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难题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粟米是昨晚买的,细砂是今天筛的。两石的粟米,筛出来的细砂足有两大捧。
    “沙子混进去,好悬快有小半斗了,卖粮的那人真是丧了良心。”
    赵杨氏气的不轻。
    可她也知道这不是自己孙子的错。
    现如今,就算去那开在棋盘街的林家粮铺,不说一次只能买个一斗半斛,里面混的东西也未见得比这“鬼市货”要少。
    “罢了,罢了,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有总比没有强。”
    赵杨氏安慰着自己,然后就准备起身去厨舍,给儿媳妇和孙子去熬点粟米粥。
    “祖母,我还有点事得跟您说。”
    赵无咎将自己想的“三策”,与祖母合盘托出,重点强调了改造地窖的事情。
    东山地处大周偏北的州郡,冬天虽然不像极北之地那般难熬,但该冷还是会冷的。因此,东山城里不少人家都挖了地窖,冬天用来储存芜菁、莴苣和其他一些干菜。
    赵家在东山也算是小康之家,地窖自然也是有的。而且,赵无咎他老父亲赵不尤还是专门请人来挖的地窖,里面不仅用青砖垒墙进行了加固,还用石灰混合煤渣铺地,给地窖做了简单的防潮处理。
    这样的地窖储藏食物没问题,可是却不便于藏人,之后若是带着祖母和母亲进地窖躲藏,现在就得对其加以改造才行。
    “这倒是个好主意,奶奶自然也不拦着你,可你要动手在地窖里干活,家里可有趁手的工具,需不需要出去借一些?”
    “您就放心吧,我自有计较。”赵无咎拍胸脯打了包票,然后又嘱咐道:“您回头告知我娘的时候得说好了,咱家改地窖这件事万万不能泄露给外人知道。”
    禀告了长辈,赵无咎回屋里麻利地脱下了衣袍,趁祖母不注意拿上昨晚藏的横刀,只穿了条裤子就下了地窖。
    横刀锋利,加上“庖丁解牛”的手艺已然大成,他摸着黑划开了黏在一块青砖周围砂浆,然后直接抠住了这块青砖。
    身为九品武者,再加上本就力大,赵无咎居然抠着那块青砖,生生将其从墙上拔了出来——说实话,他期间也是感觉到手腕有些酸痛,但这时就显露出“抟龙九转”的功效了。他按照领悟的运劲心得,手腕、手臂和整个身体的劲力相互协调、流转,最终还是一气呵成地完整拔出了那块青砖。
    然后,他用横刀连戳带掏,从那块青砖后面露出的泥土里,生生挖了三尺多长一段“通道”。他将一根捡来的竹子从中剖开,借助这段“通道”,把两半的竹子一路捅出了地面,形成了一条有支撑物的换气孔。
    再然后,因为怕这条道堵塞,他依葫芦画瓢,又弄了好几条类似的竹枝换气道。
    点了根蜡烛,测试了一下,确认了地窖通风已经无碍,赵无咎便爬到外边砍断了伸出来的竹枝,对其进行了一些伪装。
    考虑到晚上地窖内可能会有些返潮,他又用铁撮子盛了些炉灶里的草木灰,撒到了地窖的几个犄角旮旯。
    最后,找了个装清水的桶,以及盛便溺的器皿放进去,简易的改造就算完成了。
    赵无咎打算回头找一些重物,用几百斤的大石头掩住地窖口,就算绿眉贼的细作再搞什么夤夜杀人的伎俩,摸到赵家之后看到这玩意儿也得徒呼奈何。
    干完活,打了桶井水清洗了一下身上的尘土,祖母也整治好饭食,赵无咎吃了将近两斤的粟米粥,咸菜和几块腊肉。
    不像前世,有着肉蛋奶之类的副食搭配,大周一青壮男子想要吃饱,一日怎么着也得吃下一、二斤的米粮。
    (一石粮食约合120斤左右。)
    即便赵无咎有着一些额外“帮助”:
    武艺提升靠着系统加点,无需每日勤练不辍,因此此项改变并没带来食量的疯长;
    他的天赋【饕餮胃】强化了消化系统,吸收食物中营养的效率远超常人。
    可像他这样的大块头,不说要放开肚皮,而只是要吃饱,一顿的饭量总也得顶旁人一天所需。
    若非他老爹赵不尤开的肉铺的确赚钱,赵家也是小有家资,东山城的寻常家庭可真养不起他这样的大肚汉。
    之所以昨夜他祖母和母亲纵然担心不已,可最后仍允了去鬼市买粮的想法,赵无咎这食量其实也是一项重要参考。
    而吃过饭之后,赵无咎就在自家院里坐了片刻,消食的同时脑子也没闲着。
    “家里虽然铜钱不多了,只剩三吊零几陌的样子,但银馃子还有几十两。
    若只是从鬼市买粮,坚持三到四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但如果真的想要在短时间内聚拢起人望,以一条小巷内的‘人心’为盾,不花钱绝无可能。
    像郑家公母俩这样的反面典型,可并非天天都能碰上。
    所以……
    干啥才能挣钱呢?”
    思来想去,赵无咎一时间也没什么头绪。
    这其实也怪不得他。
    毕竟,就算是在穿越前,他对商业相关的东西就没什么兴趣。
    每天用来下饭的电子榨菜不是椿老师,就是小可汗,再不济也是狐主任,就连短视频平台上卖ai课程最火的时候,他都没被推荐过“李大师”之流的视频……
    穿越后,他除了跟老爹赵不尤学了些武艺之外,剩下的也就只学会了杀猪宰羊,剁臊子、剔软金。
    至于说,他身负的那个“无量太平系统”——名字起得虽然很大气,但实际功能却并不是很成熟——没办法做到像其他穿越前辈的成熟系统那样,成为穿越者的及时雨。
    总而言之一个字:僽。(愁人)
    想了半天也没什么思路,赵无咎索性便暂时不去想它。他拿出了从郑大那里抢来的、王老儒生最后遗留下来的那些手稿,坐在院里,一页页地翻看着。
    这也是他以前养成的一个习惯。遇到麻烦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是有着急迫的时间限制,那就不必非要去钻那牛角尖。不如先打开手机看会儿书,说不定过会儿就能灵光一闪,最不济也相当于享受了几分钟的心灵马杀鸡……
    别说,那个王老儒生留下的手稿还真挺有趣的,一看之下他竟然直接看入了迷。
    本来,赵无咎还以为这些原本被装在木匣子里好好保存着的稿纸,要么是王老儒生自创的一些诗文,要么是他写的文章策论。
    可没成想,纸上那些文字,记载的居然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