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簟蒲宴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因为之前闹出的乱子,所以去了一趟礼部衙门,将那位郭祭酒为自己写的荐书送去之外,赵无咎一连几日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
    直到礼部派遣人送来一份征召函的时候,赵无咎才恰巧再次出门。
    他那时正在外面看房子。
    这间小宅子只有一进,自然算不得轩敞,但收拾得颇为整洁。鱼鳞覆瓦,柏木檩条,院墙与地面用的是郿邬产的大青砖,砖缝清晰平直,错落有致,如洛京神都的坊市排布,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齐整之美。
    “能不能再便宜点?”
    他侧头对陪同的房牙问道。
    牙人赔笑道:“这可是更始年间的新宅子,三年房龄,一百贯已是良心之极。房主若不是急着出手,三百贯都未必舍得卖。”
    “可这里实在靠着坊墙,周围人家也不多,若是晚上遇到什么事情,晚上的武侯们愿不愿意过来这边都两说。”
    “嗨,瞧您说的,就您这扶龙蹈虎的身形,有您住着的房子,哪个不开眼的敢来寻衅炸刺,怕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牙人一边奉承,一边连消带打,这一手虚与委蛇“打太极”的嘴皮子功夫,没个七、八年可练不出来。
    眼见多半无法划下价格,赵无咎点了点头,准备与那牙人落契。
    “好叫小郎君得知,那房主急着离开洛京城归乡,所以不收那粮谷布捐,就是铜钱也有些不便,最好是拿金银细软来付钱。”
    对此,赵无咎也没什么异议,因为若是换做他也会这么做,他正好也带了一些银钱,那日鬻售虎皮所得的萨珊银币就被他带在身上,只需要拿出来付钱即可。
    只不过,正当他准备掏钱,那牙人清咳了一声,随后就有一个头顶光亮,身穿灰布僧衣,肩膀挎着一条布袋的僧人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合十双手对赵无咎说道:“施主若要下契,不妨考虑考虑小寺的香积贷,利息公道,也能结下一番善果。”
    这不知是哪家伽蓝的典座,但应该专门负责打理放贷的生意,故而才会与房牙有些瓜葛——看此时情况,平时应该没少配合。
    不过,他们此时的配合,在赵无咎这里并没有什么用场,因为他口袋里的萨珊银币足够,并不担心付账不够用。
    而当他掏出一把银币,那个典座的眼睛突然眯了眯,这个小表情却正好落在赵无咎眼睛里,被看得清清楚楚。
    “既然施主不需要借贷,可小僧也愿意与您结一份善缘。
    您可知道,洛京城内最近可不算多么太平,不说空空儿之类的大盗,就是一些小蟊贼也屡见不鲜,不少富户都因此而遭殃。
    因此,有些智慧果的善信,主动将多余的财货存入小寺的香积阁,由小寺的武僧师弟们日夜看管,以策周全。
    小寺只收取一份‘小布施’,而且数额并不多,只有——”
    那典座见放贷是不行了,于是改为拉拢赵无咎在他们寺内存钱。只不过,和他前世那方世界不同,在大周想要存钱非但没有利息,反而要给出一些保管费。
    赵无咎自然对此没什么兴趣,他手里银钱又不是堆积如山,卖虎皮得来的那价值三百贯的萨珊银币也就十来斤沉,随身携带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看出赵无咎不以为意的表情,心里又估算一下这高大少年身上带着的银钱重约几何,那个伽蓝典座刚想要放出两句狠话,再吓唬吓唬赵无咎,可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嘶律律”的勒马声。
    一个身穿浅青色官袍的、大概是九品上下的小官从门外跑了进来,看到赵无咎登时便眼前一亮。他在造册时看过此人的画像,因此一眼就认出赵无咎是谁。
    这人抱怨了一句“可让我好找”,接着就将一份用木椟装着的征兆函递了过来,让赵无咎画押签收。
    赵无咎拿出两三个银币,当作“见面礼”塞进这人手里,这才从其口中得知他是礼部的通传,刚刚去了履道坊一次没找到人,结果打听了一下才赶紧骑马赶来这里找到的赵无咎本人。
    “小郎君,挽郎的事情定下来了,你明日一早记得去定康门报道。你们这批挽郎,会在那里集合,出城去北邙山上的几位郡王陵寝洒扫,不过大抵也不是多么累的活计,你只管去就好,我猜正好明日一些贵少们要去北邙办一张簟蒲宴,你们应该是去打扫下场地,忙活一阵也就回来了。”
    所谓“簟蒲宴”,就是指在野外铺张席子,坐上面吃酒的夏日消暑宴会。
    洛京神都西北方向的北邙山上,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每到夏日更是虫鸣鸟飞,既有野趣,又能避暑,故而洛京许多遮奢人物的贵公子们都喜欢去北邙山办簟蒲宴。
    而像挽郎这种职司,虽说每年都会有朝廷从各地官宦子弟中选拔,但是宗室贵人又不是年年都会有出殡、扶灵的需求,所以每年被选拔出来的挽郎,大多数时候被分配到的工作其实还是打扫陵寝……顺便替一些洛京贵胄家里做些杂务。
    就算家中奴仆千万,可奴仆毕竟是奴仆,而能够使唤各地来的官宦子弟做事,方才能充分显示那些家族的地位尊崇。
    不过赵无咎因为有郭祭酒送的荐书,所以礼部不仅直接将其划定为了挽郎(连“适”都没试),还给他分配了去洒扫郡王陵寝,顺便帮忙布置簟蒲宴的活计。
    相比于其他一些挽郎的执宿(给勋贵家看大门)、卫上林(到上林署打杂)之类的活,他要做的事情不仅轻松,还没有那么轻贱,更重要的是有机会结识一些与其年纪相仿的世家子,为自己日后铺展一些人脉。
    这妥妥就是照顾。
    事实上,再拿到赵无咎孝敬的萨珊银币之后,那个礼部通传已经认定,这个高壮少年多半是家里有西域丝路门道的地方富户豪强,给上官们送足了好处,这才分到的,那么好的挽郎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