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告身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民不与官斗。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经过很多“头铁”人士,亲身验证过所言非虚的事实。
    若非对此深以为然,几年前的冯文宇也不会倾尽家财,豪赌似地将儿子送去府城一路买成八品武官。
    因此,当堂上坐着的梅利坚表现出定要拿捏自己的架势,站在堂下的冯文宇立马就服了软。
    别看是个八品武者,别看是什么东山县的黑道巨擘,在面对一县之尊时,他该软还是得软。
    因为以他过往的见闻来看,那些遇到这种情况还要硬刚的同行,无一例外,坟头上的草都长出好几代了。
    “县尊有命,小老无有不从。”
    说话的同时,冯文宇很干脆地一撩衣袍,竟然双膝磕地俯首跪倒于堂下。
    大周不时兴跪拜礼。
    朝堂上衮衮诸公在面见皇帝时,行礼也只是作揖插手。
    而除了祭祀祖先、跪拜父母之外,也只有出奴仆才会向主人行这跪拜之礼。
    冯文宇此时的表现,可谓是自轻自贱到了极点,一点也看不出往日东山豪强该有的枭雄之姿。
    但是,话也得分两头说。
    有道是: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不把姿态做足,又怎能轻易取信于人?这道理,在市井江湖打滚多年的冯老爷,那可太熟了。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坐在堂上的梅利坚又何尝不是他的同道之人呢?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看着堂下冯文宇,很自然地,梅利坚就想起了在林家那位岳父面前的自己。
    忌惮之心有之,畅然之意有之,但是他唯独没有的却是轻视。
    何况,一宿没睡,从半夜就候着正主儿前来,接着又是一番步步紧逼的唇枪舌战……
    费了这么多心力,梅利坚可不是想要给自己竖立个不死不休的敌人。
    “哎呀,冯老爷这是何故?”
    自打坐进大堂,梅利坚还是第一遭神色变得“惶恐”。只见他“噌”地就从书案后站起来,疾趋至堂下,伸手便搀住了冯文宇的肩膀。
    嗯,没有扶动。
    像他这样一个普通人,想要拉起一心跪低的八品武者,确是有些痴心妄想了。
    不过,梅利坚也并不真的那么普通,他眼珠一转对站在大堂里的三班衙役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我要与苦主冯老爷讨论下案情。”
    听到这话,因为自觉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听到一些不该听的事情,所以都已感觉鞋底有点烫脚了的三班衙役们如蒙大赦,两三息的工夫就都从跑出了大堂。
    “冯兄?”
    梅利坚也不再伸手搀扶,而是开口换了一个称呼。
    果然,直到听到这个亲切的称呼,刚刚还执意跪低的冯家老爷才重新站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抱拳拱手对着梅利坚:“县尊,小老刚刚说的依旧作数。若违此誓,天雷地火,共齑之。”
    “我懂,我懂。”梅利坚笑着,伸手压了压冯文宇的抱拳的两手。
    “此案有些复杂,我需得跟冯兄你仔细推敲一二方可,咱们不如去推事房一叙?”
    “但凭您吩咐。还是那句话,郎君有命,小老无有不从的。”
    冯文宇也改了个称呼,将“县尊”改为“郎君”,这是宗亲后辈又或者是奴仆们对家主的一种敬称。
    梅利坚哈哈笑了几声,上前为冯文宇引路。而在离开大堂之前,当着后者的面,他就将那张才盖好官印的仵作签押,以及冯文宇刚刚递交的三份卖身契,一齐撕成了碎末。
    两人在推事房内聊了许久,只是聊了些什么却无人知晓,因为推事房里就只有这两个人。
    不过,这天当冯文宇离开县衙的时候,他是从后门走的。而且,他早晨本来是骑马来的,可离开的时候却是坐了辆宽尾厢车。
    而冯文宇前脚刚走,县衙里就派了差役用板车装着两具被弩箭穿胸的尸体,送去了化人场度炼。
    当日晚间,东山县丞汇总一日的具结公文,特别写了一份内容为“东山富户冯姓人家遭绿眉细作之害,家仆死者二人,作乱贼人亦失手冯家仆人合击致死”的文书,以日后供有司查验。
    是夜还有一事发生:东山县尉背疽突发,病情严重,以至于不得不自请卸下县尉职责。
    县令梅利坚擢其副手、东山三班原捕头暂时代领了东山县尉之职。至于官职品级的提升,还需日后上报朝廷,由吏部下发公文来为其免去县尉前的那个“代”字。
    而那新县尉,上任后三把火立时发作,一日之内便革除了八名“往日皆尸位素餐之辈”的捕快。
    又因其姓翟名青,所以县衙内三班捕快有好事者私下呶呶:翟青,擢清,上舔下撇,干干净净。
    不过,县令梅利坚对这代县尉,倒也确实是青眼有加。
    后者一俟告请县衙内三班缺了人手,亟需寻孔武有力良家子补充。梅利坚随即便大笔一挥,足数签发了空白的捕快告身,着翟青自行定夺。
    八份空白告身,相当于八个官家的铁饭碗,一时间翟青家小院的门槛都要被托情之人踏破。
    东山城不大,大事小情,用不了多久就能传遍全城。
    两天之后的傍晚,刚刚从衙门当值回来,一进院门翟青就闻见了厨舍内传来的香味。
    他家两个小娃娃,全都守在厨舍门口,一边细嗅着香味,一边面露陶醉神色。
    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别说那两个小娃娃了,就连翟青自己闻到这香味,肚里也不由得“咕噜”了两声。
    原因无它,就是馋肉了。
    虽然翟青领着县衙里捕头的差事,比一般百姓过得肯定好不少,但总归是年景不好,家里也有两三月没见什么荤腥了。
    这几日,因为他手里攥着空白告身可发,所以有不少熟人登门说项。
    可是,这些人不是送米就是送面,再有点眼力见的也不过是送些银钱。
    送肉食的,今个还是头一遭。而且,翟青也很清楚,这时候能在东山城内搞到肉,不仅仅是家里有些余财,更重要的是还得有门路。
    “爹爹!”
    “阿爷!”
    两个小娃娃见他进了家门,一个喊爹爹,一个叫阿爷,都是满脸喜笑颜开的神色。
    这时,翟青的娘子也端着一个陶锅从厨舍里走了出来,脸上也满是喜色:“当家的,你回来得正好,刚我还说让家里两个小的耐心等会儿呢,现在咱们正好开饭。你先带两个小的吃喝,我去给你温些酒,稍等片刻。”
    这翟家娘子也是爽利性子,把陶锅一放到院里桌上,转身就去替翟青温酒。
    翟青笑了笑,也没阻拦她,而是在自家两个小娃娃焦急注视的目光下掀起了陶锅的盖子。
    里面炖的是一只整鸡,不是什么来路不明的肉食,翟青这才放心地把盖子又盖上。
    他笑眯眯对两个小娃娃说道:“咱们仨再等一等,一家人,一起吃饭才更香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