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放钓子、盖房提议
作者:木子心   我能一次次回档重生最新章节     
    午饭后,曹明父母就借着去买点东西的理由,一起去了镇上。
    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曹明知道他们是去验证他给的那张银行卡里,是不是真有六十万。
    因为他们去镇上之前,问了他那张银行卡的密码。
    曹明能理解父母的心理。
    这么多钱,对他们来说,数目太大了,是他们这辈子从未见过的巨款,一天不确定这件事的真实性,他俩怕是晚上觉都睡不着。
    家里只剩下自己,曹明便接手父亲上午做了一半的黄鳝钓子。
    虽然他现在差不多还有一千三百万在另一张银行里,在这个年头,算得上很有钱了,但生活的一些乐趣,并不需要钱。
    这个暑假还有很长日子,他也想每天有新鲜的野生黄鳝吃。
    不花钱的那种。
    他花了个把小时,把黄鳝钓子全部做好,绑上了木棍,数了数,一共三十六副钓子。
    闲着没事,他去厨房找了个大罐头瓶,又去杂物房找了把铁锹,去河边的杂草下面挖了一会。
    筷子粗的黑蚯蚓很好挖,只要稍微湿润一点的土里,基本上都能挖到不少。
    像他找的河边杂草下,这样的黑蚯蚓就更多了。
    随便一铁锹挖下去,一般都能挖到好几条。
    他带着挖好的蚯蚓走在回家的路上,遇上曹昆。
    “咦?你回家了?你不是在省城吗?”
    曹昆很意外。
    没等曹明回答,曹昆看了眼曹明手里的罐头瓶和铁锹,又问:“你这是做什么去了?罐头瓶里装这么多土干嘛?”
    为了让蚯蚓保持鲜活,曹明在罐头瓶里装了大半瓶土,他挖的蚯蚓就养在这些土里。
    “挖蚯蚓去了,我做了些黄蛇钓子,准备傍晚的时候去放钓子,你要不要一起啊?”
    曹明笑吟吟地解释了一下,顺口询问曹昆要不要一起?
    以前钓鱼、放钓子什么的,都是他俩一起。
    很多事,一个人干就显得挺无聊,两三个人一起干的话,就会很好玩,很带劲。
    “啊?你做了多少钓子?我要不要也回家做点?”
    曹昆眼睛都亮了,放黄蛇钓子,他也喜欢啊!
    “我就做了三十来副,应该够咱俩用了,三十多副钓子,能放三十多个地方呢!运气好的话,钓到的黄蛇,够咱俩分的,要是不够,你明天再做两十副钓子。”
    曹明这话,让曹昆连连点头,兴致勃勃、兴奋不已。
    自从上高中后,他俩都没钓过鱼,也没钓过黄鳝了。
    现在想想,真的蠢蠢欲动,以前的瘾都冒出来了。
    两人当即约定好,傍晚时分,曹昆来曹明家汇合,一起行动。
    分别时,曹明看着曹昆胖乎乎的厚实身板,想到自家接下来要盖新房,就觉得曹昆这么厚实的身板,不多搬点砖头,真的可惜了。
    ……
    下午3点多。
    曹明父母满面春风地从镇上回来。
    曹仁义蹬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李三梅,夫妻俩都是满脸的笑容。
    车上、李三梅怀里,还有不少新买的东西。
    曹明看见了一大块猪腿肉,还有几根猪排骨,另外还有两条大鲫鱼。
    这是准备今晚加餐?
    曹明甚至看见他们打了一小桶散装白酒回来,目测应该是五斤装的小桶。
    他父亲喜欢喝酒。
    但平时舍不得买。
    今天看来是真的高兴坏了,竟然舍得打五斤散装酒回家。
    母亲李三梅在厨房忙活,烧得彩香四溢的时候,曹昆如约而来,曹明会意,和他带上钓子、蚯蚓、铁锹,去了村头的水田那边。
    夕阳下,两人都卷着裤脚,配合默契。
    曹昆在岸上提着铁锹、装钓子和蚯蚓的竹篮,曹明寻找疑似有黄鳝出没的地方,重点是有水、有草的地方。
    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拿一副钓子,串上蚯蚓,把钓子放下去,再随手扯点水草,遮住钓子的痕迹,避免被别人发现钓子,随手收走了。
    “今天先在这边试试,明天可以去大平湖旁边试试,大平湖面积大,够咱们放一个暑假的钓子了。”
    放钓子的时候,曹明随口跟曹昆说着自己的计划。
    曹昆连连点头。
    从小他和曹明一起玩的时候,就习惯凡事都听曹明的主意。
    反正曹明总能带他玩得很嗨皮。
    忽然,曹昆抬手拍了拍脑门,笑道:“哎呀!差点忘了一件事,前两天你还没回来的时候,班长丁有志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当时你不在,我一个人去参加的,那天聚会上,有人很关心你为什么没有参加哦,你能不能猜到是谁关心的?”
    说着,曹昆饶有兴趣地看着曹明的表情。
    曹明斜睨他一眼,“你有劲没劲?好好的,又提她干嘛?”
    曹昆笑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
    曹明撇嘴。
    曹昆眼珠转了转,忽然压低声音问:“哎,说真的,你真不准备跟席玉表白吗?你都喜欢她那么久了。”
    曹明懒得理他,抬脚就走。
    ……
    晚饭时,曹明家的伙食格外丰盛。
    以前他家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这么丰盛的饭菜。
    有猪肉烧千张结、有排骨炖冬瓜、有鲫鱼烧豆腐,还有几道自家种的蔬菜,满桌的香气。
    这年头乡下的饭菜用的食材,还是很地道的,猪肉是正宗的本地黑毛土猪,不是喂饲料长大的,这种猪肉烧的时候,老姜、黄酒、鸡精、味精这些东西都不用放,烧出来仍然又香又鲜。
    自家种的茄子、空心菜、韭菜这些,也不像20年后菜市场卖的那种大棚种植的蔬菜,看着漂亮,却徒有其形,本身都没什么香气。
    还有自家土灶用柴禾烧出来的大米饭,那真是喷香,薄薄的、微微泛黄的锅巴,咬在嘴里滋滋作响,这种锅巴趁热浇上一些菜汤,吃在嘴里,那滋味简直绝了。
    而这样的饭菜,原时空,曹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了。
    20年的时间,整个社会变化太大了。
    这么好的食材,以后差不多都成了有钱人的专属,普通人一年都吃不上几次。
    曹明和母亲在吃饭吃菜,曹仁义在喝酒,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曹仁义和李三梅边吃边聊,聊到自家多了六十万巨款,夫妻俩不禁开始畅想自家未来的生活。
    曹明见机,提出建房的提议。
    “爸、妈,咱们家既然已经不差钱了,那就先盖房吧?反正这么多钱,你俩也不晓得怎么花,而钱这个东西,会越来越不值钱的,你们想想十年前,一万块钱能办多少事,现在一万块钱又能办多少事?对不对?再说了,咱们家这三间平房也住了不少年了,也该盖新房了。”
    “盖房子?”
    李三梅怔住,神色有些意动,下意识看向曹仁义。
    曹仁义凑到嘴边的酒杯也停顿了,皱眉沉吟,“盖房?盖楼房吗?咱们村现在还没几家盖楼房的,我们家现在盖楼房,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