觉得孤单了。
    与此同时,李双儿跑过来,大声地让两兄弟把书还给李行素,可这俩兄弟正玩得兴起,哪里肯听她的话,甚至还跑出院门,一路跑到了门前的大街上。
    而在另一边,张定边踏入家门后,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走向书房。他轻轻地关上房门,仿佛将整个世界都隔绝在了门外,开始潜心修炼他的独门秘籍——《西天雷音诀》。
    这门功法与他所拥有的雷电神体相辅相成,仿佛是上天特意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然而,想要练成这般绝世神功,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张定边凭借着钢铁般的坚韧意志和对武学极致追求的赤诚之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随着时间地流逝,他逐渐领悟到了这门内功的精髓所在:每当他运功之时,体内的真气就如同雷霆万钧般汹涌澎湃地涌动着,他的周身更是有丝丝雷光若隐若现地闪烁着;不仅如此,这些雷光还能够凝聚于体表,形成一层透明而坚韧的无形护盾,大大增强了自身的防御力;而当他奋力挥出拳头之际,拳风之中夹杂着阵阵雷鸣之声,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般磅礴、威猛无比,其威力远远超过了寻常武功数倍之多!显然,这《西天雷音诀》实在是集攻击与防御于一身的无上妙法!
    一天,他正在专注地练习发出那充满力量的雷音拳劲之时,不经意间竟将那本珍贵的《西天雷音诀》秘籍给震落到了地上。他心头猛地一紧,满是心疼地快步过去,小心翼翼地将秘籍捡了起来。在捡起的瞬间,他惊异地发现书脊处竟磕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而顺着这道口子,他的目光被一枚呈三角形的黑色铁片吸引住了,那竟是神秘的天玄令。
    看到这天玄令后,他的反应明显与李启先截然不同。他的阅历和经验显然要更为丰富。他谨慎地在天玄令中注入了真气,随后,便成功地读出了天玄令内部所隐藏的信息。这才恍然得知,原来这样的人族大典竟然一共有十三部之多,而且每一部里面都藏有一枚天玄令。更令人震惊的是,据说只要集齐这十三枚天玄令,就能够开启那神秘的人族宝库。
    这一发现可着实惊到了张定边。他这个人可不简单,不但天资聪颖过人,而且怀有不小的野心。自小,他就热衷于学习天文知识、辨识地理形态,不但对甲骨文、金文了如指掌,还精通占卜算卦。虽说在这方面的能力与那传说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相比或许稍有逊色,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非常厉害,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水平。
    知晓了天玄令的事情后,回想起那被问斩的李启先,他不禁心生怀疑,是不是李启先就是另外一个拥有天玄令的人呢?如果他真有一枚天玄令的话,那应该要么被藏在他自己身上,要么就藏在家里,甚至还有可能被埋在了他妻子的墓地里。
    他倒不是贪图那秘籍,毕竟自己手中这一本已然足够,关键的是那神秘的天玄令。尽管李启先是天选有缘人的几率并不大,但对于张定边这种更注重实干而非空想的人来说,去尝试总比不做要好得多。
    于是,他这事并没有跟好友陈友谅提及,而是直接编造了一个借口,迅速骑上快马先行赶往扬州知府。他还特意拜托了扬州当地与自己同村的人帮忙打听,结果得知李启先的遗体、骨灰和遗物都已经被送回了他的老家高邮李家庄。
    次日,他顺利抵达高邮李家庄,也顺利地找到了李启先的家。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将自己的马拴在了距离较远的树林之中,然后独自一人步行走向李启先家院子的门口。
    就在此时,李长山与李文忠这对亲兄弟正兴高采烈地在院门前方欢快地嬉戏奔跑着,而李行素和李双儿则紧紧跟在他们身后追逐着。那本珍贵的经书在他们手中被当作了玩具一般,在半空中不停地被抛掷传递着。
    就在这一瞬间,张定边偶然间瞥见几个小孩正在抢夺一本蓝色封皮的经书,他的心中顿时一动。他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顺势将经书抢到了手中。
    然而,当他刚刚把经书握在手心的时候,便立刻察觉到有些不对劲。稍微翻阅了一下后发现,原来这仅仅只是一本普通的《金刚经》而已。不仅如此,无论是书本的尺寸、厚度,还是纸张的质地,都与他所期望的相差甚远。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随手一抛。
    李长山和李文忠两兄弟见状,急忙伸出手试图接住,但可惜的是,两人谁也没有成功,最终导致这本经书掉入了井中。
    此时,姑姑李兰英恰好就在井台旁帮着李行素清洗那沾染上血迹的衣物。突然间,一本书从天而降,落入了她身旁的水井之中。她惊愕地转过头来,目光投向了那四个孩子。
    眼见自己闯下了大祸,李长山和李文忠兄弟俩面面相觑,惊慌失措地对视了一眼后,撒腿就往院子里跑去。
    她蓦然发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人正站在旁边,这可把她吓了一跳。她抬起头看了看来人的衣服样貌,知道这人并非本村人,于是轻声问道:“不知这位客官来我们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张定边连忙堆满了满脸的笑容说道:“我姓张,是李启先的朋友,听说他走了,我特地赶来探望一番,然后祭奠一下。不知道姑娘你跟李启先是什么关系?”
    “哦,是启先的朋友啊,我是他妹妹。先生,那您请进屋喝口茶吧?”姑姑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站起身来。
    “不用了,当年我借给他一本练功的经书,很重要的,不知道他跟你们说过没有?”张定边一边说着,一边紧跟着姑姑李兰英走进大院。
    姑姑李兰英笑着说道:“是啊,我在收拾他的遗物时曾经发现三本经书,都收藏在一个小盒子里,不知道是不是您所说的那本。”
    张定边大喜过望,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连说道:“好,好,拿给我看看,拿给我看看,让我看看是不是。”
    跟在李兰英身后,张定边走进了院子,他在院子里四处张望着,院子里空空荡荡的,只有靠西墙角堆了一些柴火。他跟着李兰英走进李行素的屋子,李行素和李双儿两人则在身后跟着看热闹。
    进屋以后,姑姑拉开了里面的抽屉,将那个红木盒子拿了出来,打开后说道:“先生,您看看吧,都在这,您看一共三本,您看看是否有您的那一本。”
    张定边瞟了一眼那两本经书就知道不是,说道:“不是说三本吗?怎么就两本?”
    “嗯,对了,素儿,还有一本呢?”姑姑转头看向在旁边看热闹的素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