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选有缘难上加难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在北宋初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仙界人族大典计划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天空中闪耀着光芒,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时的朝代正处于北宋初期,在那个时代,人界之中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元婴期以上的武者了。因此,与仙界使者进行沟通的唯一渠道,便是通过北宋皇帝。皇帝,作为人族的至高无上的领袖,被儒教尊称为天子,其含义便是天之子。在儒教的观念中,仙界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天子则被视为仙界之子,自然而然地就拥有了与仙界进行沟通的资格。
    按照惯例,当人界皇帝建设好天坛之后,每月初一便能够在天坛中与仙界使者展开沟通。对于人界皇帝来说,仙界使者就如同天仙一般的存在。他们坚信,只要能够与天仙进行沟通,就意味着上天承认了他们作为皇帝的资格,这便是所谓的君权天授。
    然而,由于仙界有着明确规定,不允许参与到人界的政治事务当中,对于前期正沉浸在权力与富贵之中的北宋皇帝而言,与仙界沟通实际上与他们的实际利益关系并不大。因此,多数皇帝都将天坛祭天的仪式仅仅当作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认为只要礼数到位了便可以了。他们并不愿意深入地与仙界使者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并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很多时候仅仅就是打个招呼便草草了事。
    祭天之前的仪式极为繁琐,往往需要花费一个多时辰。每次皇帝在经历完这些冗长的过程后,都会感觉到疲惫不堪。等到半夜子时一到,真正能够与仙界进行沟通的时候,仙界使者多数时候甚至还没来得及说上正事,随身的侍者便会以半夜天太凉为借口,将皇帝给搀扶走了。
    这还算情况比较好的,甚至还有很多时候是让负责祭天的官员代替皇帝与仙界进行沟通。然而,祭天的官员根本就难以听清仙族使者的话语,只要听到有应答之声,便算是完成了任务。
    由于武者不参与政治,皇帝也很少去关心人族中武者的具体情况,更不会去主动帮助仙界挑选武者中的优秀人才。偶尔有哪个皇帝稍微上点心,给出的信息却甚至都是错误的。
    因此,被派去与皇帝沟通的仙族使者往往是有力无处使。一旦他们能够得知一个人族武者具有天赋,便马上将其定为“有缘人”,给予一本人族大典,期望他能够将典籍修炼成功并加以发扬光大。
    可是,急切的心情并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干着急也是无济于事,事实上也证明这种碰运气的做法成功率并不高。
    在这段时间里,仙族使者放出去的人族十三大典包括《太极十三剑》、《般若神掌》和《阴阳采补法》。《太极十三剑》和《般若神掌》还好一些,属于外功,至少不需要特殊神体,一般人都可以进行修练。而《阴阳采补法》则要求一男一女分别是纯阳和纯阴仙体,才能一起进行修炼。如果不是这种特殊体质,那么这本功法几乎就如同废书一本。
    结果一百多年过去了,也没有这三种武功修炼成功的消息传回来,这表明这几次人界大典的传承计划遭遇了失败。当然,由于秘籍还会流传下去,倒不至于完全没有希望,只是希望变得极为渺茫而已。
    但已经放出去的人类大典的典籍却再也无法收回来了,只能让其自然流传下去。不过还好持有天玄令的“有缘人”冥冥之中会互相吸引,最终终究会汇聚到一起,这或许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到了北宋后期,在战场上与金国的战事变得极为紧张,连连吃败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他们都顾不上了。
    仙界使者此时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坐卧不安。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他们开始寻找仙族中的高人,想其他办法来寻找人族有缘人。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陷东京,将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抓走,“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将临安府定为首都,并重修皇宫。
