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良家子、怪道人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这一餐饭,是近几个月,赵家来吃得最好的一次。
    倒不是说菜肴有何珍馐美味,而是说吃这一餐饭的人,是几个月来头一回一家人俱全。
    祖母赵杨氏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忙活,先是让赵无咎宰了两只肥鸡,水煮过后又用鸡汤煮的面条,外加每人碗里窝了一个鸡卵。
    只是吃干净一大碗面条之后,赵无咎发现,在自己碗底似乎还藏着另外一颗鸡卵。
    “祖母……”
    根本不用细想,赵无咎一看就知道,这颗蛋是谁偷偷藏在他碗底的。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赵杨氏就先瞪了他一眼,将他的话打断。不过,旋即这位老妇人看向自家长孙的眼神,就再次恢复了慈爱:“快把面吃完,昨天上面准了一天假,等会儿午时之前还得去当值呢。”
    “当值?”
    赵不尤本来还笑呵呵地在一旁看祖孙二人的“笑话”,可一听到这个词,他顿时有些不明白了。
    “无咎,你这是去哪家铺面上工,刚才怎么没有同我讲过?”
    “什么叫‘上工’,咱家无咎那是去‘上差’。”赵母吴氏乜了自家男人一眼,“我儿之前在衙署谋了个差事,咱家这段日子,可都是靠这孩子一个人在撑着哩。”
    “县衙……翟青……哦,怪不得,我前日夜里在城门口见到了翟老弟,让他将信转回家。他好像当上了县尉,总领一县的缉贼捕盗之事。无咎,你是走了你那个翟叔的门路?”
    赵无咎微微一笑,点头道:“父亲所言极是,无咎确是托了翟叔之福,得以在衙署中谋得一职。”
    赵不尤眉头微蹙,语气中带有几分忧虑:“现下,时局动荡,你阿爷我虽然侥幸得了个从六品的官身,可实际干的活就酒、肉、蛋、粮秣的采买——比起以前经营肉铺,采买的量是大了,可里面的门道却大差不差。
    这其实还是托了我救了的那位大人,也调任常州的那位度支使的赵大人的照顾。
    实际上,对上面人的一些事情,我知道得并不多,不过……”
    赵不尤沉吟片刻,他有点犹豫要不要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你最近一直在衙门里走动,想必是知道,东山城来了两位姓郑的使者?”
    赵无咎点头:“无咎知道那二人,是陉阳郑氏的嫡子,为人处世……嗯,他们和咱们就基本不是一路人。”
    赵不尤点点头:“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想来你应当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
    那陉阳郑氏家大业大,世代簪缨。人家到底怎样,我不知晓。可我在军中能感觉到,咱们知常州的裴刺史与越公之子杨玄撼,似乎对此二人心存敌意。
    前夜我所在的骁果营夜援东山,绿眉贼败退,城防即刻便被我军士卒接管,这就是明证。
    再者,退一步讲,若咱们赵家仍是屠户,入公门为差倒也不失为一桩好出路。
    但如今你阿爷我已经有了六品的官身——别管它是不是侥幸——可官就是官,吏就是吏,两者之间其实有着云泥般的差距。”
    赵无咎微微一怔,随即明白父亲之意:“父亲是说,无咎应以科举或举荐为正途?”
    赵不尤点头:“正是。差役虽有实权,终究是吏,非良家子之首选。你翟叔虽然已至县尉之位,但其间蹉跎岁月,非你所能想象。你既有了机会,何不趁此机会去成就一番事业?”
    赵无咎沉思良久。
    他不能否认,自己阿爷说的话,从很多角度来看其实都是对的。
    特别是,当屠户子已经成了他的过去标签,有了赵不尤因奇遇而得的官身,他现在其实已经算是“良家子”了。身份的改变,对于一个人出路选择,其实很多时候都有着关键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只不过他总觉得,这么做的话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变数,而身负系统的他明明可以更稳妥(躺平)一些的。
    之前是因为要照顾祖母和母亲,他才去特意去衙门里某个差役的告身,而现在都成了“二代”了,他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去努力。
    赵杨氏见父子二人言谈间,气氛渐趋凝重,便插话道:“好了好了,今日难得一家团聚,说这些沉重话题作甚?无咎,你且安心吃你的饭,其他事情,慢慢再议。”
    赵无咎闻言,心中一暖。
    而就在他想要宽慰祖母几句的时候,一阵清脆的铜铃声突然从赵家肉铺门外传来。伴随着铃声,还有人在大声祷祝:“……手执神符,流金火铃,挥邪却魔,保我利贞,制勒众妖,万恶泯平……”
    赵无咎怔了一下,这声音他有点熟悉。而且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在赵不尤脸上,他也看到了与自己类似的表情。
    “嗨,又是那个算命的来了,那老爷子准是又没饭辙了,谁家好人的卦幡子写成他那样?”
    这时,祖母赵杨氏突然说道。
    不过,虽然这么说,可她还是起身,准备去厨舍拿两张面饼送给那个算命的送去。
    “那人也不容易,天天走街串巷地算命。可找他算卦的,要么是觉得他说得不准,算完了就气得一走了之,连一个铜板都不给人家留。要么是一看他那卦幡,还没算就走了。一天到晚也没什么生意……”
    见祖母还在絮絮叨叨,那天那个算命的给赵家算了一卦如何如何,赵无咎便干脆起身。
    “还是我去厨舍吧,阿爷今天回家也算是一桩喜事,我给那老道长送一碗面汤去吧。 ”
    说罢,赵无咎便起身走向出了堂屋,当他再次端着一碗带着满满一层肉丝的鸡汤面走出肉铺大门,果然抬眼就看见了自己前两日遇到的那位怪道人。
    而这道人,果然还打着那个奇怪的幡子,上书:一卦不准,两卦不灵,三卦不问天命;四卦不测,五卦不卜,六卦不问前程;横批干脆就是个“卦卦不灵”。
    他旋即笑道:“老道长,咱们又见面了。相见既是缘分,今日家中有喜事,赏光吃一碗我家的鸡汤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