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洛京行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事实上,当听完李淳风讲的一番话,赵无咎其实已经信了这人是当年那无名老者的师兄弟。
    毕竟,这人既然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得这般详细,已然知道《抟龙九转》图册在赵家,他为何还要给赵家三份机缘?
    以这老道士刚刚经过赵无咎身边,而赵无咎完全反应不过来的那份手段,强抢又或者不告而取难道真的很困难吗?
    只是,赵不尤却无法将图册交出来——他不是不想,而是真的没办法。
    知悉其中缘由的赵无咎,既不忍见父亲难堪,同时也不希望他在压力之下做出什么蠢事。
    于是,当老道士再一次提出将《抟龙九转》交与他时,还没等赵不尤说什么,赵无咎就抢先说道:“李仙长,那图册已经被毁了。”
    “什么?”
    李淳风听闻此言,脸上戏谑的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面色也变得阴沉至极。
    “后生,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刹那间,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了这间斗室,桌椅板凳开始不停摇晃,仿佛地龙翻身一般。
    赵无咎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眼神坚定而平静,面对李淳风的怒火,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坚决。
    “李仙长,您也明白,我赵家祖辈数代人皆是屠户。小户人家,开门做生意,关门过日子。
    《抟龙九转》乃是一件至宝,常人拿到它其实只会引来灾祸。我阿爷当年得到这图册,本是出于一时的善心,却未料到会因此牵连赵家。”
    赵无咎顿了顿,继续说道:“俗话说,‘孩童抱金,人皆魔鬼;明王镇狱,魔皆圣贤’。阿爷为了赵家的安危,为了我等后辈能有一个平静的生活,这才做出了毁掉图册的决定。”
    李淳风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旧带着几分懊恼和失望:“那为何不早些告知……”
    他没法把这话说下去。
    这时,赵不尤也开口道:“李仙长,您是高人,自然知道世事无常,人心难测。若非今日您亲自登门,我们又怎敢轻易透露这等秘密?再者,我保存这图册已有十几载,期间无人问津,又有何人可告知?”
    李淳风沉默了,赵家父子二人的话,如同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
    他知道这对父子说得是对的,人家说话在理——赵家替他师兄保存着《抟龙九转》图册不假,可这件事情又能告诉谁去?
    事实上,就算赵家父子知道他李淳风是当年那黎面老者的师弟,这些年也没法将这消息传给他李淳风。
    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在闭死关,直到去岁才修成出关。
    他的内心涌起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赵不尤的理解和同情,也有对师门传承可能断绝的愧疚。
    “若是我能出关得早一些,大师兄的法脉说不定就不会断绝,那《抟龙九转》就不会失传。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嗯?”
    李淳风顿时愣住了。
    “什么‘人算不如天算’?无量天尊,老道出关之后,第一时间就占了一课!
    那卦象明明白白告诉我,大师兄被那狗贼不知用何法子害死了,可是还流传下来了法脉。
    接下来,老道我可是连续卜了好几卦,奇门遁甲,大小六壬,勾星定命……会的法子都用上,这才算出事情的大致原委。”
    对于易术占卜之道,李淳风虽说是也只会“一点”,可那其实是比天底下其它所有方士的算命本事加起来,都要会得多那么一点。
    他既然算得大师兄的法脉不会断绝,那绝对是有人能将其继往开来。
    “君子贵诚,赵不尤,那《抟龙九转》的图册,除了你之外可还有其他人看过?”
