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晋升副处
作者:圆圆猪   重生,我选择公务员中黄埔军校最新章节     
    胡佛洋洋洒洒谈了半小时,最后强调了这次青干班的重要性,要求学员们严守党校纪律,千万不要出现群体外出吃喝醉酒这种愚蠢的事情;要认真学习,提高水平,回去之后才能胜任更高更重要的岗位。
    胡海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说了半天,就这句话最实在。”
    秦朗听到胡海的嘀咕,也是不禁摇了摇头,也就是你,换做其他人,巴不得这位掌管官帽子的组织部长多讲一会儿,多在组织部长面前露露脸。
    学员们听到胡部长最后那句“胜任更高更重要的岗位”,全部跟打了鸡血一样,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他们回去会被提拔,至少也是个重用,纷纷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热情望着这尊“大佛”。
    胡佛离开后,就是选班长和组长了。
    班长和组长其实也没啥实质性的官职作用,主要就是负责老师和学员之间的联络,牵头承担一些党校安排的课题。
    一般来讲,班长由级别最高的人任职,或者核心部门两办、组织部来参加培训的官员任职。
    班长最后由省委办公厅三处处长担任。
    本来秦朗这个组,就秦朗一个科级干部,大家是推荐胡海任组长,毕竟是是组织部出身,还和胡佛部长一个姓,非他莫属。
    胡海多机灵啊,以前秦朗还是秘书的时候,被他坑了多少次,这次好不容易到了自己的地盘,怎么得也要让他打打工。
    胡海坚决推荐秦朗任组长,大家得知秦朗是龙山经验的创造者后,也全部举双手表示同意,年轻人嘛,就要勇担重担。
    党校的学习内容还是很丰富的,理论课、实践课、课外活动,还安排了实岗调研。
    其中一个调研就是龙山镇,这让秦朗很不好意思的在班级里面露了一次脸,所有学员也才发现他们这群处级干部“混”进了一个正科。
    不过没有人有轻视的意思,这可是在全国都放了大卫星的镇党委书记,还这么年轻,前途不可限量。
    一部分学员纷纷主动与秦朗互留联系方式。
    秦朗似乎也感觉到自己这次培训后,可能会离开龙山镇,于是白天抓学习,晚上写龙山镇未来10年的规划。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要交小组毕业课题论文,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到组长秦朗身上。
    秦朗所在小组毕业课题是关于信访治理这块。
    秦“秘书”出手,不同反响。
    一篇《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深入推进化解信访积案》横空出世。(知道你们不喜欢看,枯燥,就随便写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核心就是紧紧抓住“领导”这一“关键少数”、“包案”这一“关键环节,”推动形成纵向联通、横向联动的“网格化”积案实体化解工作格局,方能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充分发挥“包案领导”关键少数作用。......要按照“分管为主,数量均衡”的思路,把积案分发到对应层级的领导身上,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担子”的工作局面......(此处省略n字)
    二、充分发挥“包案领导”行政资源优势。.......要坚持因案施策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此处省略n字)
    三、要严格落实“包案领导”督促检查责任。......要坚决杜绝“一交了之”“挂帅不出征”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此处省略n字)
    省委党校教授直接给了100分,入库,形成专报上报省委省政府,并抄送给学员的上级单位。
    ......万川市市委书记办公室。
    市委书记李文清脸色十分不好,因为在刚刚的全省信访工作推进会上,万川市被点名批评,是全省第一信访大户,并要求向省委作出书面检讨,这是让他很没面子。
    会上分管信访的省领导直接点名万川市如果下个季度还排名还是倒数第一,那么李文清就要被当面约谈,这对于还想更进一步的李文清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让李文清感到棘手的是,现在手里没有可用的猛将,因为这是一块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手,于是他把组织部部长余光地喊到办公室商量人选。
    “书记,组织部找好几个干部谈话,都不愿意接手,您知道的,信访工作本身就是收拾烂摊子的,现在又排全省倒数第一,做不好反而会有负面影响。”
    “哼,平时一个二个跑官要官那么积极,真遇到事,都开始装聋作哑,不是身体不行,就是家里负担重,总之就是没有人愿意接招,这个事情要是当事人不主动,工作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李文清本想指定干部挑大梁,但也不好实施啊。
    余光地身为组织部长,此时也很着急啊,推不出人来的话,他这个组织部长是绝对不称职的。
    心一横,提议道:“书记,我倒是有个人选,就是年轻了一点。”
    “哦,谁?”
    “凤鸣县龙山镇党委书记秦朗”
    “秦朗?”
    “我推荐他的理由有三:第一,秦朗在龙山镇成绩有目共睹,省委组织部把他加入省委党校处级培训班就是准备提拔使用的。第二,据了解,秦朗在龙山镇的时候做群众工作很是出色,龙山镇的信访量几乎为0。第三,您看看这篇最新专报,刚刚获得省委肯定性批示。”
    余光地拿出的正是新鲜出炉的秦朗在省委党校的关于信访课题论文。
    李文清接过余光地手里的专报,光看题目就直指信访积案化解的要害。
    领导包案,好家伙,真要这么干,这是把全市的副厅级以上的领导全部都框进去了,每个人身上都有指标,有魄力。
    看完细化措施,李文清叹了口气,后生可畏啊!
    “不过秦朗到信访局任职,有一个客观问题,就是级别,市信访局局长是正处级,他现在只是正科,虽然已符合提拔的条件,按惯例也只能提拔为副处,也就是市信访局副局长,副局长的能量可小了很多,破格提拔的话,秦朗太年轻了,容易引发负面议论。”
    “哼,谁有个这个本事,谁任职,不过你说的也的确是问题,这样,再给秦朗一个职务,在市委办挂个副主任,也是副处,这样既方便以市委办名义统筹工作,又可以规避级别问题。”
    秦朗刚从党校毕业回龙山镇的路上,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安排了,万川市市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副局长,副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