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有一种没办法,叫没辙
作者:颜胡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最新章节     
    夏天用精神力看到杨家只有姜惜珍在家,好想去看看,最后还是打住了这个想法。
    杨家三口,哪怕她给了他们身体很多添补,可在乡下受到的心理创伤,是需要时间和别的事冲淡的。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能解决。
    这也是为什么,人,最怕有心病。
    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种被冤枉,被放弃,被折辱,被漠视等等,是绝对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只有受过的人才知道,那日子有多黑暗!
    特别那些功勋卓着的人,得有多憋屈,多寒心!
    直到后来夏天到杨家做客,才知道杨家三口被接回京都,是为了让他们到大学职教。
    一家人心里冷笑,却又放不下欣欣向荣的国家。这就是老一辈人固定的思维,是没有经过艰苦岁月的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最后杨友诚选择了一所学校,杨姜安选择了一所。至于姜惜珍,不管是弟弟那里,还是老头子和儿子,都不希望她继续工作。
    实在是曾经一双动手术刀的细腻双手,早已在这七年乡下磋磨下,布满了老茧,甚至因为冬天的煎熬,手上冻疮虽然好了,也露出了一根变了形的手指。
    那是被下放前,被人有意踩的,一直没有得到治疗,才长成那样!
    夏天当然见过,但她也想不到好办法。
    在她看来,不管怎么治疗,都得先把手指打断,重新接骨。可姜惜珍年纪大了,她不忍心!
    年纪大了是一方面,手指的事是直接的原因。所以最终她听了劝,选择在家休养。
    上面领导也见了她,看到了她的状况,也知道这些年苦了他们,现在也没辙(没办法)了。杨家能出两个教师,也算是没有白出手把人接回来。
    他们不知道,在没有夏天的前世,杨家三口抗议无效后回了京都,两位老人却早已油尽灯枯。这还得说家里人都懂医,时不时的到山上找些草药添补身体。别说恢复老师的职业了,就是自力更生都艰难。要不是等儿子女儿归来的执着精神,都熬不过三年。
    可想而知,夏天哪怕给他们补了又补,养了又养,还是与正常人相差有些距离。
    夏天住在他们附近,也是为了继续给他们调理。现在没有那些繁重的劳动,她相信再有增寿丹,两三年时间后,他能给他们增上二三十年寿命没有问题。
    扯远了,如夏天所见那般,回家的三人,两有有了工作,哪怕现在的各大学府还没有开学,却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备课,写教案了。于是杨家只剩下了杨惜珍一人在家,另外还有一个特批的保姆名额,只负责给买菜,偶尔帮忙一下,并没有全天守在杨家。
    因为他们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夏天第二个选择的院子是在皇城根,这套院子虽然一进,但里面保养的是所有院子里最好的。房东答应随时办手续,却要求三个月后再搬走。这让夏天很犯难,她挺怕有罗烂的。
    最后还是街道办的中间人保证,先过户给钱,然后再签一份三个月的租赁协议,让房东给钱、给押金,按照租房来约束双方。
    夏天才做下了决定。
    第三个选择是王府井附近,这边的院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老旧,却在闹中取静的地方。出门走三五分钟就是热闹区域。
    本来夏天是没有考虑这边的,却因为卖房的是一个街道办工作人员家亲戚,对方极力推荐。她心思就去看看,结果就喜欢上了。
    虽然她看中的还有,却因为这三套产权清晰,没有什么纠纷,就直接约了房东分别去过了户。
    找的人都是街道办工作人员,也相当于是关系户了,手续办的很快,很顺利。
    这不一切处理好,才回到学校,看到洪老头,才想起忘记了后海房子的事。还好她只买了三套,还差一套。
    这几天白天出去看房和到处走走,饿了就尝尝京都的美食。也偷偷的收藏到空间不少,为此还特意空出一间木屋放吃食。
    也是担心以后上学饿了,给自己找补些。
    晚上就在空间里看书,修炼,学习,啥也不耽误,也省了住旅店的钱。
    办完了三套房子的手续,她高兴回来,发现被遗忘的后海和洪老头,尴尬的笑了笑,“抱歉了大爷,这一忙活就把时间给忘记了,让你辛苦了......”
    她这话说的,给洪担甘整的有些心惊胆战,把夏天往一边拉了拉,小声道“小夏,房子你买完了?”
    见夏天诧异的看着他,他不死心的问,“你之前和我说的买房子的事,现在还买吗?”
    他真的是很怕夏天不买的,这几天他都没有接几个活,还请了后海附近的一个兄弟吃了饭,就是为了帮她找房子。
    夏天看这老头小心翼翼的样子,更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事整的,“大爷,说啥呢,我能和你个老头瞎扯嘛!你啥时候方便,我啥时候跟你去看。”
    “哎,好。”洪担甘笑的很真诚,不是骗他就好。“方便,方便,咱这就去?”
    “可以啊!”
    “来,上车,我拉你过去。”洪担甘麻溜的坐上了三轮,摆好了蹬车的姿势。夏天一上去,他吆喝了一声“走喽。”就激动的往后海而去。
    距离有些远,夏天很想让老人家换个公车啥的,地铁也成了。
    听说京都的地下有一条地铁,是六九年十月份建好的,之前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外开放,只能持相关部门发的参观券才可以进入观摩。
    不过现在已经对外开放了,票价才一角钱。可是现在京都的一大体验景点。真要是因为坐它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地的人,倒是很少。
    主要线路少,人还多,一般人还没有接受新事物,所以还真的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两人用了很久才到后海,夏天本来想请洪担甘吃了饭再去看房。实在是看他骑车太辛苦,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可这老头倔强的很,非得先看了房再吃饭。
    夏天只能妥协,然后看了两套房子。
    就两套房子,说实话夏天都看中了。有一套后面有一片小林子,大冬天的虽然萧条,却可以想象绿意盎然的时候有多么生机勃勃。
    另一套更特别,后面竟然是就是所谓的后海,其实就是一片湖。
    但夏天知道,这里在未来,可是寸金寸土。还是个二进的院子,只要五万三千块钱。夏天连价格都没有讲,直接去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