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久别重逢
作者:思路兄   盗行天下:夫君别太坏最新章节     
    夜色渐浓,西夏的风撕扯着大帐哗啦作响,原本就无睡意的陶陶这下子就更睡不着了。
    想起白天与西夏所谈之事,愁绪更浓。西夏之王年幼,话语权皆在没藏讹庞,只是不知此人图钱还是图权,一番交涉竟不露半点破绽。
    正思索间,忽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阵喧嚣,“来人啊!王爷帐内丢了珍贵之物,速速全面搜查,不得放过任何可疑之人!”
    话音刚落,帐外又传来一道声音:“陶陶使者,打扰了,我等受王爷之命搜寻失窃之物,可否入帐,搜查一二。”
    王爷?来西夏之前并未听说过什么西夏王爷啊。再说了丢了东西与她陶陶何干,她堂堂大宋使者,还能偷窃不成?
    偷窃。心里这样想着,不由笑了,她在大宋常年偷盗也没被人怀疑过,怎么刚到西夏就被盯上了!她陶陶是喜欢偷东西,可以不是什么都偷吧!这西夏荒草遍地,人文缺乏,她就是想偷,也得有能入得了眼的啊!
    “陶陶使者?”
    帐外之人还在催促,陶陶还没来得及回应,又听见一声:“得罪了!”只见四个个西夏装束的男子冲入帐中。
    “诸位好大的阵仗啊!本使者今日刚到此处,这便是西夏的待客之道?”陶陶只觉莫名其妙,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至于那个王爷,莫非是没藏讹庞设的局?
    “找到了!找到了!”为首的一名男子瞧见陶陶的第一眼就在那大声呼喊!“是她!就是她!来人!带走!”
    陶陶还未反应过来,只见四个男子将自己团团围住,不仅如此,还手拉手将自己围在了包围圈,一步一步向帐外移动。
    “诸位,这唱的是哪出啊!”
    “陶陶使者莫怕,随我们走一趟。”那四人也不回答,只是亦步亦趋的带着陶陶移动,那模样好像比陶陶还紧张,直到上了马车,也不见四人松手。
    马车一路行驶,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就瞧见远处有一华丽的大帐,灯火通明,气派非常。直到走近了,陶陶才见到一身形俊朗的背影,那一身青衫似乎在哪里见过。
    下了车,陶陶在那四人的示意下,走入帐中,试探的问道:“这位兄台,想必有什么误会,在下乃大宋使者,断然不可能行偷盗之事。”
    那人并未转身,却也不作答。陶陶更加狐疑,难道这西夏王爷是个哑巴?
    哑巴?是了,当初救自己的人也是个哑巴来着!
    “是你啊!我想起来了!当初你救过我!”陶陶欣喜,正要向前,却见那人悠然的转过身来。
    “夫人,好久不见。”清冷的声音,俊朗的模样,一边笑着边走来,“或许,我该叫你一声,章——之——颖。”
    “穆望舒!”瞧着眼前的人,陶陶的心脏砰砰直跳,救自己的是穆望舒!而他还是西夏王爷!自己已经全然暴露在他面前了,而这个人,还有多少身份是自己不知道的。
    “是,是我。”穆望舒瞧着她惊讶的模样,向前一把抱住了她,柔声说道:“章之颖,你可知,你偷了本王最重要的东西!”
    陶陶一动不动,身体僵硬的处在那,大脑也停止了转动,结结巴巴说道:“我,我没有。那两件瓷器,我并没有带走。”
    “本王说的是,你偷走了我的夫人,我的心。”穆望舒紧了紧拥抱着陶陶的双手,贪恋的感受着对方的温度,“你宁愿把藏在心里的秘密讲给一个陌生人听,也不愿告诉你的夫君吗?”
    “那你呢?你的事,不也没告诉过我吗。”似有万般委屈在心头,在如此温暖的怀抱里,终于如撒娇一般问了出口。
    “夫人想知道什么,本王一一告知,如有隐瞒,天诛地灭!”