    在赵无咎惊讶的目光中,赵不尤干脆承认,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看过《抟龙九转》图册。
    赵无咎之所以感到惊讶,并非是因为他阿爷轻易就承认了,而是因为他在李淳风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之前被那“儒者”高图澄用言语支配的即视感。
    两者或许有些不同,但赵无咎一时间也只能感受到稍许,想要具体形容出来却千难万难。
    一听此话,李淳风不由得“咦“了一声。
    因为他之前曾借着被赵不尤背二里山路的机会,给赵不尤这人摸了骨。他查出赵不尤是九品武者,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说明此人天赋平平,观想《抟龙九转》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就像上山谒香,连庙宇门墙都没得窥见,只不过半山腰看见个山门罢了。
    “要真是如此的话……”
    李淳风不由得对赵无咎更好奇了。
    原本,他把这有趣后生叫过来,就是因为之前瞧他说话有趣,想要教他一两手更有趣的“把戏”。
    而现在——
    只见,他衣袂飘飘,宛如凭虚御风般轻松地滑过地面,瞬间来到赵无咎面前。
    李淳风的五指攥成爪状,抓向了赵无咎的肩膀,而且他的双眼也对上了赵无咎的双眼。
    这是李淳风年轻练剑时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种“把戏”。正所谓:以手中剑伤人易,以心中剑伤人难。为了孕养心中之剑,他便自己试着开创了许多“练剑”的秘诀。
    其中有一种,就是以冲和之道调和心中之剑意,再配合吐息秘术,便可以将“心中剑”投射出去。
    而若是以此法与他人对视,那无异于将“心中剑”插进别人眼里、心里,故而可谓之:瞳中剑法。
    瞳中剑法威力极大。
    可李淳风有自信这并不会伤到赵无咎,一来是因为这瞳中剑法本就是他开创的一种法门,二来则是他几十年前就将心中剑孕养得收放自如,随心运转
    他此举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看看赵无咎的下意识反应。
    “嗯?”
    而就在四目相汇,李淳风的心中剑飞射入赵无咎双眸的瞬间,作为心中剑的主人,他立时就“窥见”赵无咎非同一般内景识海,又或者说……
    “见龙在田!”
    随着脑海中响起“昂”地一声龙吼,李淳风的心之剑蓦地倒退出了赵无咎的眼来,而赵无咎也一下子挣脱开了他的手腕。
    不仅如此,被他这么一刺激,赵无咎身体里面某个隐藏的“开关”,一下子就被开启了——
    “能升能隐!”
    几乎就像本能一样,赵无咎拧腰、转身、收拳于腰间,接着就从下至上一拳打出。拳出如龙,风云撼动,嗡嗡然犹如有大钟同鸣。
    身上数条大龙似的筋肉一齐发力,全身劲力从脚心涌入这一拳之中。
    因为借势升龙所需劲力甚大,所以连他脚下的砖块都被震碎了一片,周围的桌椅板凳都被一种极具韵律的波动向四外推开。
    “彩!”
    虽然没有观想过《抟龙九转》,但是毕竟师出同门,李淳风自然看出来这确实是自己师兄的法脉。
    而且,只这一拳的显露出的劲道和功力,他就敢肯定赵无咎至少是一名七品武者。他父亲赵不尤的天赋和他一比,确实很不够看。
    然而,观想《抟龙九转》成了七品武者,在李淳风眼里依旧属于天赋平平。
    “还不够,还不够……”
    口中说着,他的手掌就随之轻轻托住赵无咎的手肘,轻轻那么一拨。接着,赵无咎这一拳就迅速偏转,而且他整个人竟然跟着一起开始原地转圈,越转越快,就好像失了控的陀螺。
    而就李淳风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有些失望,准备解开赵无咎的异状时,让他有些惊喜的一幕却突然出现了。
    在转陀螺过程中,赵无咎的双臂竟然如同“汤饼”(面条)般拉长,几根手指如凿子般嵌入了地面的砖石。
    “嗤啦”掀起一整圈地砖的同时,他整个人的旋转速度也慢了下来,待到再度面向李淳风的时候,他一只手猛地抬手一扬。
    变得如同簸箕似的大手不仅甩出好几块地砖,还撒出一抔泥土,稍稍遮蔽了李淳风的部分视线。而赵无咎的另一条手臂已经收了回去,并且趁此机会再度挥拳。这一拳直捣黄龙,奔着李淳风胸口就砸了过去,而且他的整条臂膀也随之延长了七八尺的距离。
    硕大的拳头穿破了泥土形成的烟尘,一击直接砸中了李淳风的胸口。本来,李淳风还想要用周身流走的阴阳二气,隔着衣服抵挡住这一拳。然而,真当赵无咎的拳头贴住了他的身子,他这时才感觉到这么做似乎有点“不妥”——当然,这是对他自己而言,因为他之前并没预料到赵无咎的力气。
    “连天生神力都来了……”
    于是,在被自己受伤之前,李淳风果断让了半步,卸掉了赵无咎这一拳的几分力道,然后他又一只手连拍赵无咎手腕两下。而他的另外一只手则好像虚空画符,在面前比划了两下,随后猛地将其剑指送向了赵无咎的双眉之间。
    “急急如律令,凝神!”
