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古代逃荒路上的炮灰30
作者:李半夏   快穿之男配不搭理最新章节     
    林子轩把消息带回去后,起义军也陷入了沉默,如果直接开打,他们不怕,大不了就是一死。
    如果长时间对峙下去,那将对他们十分不利,而且对士兵和百姓的心理压力更加大,容易引起恐慌。
    由守转攻?那也行不通,无论朝哪一方进行攻击,他们的后背都将成为弱点。
    其实有林子轩存在,广灵城根本就不会面临粮食危机,拼消耗能把他们都熬死。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终于在三天后,他们双方一同整兵发起了攻击,而他们默认的战斗场地,赫然就是广灵城。
    牛大强此时站在广灵城城北的城楼门上,他看着远处康王的军队,紧张地咽了咽唾沫,他检查了一下面前的抛石机,心中这才放下心来。
    他只是一名普通三十岁的农人,但是多年大荒,土地变得荒芜,家里又没有粮食,他们一家只能踏上逃难之路。
    经过朔州地界时,朔州城如其他地方一样紧闭城门。
    他们全家正要拖着身体,继续往北逃难,此时他听其他灾民说广灵城有一种亩产三十石,十分抗旱的仙粮,也正在接收灾民。
    经过慎重的考虑,他决定往那边瞧瞧,在逆境中寻求一丝生机。
    经过十天的路程,他们全家六口人跟着一条长长的逃难队伍到了广灵城。
    若这里没有奇迹发生,他们就要交待在这逃难路上了。
    庆幸的是他们赌对了。
    这里全然和朔州城不同,城门居然都是敞开的,有不少灾民都在那里排队进城,听城门的官兵说,这里正在进行扩建,收留大量灾民。
    简直不敢相信,不过在城门一边有处发放粮食的官兵,旁边还堆积着大量的粮食,提高了不少可信度。
    要知道在这一路上发生了太多被饿死、易子而食的事情,很多女人为了一口吃的,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交易换取粮食。
    他们每人领了一份土豆,没人敢在这里喧哗打闹,不远处几具被砍头的尸体就是威慑。
    就算运粮车上面露出了大量的粮食,怪不得也没有人打主意。
    吃着还热乎的土豆,他们又感受到了生存的意义,不少感性的小孩和妇女,低声哭泣起来。
    他们全家登记完后就拿着分发的衣物和粮食进了城内,同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被引到一群错落有致的建筑前,告诉这是他们的房子。
    这多么新奇啊,不仅给粮食,给衣服,还给房子,他们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经过士兵的一番解释他们这才知道,这里的房子都是属于广灵城的,只是给他们居住,但那也是他们不敢想象的好事。
    “大家记住了,由于你们刚来广灵城,今明两天不用干活,可以先熟悉一下环境,但是后天就要干活才能有饭吃,每天上工的免费吃饭,一天三顿饭管饱,每天还能拿两文钱。”
    周围的人闻言都十分惊讶,顿时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有人哆哆嗦嗦地问道:“官爷,我们没听错吧,你是说一天三顿饭管饱?我们还有钱拿啊?”
    “对,你们没听错。”
    “那边就是招工的地方,一会儿你们可以去那边登记一下,如果你们还有一技之长,那你们也应聘其他岗位,拿的钱会更多一点儿。”士兵耐心嘱咐道。
    “记住一定要把你们的旧衣服扔到固定销毁点,回去后去那边打水清洗一遍身上,统一穿上发给你们的衣服,还有一定要记得必须喝热水,不允许喝凉水,至于理由已经告诉你们了,记得一定要好好遵守。”
    “西边有免费的大夫,有什么疾病就去那边让大夫看看。”
    “......”
    队伍解散后,牛大强带着全家人住进了新的房子。
    房子有两层,一共有五间睡房,一个客厅,还有一个小院,东屋是储物室,南屋是厨房,西南屋则是用来做卫生间和洗澡间,二楼有着几道木制栏杆保护安全。
    他们全家人都喜极而泣,这房子能看到是一块一块砖盖制而成,他摸了摸坚固的墙面,看着眼前的一切感觉到一丝不真实。
    要知道他们之前的房子也只是几间泥土混着稻草的土砖盖成,眼前这房子明显就不是那种廉价的材质,恐怕地主老爷也就是用这种砖盖房子吧。
    自从来到这里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家里的男人、女人每天去上工,不仅给钱,还免费管饭,挣来的钱可以买各种生活物资。
    虽然大多时候只能吃土豆,但最重要的是管饱啊,这年代能吃上饱饭就知足吧。
    穿着整洁干净的衣服,每天能吃上饱饭,这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来到这里的一幕幕都逐渐浮现在他眼前,他十分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后来主动请缨上了战场,成为保家卫国的士兵。
    他的学习能力还不错,于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炮手,也就是抛石机投手。
    由于他成熟稳重、表现优异,被任命为一名伍长,操纵这架抛石机的其余几人都是他的属下,听从他的命令。
    等过上几年,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打算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士兵,就为了保护这梦想般的地方。
    他看了一眼城外的大军,心中虽然紧张,但是无所畏惧,因为他在身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值得他们用生命来守护。
    此时在康王大军的孙肃,成为了梁景焕的得力干将,两人经过密谈,解除了之前的误会。
    在他得知自己家已经被朝廷问斩,他心里很是悲痛,虽然他在阳原孙家过的并不好,但是那好歹也曾是他从小生活到大的家,那里充满了他小时候的记忆,况且他对自己父亲还抱有期望。
    当然他心里也有一些庆幸,若不是他离家出走,可能逃不过这满门抄斩的劫难,就此殒命在阳原县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得知梁景焕的身份和收到其拉拢之意后,他当即就同意下来,更何况世子殿下还向他承诺,只要帮助他登上那个位置,就让他做大梁国的大将军,还把江秋月赐给他。
    江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