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接战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傀儡戏的锣鼓声中,宾客皆为木台上的“郭郎”、“相公”、“参军”所吸引,傀儡戏子的嬉笑怒骂间,喝彩连连。
    眼见时机成熟,心怀鬼胎的冯文宇突然就从席间站起,滑稽地撅着屁股,双手向后伸展,一路小跑着来到戏台近前。
    “一时技痒,我也给大家唱段听听。”冯文宇笑嘻嘻地将手伸向木台下面,然后就从里面掏出一具制作精美的木傀儡。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手里拿着的是一具“红粉佳人”,这木傀儡选用了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白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傀儡的头部雕刻得极为细致,脸型为圆润的鹅蛋脸,眉毛如远山含黛,眼眸深邃,用细腻的黑线勾勒,再以珍珠粉点染瞳孔,使其显得炯炯有神。傀儡的脸颊上施以淡淡的朱砂,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血色,樱桃小口以朱红点染,嘴角微翘,似含笑意。
    傀儡的发髻以精细的木丝编织而成,盘成仕女图里常见的那种云髻,发髻上还插着几支精致的木制发簪,簪头雕刻成花朵形状,细腻逼真;耳垂下挂着一对似铁非铁的钩子,随风轻摇,发出细微的声响。
    冯文宇擎着傀儡背后的牵丝棍,将这具傀儡高举过头顶,模仿着女子的嗓音,唱起了一段淫靡的小曲儿,而傀儡在他的操控下,仿佛有了生命,关节运转间尽显体态妖娆婀娜。
    “小奴儿我呀,闺阁空守冷清清,衿冷到三更,只叹暂无良人暖,铁杵霍霍磨成针……”
    郑楠看得入迷。当冯文宇举着傀儡靠近时,他甚至能闻到从其身上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的香味,傀儡朱唇轻启,他甚至觉得自己闻到了少女的体味。
    心头欲念一起,他顿觉小腹有些发胀,酒席宴间喝的那些酒水催他去找个地方嘘嘘。借口“更衣方便”,在两个婢女的搀扶下,郑楠便离开了宴席。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边,林家大宅院里正在敲锣打鼓地唱郭郎戏,而东山县南边的城头上却开始渡起了生死局。
    东山毕竟既不是府城,也从来不是什么军镇,垒土的城墙虽然足足高有三丈,但它的城防也仅仅就是如此了。
    像深壕、堑沟、羊马墙、瓮城、马面墙之类的城防工事,它统统不具备。
    因此,当那支近万人规模的流民军缓缓迫近后,城墙上的守军立马感受到了压力。
    即便攻城的只是一伙被真正绿眉贼军用刀枪强迫向前的流民,可问题是在东山南门这一段,加上翟青带来的这队差役,人数拢共也不到一百多人。
    “不能让那些人其靠近城墙!要不然,就算用手挖、用牙啃、.用屁股撞,他们也能从墙上抠出个洞。”
    “守其所不攻,攻其所必救……翟县尉还请速速下令,点燃狼烟,让城外正在赶来的备贼军缓步驰援,不要着急赶过来。”
    这时候,那个司马仲达也不提自己“只是上城墙来见识、见识”了,他暴露了自己读过兵书战策,懂得攻守之道的秘密。
    而且,也只有得到过名师教导,从小熟读《六韬》、《太白阴经》的世家子弟才有察觉到问题的眼力,然后立马能提出两个看似截然相悖的提议。
    司马仲达躲在堞墙后,似乎觉得还不保险,所以还为自己找了个篦篱格节,抵挡有可能从城下流民军内射来的暗箭。
    此时,赵无咎手里也拎了一张大盾,为自己和翟青做一些遮蔽。
    听到司马仲达的“指示”,他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人说的有道理,其余的差役和守军则都被城下流民军的规模吓得不轻。
    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只是看见城下那黑压压的人头,刚刚赵无咎用两箭、一枪为他们打出来的那股士气,就全都被冲散了下去。
    没有几个人意识到:由于缺乏攻城器材,按道理来讲,绿眉贼军的将领就应该驱策这帮人冲击城门,而不是城墙!
    虽然一座城池的城门往往是整座城墙上最坚固的、守卫最严密的一段,但它同时也是城墙防御最薄弱的一环——城墙上还需要开洞、架梯子才能进入,可是城门本身就有洞。
    所以,在迫不得已而只能坚守时,城池内的守军通常都需要用土石将城门彻底封死。
    自古以来,领兵打仗的人凡是用流民军,无非都只是将其当作“填堑壕”的消耗品。
    让他们去挖城墙的垒土会消耗人命,去冲击城门也会消耗人命。
    同样是在消耗人命,领兵打仗的将军为何不以小博大?
    除非是为了更大的利益。
    比如说,围点打援。
    朝廷的召令去年就下到常州府,允许各县选拔乡勇,组建名为“备贼军”的团结兵。
    虽然常州府各县除了梅利坚这个东山县令外,没谁真的会花大价钱募兵、练兵,但是绿眉叛军今岁连克数县,他们很可能也见识过了那些县城的备贼军,并且有了相应的对敌之策——
    当流民军开挖县城的城墙,守军感到了压力,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点燃烽火告急。而等到驻扎在城外的备贼军收到消息,拼命回援县城之际,很可能就直接一头撞进了绿眉叛军早已布置下的口袋阵。
    赵无咎的目光越过盾牌,看了眼那些正乌压压聚集到城墙下方的流民军——他们连一些像样的兵器和铠甲都没有,这些人要是绿眉叛军的主力,那他们之前攻克那些县城、抢夺了武库之后的战利品都哪去了?
    因此,赵无咎觉得司马仲达的猜测,其实很可能是真的。换而言之,他的建议其实是正确的。
    只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这么想。
    比如,听了司马仲达的建议,城门吏兼东山城防上的二把手老李马上就作出了反对,但他不敢和朝廷使者的属官讲,而是对翟青说道:
    “翟头儿,那可不行啊,这么多贼寇攻城,咱们这些人就算一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
    还是让儿郎们赶紧点烽火叫备贼军回援吧,他们足粮足饷训练了一年了,正是想要建功立业的时候。
    别看城下这些人多,可那几百人的备贼军其实都相当精悍,估计冲杀一阵就能将这伙贼军全部杀散,东山城危机立时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