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任命韦康为凉州刺史,防止敌人再度袭来!
作者:孙苏中   三国:三分天下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曹操就在夏侯惇的府邸里开怀畅饮了好几杯酒,两个人一起站在院子里抬头仰望着广阔的天空。
    “元让啊,这次西凉的马超肯定不会轻易罢休的,你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我们刚刚才重挫了他的心理防线,可你紧接着就去抢夺了他的钱财。嘿,你这家伙,心肠还真是够狠的啊!”曹操面带笑容地调侃道。
    夏侯惇稍作思索,然后回答道:“丞相大人,那马超虽然勇猛无比,但他哪里比得上我啊!而且,您更是智勇双全、智谋过人。要不是当年在赤壁之战中失利,今天的天下早就已经全部归属于丞相您了!哪里还有那些织席贩履之辈的份儿呢。”
    曹操听了夏侯惇的话,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哎,元让啊,你过滤了!你太糊涂啦,我和刘备他们都没有实际的兵权。我又怎么能够跟你们这些统率军队征战沙场的武将相比呢?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自嘲。
    随后,夏侯惇面带恭敬之色,抱拳躬身,对着眼前之人朗声道:“丞相——”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
    这一声呼唤,不仅表达了他对对方的尊重,更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站在他面前的人,正是那位权倾朝野、智谋过人的丞相。
    此刻,夏侯惇的眼神坚定而专注,似乎在向丞相传递着某种信息。
    他深知,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局势的发展。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夏侯惇作为一名忠诚勇敢的将领,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相信,只有与丞相同心协力,才能共同抵御外敌,守护这片广袤的土地。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丞相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支持,期待着能与丞相一同开创辉煌的未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倾洒在都城内的大街小巷之上。伴随着一阵悠扬而庄重的钟声响起,翌日的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宽阔的广场上,众人手持会议邀请函,神情肃穆。武将们身披铠甲,腰悬佩刀,步伐稳健地进入都城内,参加每日例行的会议。
    都城内,曹操身居高位,他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地立于汉献帝身侧。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的众位武将,仿佛能洞察他们内心的每一丝波动。
    众人皆低眉顺眼,不敢与之对视,但又忍不住偷瞄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大人。
    随着身旁的太监高喊一声:“上朝!”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和衣服摩擦的声音。
    紧接着,太监再次扯着嗓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全体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彻整个宫廷,震耳欲聋。
    而曹操则微微躬身,向献帝行了个礼,表示对天子的尊敬。
    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曹操心中却暗自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他深知眼前这些人各怀心思,但只要有他曹操在一天,就绝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汉室的江山。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这片土地,扞卫天下的安宁。
    可曹操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如今朝堂之上的众多大臣们,绝大多数都是他的亲信和追随者。至于那些原本的文臣们还能活到今天,可以说是奇迹中的奇迹!
    此时此刻,汉献帝的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他的眼神充满了坚毅之色。他缓缓地将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臣子,最终停留在了曹操身上。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倒流回到了过去,那个令人熟悉的场景又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一旁太监的高声呼喊声,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皇上,臣有要事一奏,可否一奏”?
    须臾,有一臣子抱拳进言,此臣子非他人,乃曹操也。
    “曹爱卿,有何事情!无需启奏。可准奏”。
    汉献帝闻听此言,凝视曹操,稍作沉默,然后开口应道。
    “陛下,近日之事,我军虽于西凉等地多有斩获,且击退了西凉等关中诸侯。然马超贼心不死,必卷土重来。故恳请陛下指派一人前往西凉,任刺史一职,一则抚民,二则御敌。”
    曹操言罢,默默退于一旁,静候汉献帝发落。
    “好,既然曹爱卿这么说了,就依曹爱卿去办”。
    汉献帝略一停顿一言!
    “好,既然皇上说了。那鄙人曹操这就去办”。
    听闻,曹操恭恭敬敬抱拳一言,紧接着道;“韦康何在”!
    “臣在”!
    韦康抱拳领命。
    曹操望向韦康后道;“尔等愿意赴西凉刺史一职吗?愿意的话,即可领命”。
    “臣领命”。
    听闻此言后,韦康领命后就退了下去,之后就静静的等待会议正常结束。
    会议结束,韦康率余下三十随侍,收拾行囊,径向西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