    陶陶伸手捂住穆望舒的嘴巴,心里终究不忍:“你又何必说这种话。”
    “那我慢慢说与你听,西夏的夜,很漫长。夫人不要觉得为夫啰嗦才好。”
    “好,那你能不能先放开我。”
    “不能。”
    “无赖。我站累了,下坐会。”
    “那我们床上说。”
    “穆望舒!你简直无耻!”
    一番嬉闹,二人在久别重逢后,终于能好好的聊上一聊。却原来穆望舒的母亲乃西夏长公主,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来西夏行商的父亲,二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穆父一生致力于打通西夏与大宋的商业往来,可奈何西夏政权不稳,各部落之间偶有摩擦,行商一事屡屡受挫。
    而后西夏王室开始内乱,长公主联合其弟李元昊一举平了战乱,建立西夏王朝。然而登上皇位的李元昊日渐暴露出其凶残好色的一面,长公主心灰意冷,带着自己的儿子随丈夫回到了大宋,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西夏。三年前,李元昊因欺辱儿媳,被其长子所杀,而后长子服毒自尽,西夏再一次陷入危机。穆望舒回到西夏主持大局,与没藏讹庞达成共识,扶次子李谅祚上位,以振朝纲。
    至于穆望舒,本就无心朝堂之事,讨了个王爷的封号,回到大宋,继承父亲的遗愿,以行商之路,换取两国和平。奈何近几年西夏偶遇天灾,百姓疾苦,没藏讹庞又是一位负有抱负、不甘人后的野心家,故而屡屡侵犯大宋边境。
    “这么说来,你从商是因为你的父亲?”
    “我幼时在西夏长大,见多了族人之间的相互算计与争斗,父亲时常教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政也好,从商也罢,为的都是若有余力,造福一方百姓。”
    “原来你并不是一个奸商。”陶陶感慨,只觉眼前的男子瞬间高大了起来。
    “不是奸商,却也不做赔本的买卖。我前些日子出海,就是为了谈一笔生意,如此我大宋瓷器便可销往海外。如今道路已经打通,唯一缺的便是瓷土。”
    听到瓷土二字,陶陶心下一惊,“瓷土一事,不是我不愿帮忙,而是我确实没有破解开启墓室的办法。但我想,以我母亲的聪明才智,破解之法必定在那三件瓷器之中。”
    “我知道,既然是你母亲留下的,那便是你的东西,没有你的允许,我断然不会动手,更何况,那时我并不知道你就是章之颖,本以为是无主之物,一时心急,才说了让你误解的话。”
    “就算不是我的,就算是无主之物,你也不能觊觎。”
    “是是是,夫人所言极是,都是为夫的错,不该利益熏心,急于求成。”
    陶陶见他态度坦诚倒也不好继续问责,听着他所作所为,竟是一番宏图大业,志存高远。若是瓷器能远销海外,不管对大宋而言,还是瓷匠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此国富民安,岂不更利于国家太平。
    “我忽然有一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夫人但说无妨。”
    “听你所言,没藏讹庞所图之事并非只有战争这一条路可以走。你也说了西夏时有天灾,百姓疾苦,加上皇帝又年幼,若非情不得已,不会有人愿意远离家乡四处征伐。”陶陶认认真真的思索着,脑海中的一个念头正越发清晰起来。
    “若是能够教会西夏百姓烧纸瓷器,转而通过你的渠道销往大宋或者海外,岂不是利民利国的好事?”说到此处,陶陶眼中熠熠生辉,如此一来,出使西夏之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烧制瓷器不难,难的是瓷土从何而来?其颜色、透明度皆有要求,若是从大宋购入,只怕徒增成本,缺少说服力。”
    瓷土的重要性,不亚于建筑房屋的地基,若地基不牢,再好的匠人,恐难有所成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西夏境内可有山河相拥,山川夹廊之地?”陶陶忽然想起,幼时母亲说过,山河相拥之地盛产瓷土,若是能在西夏境内有所斩获,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是有这么一处,贺兰山!”穆望舒大喜过望,他苦苦寻觅瓷土这么多年,竟然从未想过要在西夏之地寻找,当真是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