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杨公啖汤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在常州地盘上对裴鲤当面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语,如果换做旁人,这位常州刺史一定将那人当即诛灭。
    可说出这番话的人是杨公,情况自然也要另当别论了,因为就算裴鲤也不敢在这位真大佬面前造次。
    杨公者,姓杨,单名一个诛。
    只挑他最要紧的身份来讲:此人乃弘农杨氏族长;司空、太子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大行台领吏部尚书事;上柱国,授爵越公,食邑三万户。
    昨夜邀请裴鲤等人夜宴的杨玄撼,便是这位杨公的长子,也是裴鲤现如今最有力的支持者。
    不过,除了裴鲤等极少数的人之外,世人皆以为这位杨公早在更始元年就因病去世了。
    他“去世”的当天,圣人直接从中书省发出敕命,为其在洛京城外设立祭棚。
    不仅如此,天子还换上了素服,携文武百官一齐出城祭拜。
    而在杨玄撼扶灵回乡的路上,各州府主官更是皆率众出城,执子侄礼祭祀此公。
    所以,哪怕这位杨公改头换面,在常州府一座寺庙里当上了为香客们整治斋饭的老厨子,可作为常州刺史的裴鲤在其面前,也依旧要恪守下对上、卑对尊的礼仪。
    这其中,既有礼不可废的缘故,但更多还是出于畏惧。
    虎老威犹在。
    而像极了一头冢中之虎的杨诛,则更是殊为可怖。
    “羡泉啊。”
    杨诛将手里的长柄汤勺放到灶台上,背着手,转身面对着裴鲤。后者此时虽然是站着躬身作揖,但实际上,他头上戴的幞头已经能碰到厨舍的门槛了。
    “现在你和玄撼动赢面虽然大,可想要彻底奠定胜局,最好还是要在三个‘气眼’上提前落子。
    其一,调动绿眉贼首葛修礼,或诱之以利,或用之以间,或恫之以势,让其放弃与常州折冲府兵虚耗,尽快将目光投向郑家二豚子所在的东山城。
    其二,郑家此时的势力,不在洛京,就在陉阳。而他们之所以敢于派遣两名嫡子来常州东山城入局,必是提前在此地设置了‘武库’、‘敖仓’,只要瓦解了这些布置,那两个郑家子再想有所作为可就难了。
    其三,是最简单也最直接挫败郑家的办法,不过却是一个下策。
    你们只需要想办法剪除郑家子的护卫,让那两兄弟再无法回到洛京,郑家那徒有其表的威势就会被戳穿,天下众世家将再无一家会相信陉阳郑氏的能力。
    毕竟,连家族嫡子的性命都护不住,这样的家族又能有什么力量?
    不过,若要行此计策,你要如何做我不管,但是我不允许玄撼参与其中……”
    一口气讲完了这么一大段话,年迈的杨诛似乎也有些气喘。于是,他便让一直保持头顶门槛姿势一揖到底的裴刺史离开了寺院。临走前,裴鲤还不忘亲手为这位杨公重新阖上了门扉。
    而等到裴鲤离去之后,杨诛那佝偻的身形方才站直,用手掌轻抚着疏朗的“廉廉君子须”,微微阖上双目,闭目养神。
    “叮铃铃——”
    突然,厨舍房梁上响起了清脆的银铃声,三声之后便复归于阒静。
    杨诛这才重新睁开眼睛,然后走到厨舍角落,从一筐果蔬之中取出了两封信笺。
    一封信笺上贴着翎羽,乃是朝廷驿路传输公文的专门制式,上面还加盖了裴鲤的官印。如果冯奉先在场,他肯定一眼就能认出,这封信就是那位裴刺史保举他前往洛京骁骑卫的举荐信。
    而另外一封信,上面虽然没有落款画押,不过却书写了四个虬劲有力的大字:洛京故人。
    杨诛先那封举荐信丢入灶台下的火洞,任由火舌将其舔舐成了灰烬。
    然后,他又将另外那封信放进从房梁垂下至灶台边的一个垂篮内,这本是装盐用的垂篮很快就升了上去。不过杨公却对此视若等闲,仿佛连抬头看一眼都懒得去看。他只是重新拿起了之前放在灶台上的长柄勺,继续搅动起锅里正在熬煮的羹汤。
    仿佛只有在整治吃食的时候,这个老人才能感受到片刻的欢喜,他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翘。
    “治大国,不如烹小鲜;烹小鲜,亦不如调羹汤。越熬就越有滋味,此法甚妙,此法甚好。”
    看着越来越浓稠的羹汤,杨诛眉眼间的笑意已然跃然而出。转了七八转,杨诛便用长柄勺捞取了满满一勺白得如同天上云彩也似的香汤,放入口舌之中慢慢品尝。
    “虎骨调汤,果然滋味非同凡响,每次喝到都如那第一次喝到一样。”
    舔了舔嘴唇,杨诛满意地点点头,不过旋即又轻轻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何时,我才能将那条大龙也放入锅里,熬出一碗真正龙虎归元汤。
    丰屋美服,这辈子老夫已经享受得足够了。可那厚味姣色,却始终有那么一味,难得一尝。
    羡泉,你可不要让老夫失望啊,一定要赢下这盘棋……”
    而想到那一丝丝不足,虎汤的美妙滋味仿佛也稍有失色。于是,杨诛又将勺里的浓汤洒进锅里,继续熬。
    不过,虽然此时还有些遗憾,但是他却对刚刚离去的裴鲤颇有信心。
    因为裴鲤,字羡泉,号“不了居士”。
    羡者,盈也;泉者,钱也。
    所以那裴羡泉,又可以被称为裴不了。
    之所以赔不了,是因为每次下注投资之前,他都会预演个成百上千次百次,不算无遗策概不会轻易上桌。
    大周定鼎天下之前,河东裴氏经乱世而愈发强盛,就是因为家中历代都有许多这样的善庙算者。
    裴鲤,裴羡泉,就是他家这一代的最强庙算者。杨诛从来没有小看过这个别人家的晚辈,他甚至比重视自己儿子更重视裴鲤。
    因为他早早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喝到“龙虎归元汤”,还是得指着裴鲤去赢了那一场场豪赌。
    “……老夫不想要一直赢,但只需要赢上最后那么一次。”看着那一锅正在“咕嘟嘟”沸腾的浓汤,杨诛突然想起了一些往事,口中居然喃喃地吐出始终藏在心里的一些话语:“我不贪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