    当临安天坛修筑完毕,进行第一次祭天大典时,宋高宗赵构在祭天的时候兴致颇高,与仙族使者谈了不少时间。赵构之所以对能够与天仙进行沟通而感到高兴,是担心天仙跑到金国那里去,不承认自己的皇位。如果真的是那样,自己的皇帝之位肯定就当不长了。
    好在担心的事情最终并没有发生,赵构这才与天仙相谈甚欢。这一次仙族使者十分高兴,将自己的想法与宋高宗赵构说了以后,刚登基的新皇帝赵构当场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马上派人去寻找天仙需要的有天赋的武者。
    结果第二个月初一,宋高宗赵构果然带来了好消息,他们找到了一个仙界使者可能需要的人,这个人就是慕容真。
    慕容真乃是鲜卑族人氏,他身材魁梧,体格健硕,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般屹立。他自幼便展现出了惊人的练武天赋,无论何种武艺,他都能迅速领悟并牢牢掌握其中的精髓。
    在旁人眼中那些艰难晦涩的招式技法,对于慕容真来说却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仿佛这些武功秘籍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只待时机成熟,便可随心所欲地施展出来。
    他少年时期内功修炼的速度在比一般人慢一倍的情况下,仅仅凭借一条家传的紫薇软剑,将“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的真谛领会到家。三十岁以前,他凭借这一套轻灵的剑法,年轻一辈的炼气期的武者无一是他的对手。
    三十岁以后,名门大派年轻一辈的武者开始逐渐突破到了筑基期。这时候境界鸿沟出现了,在绝对的内力实力面前,再快的剑也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实力,面对筑基期的武者,慕容真则是一败再败。
    仙界使者一听,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练武奇才啊!而且根据慕容真的情况,他可以确定慕容真就是“双阳神体”。所谓双阳神体就是体内天生具有两个丹田,这样的神体,按照通常内功的修炼方法,修炼速度通常会慢一倍,但是每一层次的威力却会大一倍。
    双阳神体如果没有配套的功法,对普通武者来说没有任何优势。炼气期的时候感觉不明显,一旦普通武者突破到了筑基期,那么还在炼气期的慕容真由于境界鸿沟的存在就没有战胜的可能。
    境界鸿沟就是内力较低的一个境界突破到更高的境界的同时,内力会有差不多十倍的陡增。
    举个例子,炼气期一共有十三层,其中一到四层为初级,实力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五到八层为中级,实力比普通人强一倍有余;九到十二层为高级,实力是中级的接近三倍,十三层为巅峰,实力是中级的四倍还多。而炼气期巅峰一旦突破到了筑基期,实力陡增为炼气期巅峰的大约十倍,这就是境界鸿沟,是武者不可以凭借其他手段逾越的鸿沟。
    慕容真遇到了境界鸿沟自然是极为郁闷,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苦思冥想对策。可是内功的修炼不能取巧,谁让自己修炼的慢呢?一时之间他也束手无策。
    这时候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从天而降两本蓝色秘籍落在了他的面前,一本是《先天后天功》,一本是《独孤九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神体而且练武天赋绝佳的人,仙界使者认为捡到宝了,也真是拼了,直接将两本秘籍给了他一人。要知道当时制定人族大典计划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当然他也没有预料到挑选人族有缘人会这么难。
    这把慕容真吓了一跳,这两本凭空出现的秘籍是从哪里来的呢?他抬头看看屋顶,瓦房虽然旧了点,可是陶瓦下面还铺了厚厚的一层木板,并且下面还吊了顶,屋顶不露一丝光亮。
    这两本书都是深蓝色的封面的线装书,封面上的字体是歪歪扭扭的类似甲骨文的复杂的文字书写,翻看扉页才能看出这两本秘籍的名字。
    他放下好奇心,开始翻看第一本秘籍《先天后天功》。他翻过写着先天后天功的扉页,接着后面就是关于这本书的前言,这本书的前言一共就三句话。这三句话是:
    《先天后天功》最早出现在人族夏朝时期,是当时人族大典记载的十种顶级功法之一,排名第四。《先天后天功》是专为先天和后天双丹田的武者提供的配套功法,一旦修炼这种功法,内功的修炼速度将会高于常人。该功法在大约三千年前的人类商朝末期失传,现重新将天玄令中的金文整理成册留给人类天选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