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太学
作者:疯狂的小笼包   穿书后,被迫和疯批男三狼狈为奸最新章节     
    白幼宜身边不需要人后,鹤六在京城中买了吃的,前往山村。
    鹤一执行任务刚好回来,二人正好碰面。
    鹤六笑道:“老大。”
    鹤一点头:“走吧。”
    进入山村,二人藏在草丛中,看向初双和白翊赫的家。
    只见初双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门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腹部。
    鹤六惊呼:“老大这女子怎的长胖了。”
    鹤一看着鹤六,无言以对。
    白翊赫打猎归来,经过这段时间相处,村里的人对白翊赫熟悉。
    一个大娘远远见到他,向他打招呼:“初双家的,打猎回来了。”
    白翊赫笑着应声点头。
    “呦,这山鸡够肥的。”大娘笑道:“是给初双补身体吧。”
    白翊赫脸色微红:“她现在是两个人,需要好好补补。”想到初双,他快步回家。
    初双坐在门口见白翊赫回来,扶着腰站起身,迎接他。
    “初双,我回来了。”白翊赫一只手拿着猎物,一只手扶着初双。
    初双笑道:“快进屋歇一歇。”
    白翊赫轻轻抚摸着初双的腹部,眼中充满温柔:“今日可还想吐?”
    初双摇头:“好多了。”
    二人回屋后。
    鹤六嚼着嘴里的酥饼,吃了满嘴渣:“老大,咱们能走了吗?”
    鹤一将他手里的吃食夺过来:“别吃了。”
    鹤六瞪着鹤一,眼神中透着委屈。
    鹤一:“有时间多看看书,多看看人。”
    “看人?看什么人?”鹤六难以理解。
    鹤一放弃:“算了,跟你说不清楚。”
    京城。
    白幼宜看了柳惠思的信,是时候让白旭进入众人的视线中了。
    睿王下朝后,照例去看望太后。
    走到一半,便听到一阵读书声,声音磕磕绊绊有些还读错了音。
    睿王脚步放缓问一旁的宫女:“何人在读书?”
    “回王爷,奴婢也不知。”她轻声提醒道:“王爷,太后已经在宫中等候多时了。”
    睿王点头,示意宫女带路。怎料读书的人又念错了句子。
    睿王忍不了,对宫女道:“你先去慈宁宫,对母后说我晚些去。”
    说罢,睿王就去抓人,身后的宫女只得自己离开,去往慈宁宫。
    白旭坐在石桌旁,衣着朴素,颜色较为暗淡,也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刺绣。
    衣领和袖口虽然干净整洁,但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他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
    睿王穿过几道宫门,见到白旭,心道,这小孩读的错漏百出,态度倒是认真。
    白旭抬头见到睿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睿王的目光落在白旭的身上的穿着,一时间拿不准他的身份。
    白旭主动行礼:“见过皇叔。”
    睿王微微挑眉,问道:“不知是哪位皇子,怎的未曾见过?”
    白旭抿了抿唇,神色不惊道:“回皇叔,我是十九白旭。”
    睿王回想片刻,才隐约记起皇兄膝下确实有个十九皇子:“殿下读书读的错漏百出,柳太傅没罚你吗?”
    白旭摇头:“我……我未曾去太学学习,现在会的这些还是生母所教。”
    睿王微微蹙眉,这般年纪的皇子,理应在进入太学学习。
    这时宫女找来:“王爷。”
    睿王点头,准备离开。
    白旭站起身,恭敬道:“皇叔慢走。”
    睿王步入慈宁宫,太后端坐在正座之上,笑道:“来了。”
    睿王行礼后,太后赐座,睿王坐下。
    太后神情关切问道:“幼宜可有寄来家信,她在云晋可好?”
    她神情严肃道:“云晋太子登基后,迟迟不册封皇后。”
    “对外宣称宜儿缠绵病榻,推迟册封,哀家实在是担心。”
    睿王咬牙道:“幼宜前两日传书信回来,说她一切都好,生病说是因为水土不服导致。”
    太后长叹一声:“宜儿信中所写之话,不知是真是假。”
    睿王心中难受,恨不得带兵踏平云晋,将白幼宜带回来。
    “你皇兄派人前去给云晋施压,让他们尽快封后。”
    睿王暂时平静下来,想到白旭。
    “母后,可记得宫中还有位十九皇子?”
    太后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应当是淑嫔所出,前些时日他们刚从冷宫出来,你怎会突然提起他们?”
    睿王温声道:“今日儿臣遇到了他,他独自在庭院中读书,当真是错漏百出。”
    “上前询问他才得知,他未曾入太学。”
    太后听到睿王的话,眉头微微蹙起,轻声问道:“未曾入太学?这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睿王回答道:“生母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
    太后沉吟片刻,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淑嫔虽出身低微,先前又替人受罪,被打入冷宫,实属不易。”
    太后:“皇嗣岂可如此轻率,传哀家懿旨让十九皇子明日起,去太学读书。”
    一旁的宫女:“是。”
    宫女来到章华宫,宣读太后懿旨。
    柳惠思松了口气,事情已成。
    睿王走后,太后命人请来皇后。
    皇后行礼:“臣妾参见太后。”
    太后神情严肃:“哀家知道,你想让自己所出的皇子坐上皇后,但一切都要有个度,过之不及。”
    “你身为一国之母,应当以身作则,为后宫树立榜样。”
    皇后垂眼听着,她知道太后的话中有着深意:“太后教训的是,臣妾定当铭记在心。”
    太后:“淑嫔出身不好,她所出的十九皇子,也不会威胁到你,你过分苛责,不是一国之母所为。”
    皇后心中不服,她不过是处置了一个不得宠的嫔妃,还有一个读书都读不好的废物皇子,太后就小题大做。
    但碍于太后身份,她只能面上装作恭敬。
    “臣妾知错了。今后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太后和皇上的期望。”
    太后点了点头,满意道:“你能明白就好。”
    皇后深深地鞠了一躬:“臣妾谨记太后教诲,定当不负所托。”
    太后不知皇后有没有听进去,但她只能言尽于此:“去吧。”
    皇后出了慈宁宫,脸色阴沉,半截子都埋进土里的老婆子,在她面前趾高气昂的。
    等她扶自己的孩儿上位,欺辱过她的,一个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