    赵无咎被李淳风的一声唤醒过来,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连忙向李淳风告罪,\"李仙长,晚辈失礼了,还请仙长见谅。\"
    然而,老道士却哈哈大笑了几声,笑过之后,他问赵无咎:\"后生,你对丹青一道熟悉吗吗?\"
    赵无咎一愣,不明白李淳风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但他还是老实回答:\"我不会。\"
    李淳风之前没有问赵不尤既然看过图册,能不能将其重画出来,是因为觉得赵不尤是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即便能画出和原来一模一样的《抟龙九转》图册,可那也无法将其原本的精气神重现。
    然而,赵无咎这里不同了,他展露出的一些异相,很可能说明他确实已经得了《抟龙九转》的精髓。
    对此,李淳风也不恼怒,他直接让赵无咎和他走上一遭,离开这东山县城,去大周朝廷国都洛京求学,顺便学习丹青,以便将《抟龙九转》图册重新画出来。
    \"后生,你可愿意随我一同前往洛京?\"李淳风问道。
    赵无咎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许能让他收获更多劫数点和运数点。
    然而,还没等他做决定,他阿爷赵不尤竟然抢先答道:“他愿意,他愿意。”
    刚刚发生在赵不尤眼前的那些事情,比如李淳风怎么就“飘”到赵无咎近前,又比如赵无咎身上为何会出现那般怪异变化,他其实都没怎么看明白。
    不过,当他听到老道士说可以安排赵无咎去大周的洛京城,而且还可以去那座城里的顶尖学院念书,出于做父亲的本能,他这才立马开口为赵无咎应承下来。
    一来,他相信老道士李淳风有这个本事,要不然他自己这个骁果营从六品的度支判官是怎么来的?
    二来,那可是洛京啊,那是多少人想去而没办法去的宏伟都城,如果不是他已经岁数太大了,他自己甚至都想跟着去看看。
    赵不尤冥冥之中有感觉,赵无咎这个儿子从小就人如其名,从来没让他这个当阿爷的失望过。这回如果能去趟洛京,凭借赵无咎自己的本事,这孩子说不定也能闯出一些名堂。
    儿子远行,担心有肯定是有的。不过,若是赵无咎继续留在在县衙当差,他恐怕会更加为其担心。
    且不说这东山县、常州府似乎变成了几个世家的棋盘,形势愈发混乱,就算赵无咎能够平安无事地在县衙里干上一辈子,骏马老于盐车,这也足以令人扼腕叹息。
    只是,赵无咎心中虽有向往,但仍然有些犹豫,他向李淳风坦白道:“李仙长,晚辈还有公门中人的告身,我是东山县在册的衙役,如果不告而走,恐怕有违大周朝廷的律法,家里或许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李淳风闻言,却是轻抚长须,微微一笑,道:“此事易解,你只需将此事交由我来处理,我自有办法让你无后顾之忧。
    李淳风摆了摆手,示意赵无咎不必担心:“后生,你只需放心随我离开东山去洛京,其他一切,我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