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闫家二代目的丛林日常
作者:高夫   四合院:53年开启生活之路最新章节     
    平行时空m国丛林深处
    阎解旷一个人坐在高台椅子上看着下面士兵的演练,面上没有一丝表情,现在的阎解旷早已心硬如铁。
    三个人创建人只剩下两个人了,另一个被他亲自打了靶,粘了不该粘的东西,出卖己方消息,为了那点玩意。
    因此,通过大半年的打拼的地盘里,阎解旷制定了更严格的禁面措施,他这措施一出,有了很多正面的影响:
    扩大了自己正义的名声,清理了一下他的地盘。
    获得了更多自然迁入的人口,得到了附近几个国家政府的赞赏和一些援助。
    可以发展正当经济,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阎解旷现在也很爱读书了,各种方面的书,包括周边几国的历史书他都精读,世界各强国的发展史也精读,他如饥似渴的补充着自己的短板。
    他做了比较,没有那个面粉泛滥的是真正的强国,那玩意就是害人的东西。
    要想自己保命,就得有强大的武装。
    没有钱有个屁的个武装,那就得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你的各方面的就得有稳定安全的环境,所以就得禁止这个混乱国度司空见惯的面粉,打击不法,维持社会治安,引进技术发展教育。
    发展可能比别人慢一点,但是对别人也没威胁啊,所以还得有能拉出去拼得过的武装。
    还是得学大魔王,好好读书啊,书读多了人才能明志。
    至于他枪毙的那个伙伴,从他们抢劫成功那天就注定了的,意志不坚定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一点面粉都经受不住诱惑,就是不安定因素。
    从枪毙那个人开始,阎解旷第一时间制定了治安条例,禁毒条例,教育保障条例等当地法规。
    再就是大力修路,没想到吧,他想到的是,路不好,货物流通速度就慢或者贩卖的人增加了做生意的难度,所以他修路,还引进了小水泥厂的设备生产水泥,又买了碎石机,开始慢慢修辖区的外出通道。
    又改造了他驻军地的街道,还慢慢把街道的房子修成了5、6层高的红砖水泥房,房款可以预付3成,其他的分期付。
    新修了学校,引进了华人老师教学,偷偷潜入国内把国内的教材这些运到他驻地做教学之用。强制15岁以下的都要免费入学一天还有免费的午饭供应。
    成人前500名完成提前扫盲的可以优先去大市场和筑路公司获得工作机会,参军机会。
    你看他部队是不要文盲士兵的都要参加扫盲后,你合格了才能参军入伍。
    在他的驻地修了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派驻了他的武装人员维持治安,解决纠纷。
    他一边修路又一边向暹罗这个周边比较发达国家求援,他不是要经济援助,要技术援助,所以他一年多时间开办了水泥厂、碎石厂,日用品生产厂。
    到目前为止他抢夺的东西换的钱基本就投入了建设中,部队也就一个加强营的规模,不过战斗能力很强。
    阎解旷也学朱元璋在广积粮缓称王。多读书就是有好处嘛,从暹罗引进了一些专家过来后,对他的地盘做了详细勘察后,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种橡胶和棕榈树,橄榄树茶树这些经济作物外也大量鼓励本地居民开荒。
    两年时间里他的辖区扫盲完成,学校里一阵一阵的读书声让阎解旷听得入迷。
    交易大市场更是红火的不得了,税收每月都在自然增长。
    城市也就是驻军地逐步发展成了有8万人常驻人口居住的小城,严格管理了户籍,这也对治安管理更有效。
    两年时间,不是没有打仗,这个烂地方,随时都有可能打仗的,这小子买了很多无缝钢管自己造了很多迫击炮,还有解放军的飞雷炮,他还有自己的炸药厂。
    阎解旷被人被刺后,突然开了窍一样,可能这人本身有多重人格吧。
    两年时间他500野战军,200治安警察,100税务警察打退击败了5个势力。
    可是他还是没有盲目的扩军,只是逐步的淘汰一些不合格的,有缺额才会补上。
    他打算每两年换1\/3这样有了新鲜血液,退伍的退伍时考一遍,有些充实基层组织。
    每年他都会定期对下面的干部考核培训,严重的就是打靶,再就是劳教,去水泥厂敲石子去。
    阎解旷实力(1970)
    准军事部队800人
    地盘:8万人口小城市1座,辖区20个建制乡,合村并寨后300个建制村合计统计在册人口35万人
    企业:华仁水泥、华仁日用品、华仁商贸(大市场)、华仁建筑
    学校:中等学校3、高级中学2、初级中学10、小学30所
    1969年财政结余:25万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