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合院二代目的精彩
作者:高夫   四合院:53年开启生活之路最新章节     
    肖镇搬离四合院的消息传播开来后,四合院里,人心稳定,有个各方面都断层的存在,压得四合院有些喘不过气来。
    终于这人走了,日子又欢乐起来。
    比如阎老师这半月又开始时不时的揣着他那掺水的牛二敲别人家门了。
    又比如阎老师又开始在门岗为大家服务,顺便拿点三瓜两葱的,这时候就会发现他脸上有不正常的红。
    ………………
    何雨柱家老大今年13岁了,上学认真上学,成绩还不错,主要是这几年,被他肖大伯抓着开小灶开多了,脑袋给整开窍了呗。
    何阳和另外两个兄妹一起。
    每到假期就会去京荣农场帮农,一般就都在思想中心那里帮,每天学累了就去农场生产科真找活干。
    他家晨光最跳脱,每天到了学习的时候都是被安排站着听课,他从小就太好动了,不过上课时还是很认真。
    只能说他家老二要是能沉下心来搞学习,还是很不错的。
    老三何慧,小丫头可能太受宠了,嗯外人会说她脑子笨,普通人的真实水平。
    坏就坏在,没有对比就不会伤害啊,嘉雯太厉害,就显得何三妹嗯笨,其实也还好,普通人水平。
    从农场回来,听说肖家大伯搬离了,情绪很稳定,他们早都知道了。
    有天在农场碰到了肖大伯,肖大伯告诉他,高中毕业后可以来互助学校学习。
    何阳可是知道的互助学校有多厉害,传说他们校长说的不要普通货,只要精英,是标准的严进严出。
    每年顺利毕业的少之又少,你考试好吧,实操差不准毕业;
    你实操好,考试差,不准毕业;
    两项都好呢?是不是能顺利毕业了,不准毕业,同学你都这么牛逼了来来来,选个第二专业学着。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学校不想放这些优秀的学生出去天天不是写材料就是在写材料的路上,浪费智力资源!
    何家三个大人,日子过得潇洒惬意,何大清每天就负责接送孩子和做菜。
    有时候有做席了他就带他家晨光一起去,何阳对厨艺不怎么感兴趣,何大清也不强求。
    何雨柱更是潇洒至极,现在秦淮茹也不来骚扰他了,真好啊,这个牛皮糖,终于甩脱了。
    ………………
    秦淮茹家开学日临近,也是贾家大女儿小当离开去插队的时候了。
    秦淮茹淡定地为女儿准备了一套新的棉衣棉裤和厚被子,听从大女儿的,提前邮寄到棒梗那里了。
    大女儿自愿选择去东北他哥那里了,手续已经办好,还有几天就走了。
    她很担心她走后,她小妹能不能一个人生活。看了槐花一个人搭着板凳弄了两天饭后,放下了担心。
    她奶奶要回来了,理由现成的,她家小姑娘无人照顾,街道办也同意了,把那老泼妇送回去修了几年地球也够了。
    到时候就看看贾张氏回归四合院的表现了。
    秦淮茹得知肖镇搬离后,松了口气又有些失落,在洗澡间自己看着自己身体觉得自己屁股不够大吗?胸不够大嘛?
    她又看了看自己肚皮上纵横的妊娠纹,长叹一声,她这辈子怎么如此艰难啊。
    题外一句话,轧钢厂内地下八卦她现在成了5毛一次的公交车。肖镇得多眼瞎会看上她,一起数妊娠纹?
    ………………
    刘家情绪最稳定,大儿北汽前途无量的干部。
    二儿技术不错的电工,他家光天调出轧钢厂了,人家技术好,被电厂调走了呗。还混了个以工代干,年限一到,位置有了就转干部了。
    光福跟着他,他亲自带,不过人年轻,他爸爸逼着他去参加内培,出来了也比其他同龄人工资高。
    刘海中脑袋开窍后,从没有麻烦过肖镇,他知道他老刘家与肖镇家是有鸿沟的。
    不要硬凑,凑过去又没好处,过好自己的日子,学好技术比什么都强。
    ………………
    阎家老大住处,闫解娣坐在桌子旁抽抽搭搭的,她高中没考上,马上去陕北插队了。
    这段时间他大哥大嫂和二哥不是没有去给她活动,没办法的,扫大街的工作都有人抢。
    他大哥的人情在给他二哥办工作的时候已经用了,还有就是熟悉的人事换了人,无能为力。
    只能给小妹准备好吃的穿的用的,她大嫂又教她,女孩子要自重自爱,要保护好自己。
    全家都指望不上他家阎老师的,知道他爸是个什么人,所以有事二哥和她都过来找他大哥大嫂商量。
    ………………
    东北的棒梗当上民办教师了,不用下地干活了。
    他那鸡苗场全地区都很出名,所以他想去考民办教师,就得到了村里乡里的大力支持。
    他不负众望一考还考上了,进修了1年时间,刚从师范学校回来,拖着一板车的东西,都是为他大妹小当准备的。
    熟悉的人开他玩笑说小贾啊是不是要娶媳妇了,贾梗就解释说他大妹也要来插队了,给他大妹准备的。
    他板车另一大撂东西全是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的书,他听从了隔壁几个下乡喂蚊子的话,没有丝毫的放松学习。
    这几个人能接触,也因为送鸡苗到这个农场,技术指导的间隙,看到一个角落里的几个人就去攀谈了起来。
    慢慢的几个老头有些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也愿意教他,拜偶像崇拜所赐,棒梗喜欢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接触学习,所以开起了学习的小灶。
    棒梗把他的木头房子推了,换成了一进的红砖大瓦房,又做了土制水暖。
    请教几位老师,设计了简易的机制砖厂,有鸡蛋活鸡开路,把机械设备都弄来了。
    他们村的鸡场和砖厂效益好到飞起。年底村民分红,棒梗有一份。
    效益好,村里都在分批给村民修红砖房了,所以棒梗年纪一到就会加入组织。
    乡里有当兵的名额,给他留了半个月,等他培训放假回来问他去不去参军。
    他拒绝了,他说农村挺好的,把当地领导给感动的,今年的标兵又是他没跑。
    ………………
    阎家解旷,一次次的就被撵到了边境农场了。
    某一天,他偷了武器室的武器越境逃到了临国,国内再也没有了消息。
    这人跑到临国,有武器,还在下乡这两年还是有军事训练的,最开始三个人,都是四九城的知青,没得说。
    三人过来第一次就干了个大的抢了队大家懂的货运队。
    当另两个人想怎么享受生活时,解旷不这么想,他想的的是跑路,跑到其他更乱的地方,
    苟着去另一个地方把货散了,再想办法再跑另一个地方去继续苟着,那天招募的人能有国内一半水平的时候,就是他们打地盘谋发展的时候。
    其他人听从了他的意见,又推举他当了头,一个管后勤,一个抓训练,解旷抓总谋发展。
    昼伏夜出,躲过搜查后到了一个邦小批量散了一半货后,解旷叫停,去了靠近白象的地方买了喷子物资,又苟到一个靠近三角的地方。
    这些步骤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带着队伍用钱开道,得了个当地警察局机动队大队长职务开始规模化招人训练。
    他们自己也开始涉足当地正规生意,没有碰特产,解旷,阎家老三苟着算着他未来的路……
    ………………
    肖镇的搬离和加入,其实还是对四合院众人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这些二代目们,至少眼界大开,比剧里的发展更加宽广。
    不管是正道,还是邪路,人生嘛成人了走上了路就是自己负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