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元山丹河(中)
作者:芝麻糖包子   乘龙御天最新章节     
    半个时辰后,元武殿外的一条小溪旁,君北打着饱嗝,一脸的满足。除去毛皮和骨头后,尚有数千斤重的元兽肉,他一口气吃了数百斤,剩下的则被他收入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反正他的储物囊有四个,再多也能装下。
    元兽肉其蕴含的无比纯粹和浓烈的血气之力,游荡在君北的四肢百骸,令他变得有些懒洋洋的,昏昏欲睡。
    此时他用来剔牙的,正是元兽的一支锋利的犄角,另外两支则被他收了起来。拿着近两尺长的兽角当作牙签用,看上去极是荒诞和不伦不类。
    又过了片刻,吃饱喝足的君北,强提精神,再次进入元武殿。根据玉牌上的信息,他要去拿击杀元兽的奖励。
    进入大殿后,君北根据玉牌的提示,进入了左侧的一间偏殿,那正是领取奖励的所在。
    眼前这间偏殿不大,一间普通的房子大小,正中处放有一个不大的石桌,上面摆着一个三寸高的玉瓶,另外还有一个巴掌大小的玉盒。
    除此之外,三面靠墙处,除了两扇窗户外,便是高达近丈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书籍。经过灵识的浅浅扫探,君北发现,这些汗牛充栋的数千册书籍,无一例外,都是适合武者修炼的武技功法,并没有一本是用来修炼术法的。
    没有发现玉简,再加上识海深处的魔芽也没有动静,君北于是断定眼前这么多的武技功法,层次有限,或许又是为了能反复翻阅,所以并没有以玉简的形式记载。毕竟通常情况下,玉简的记录只能被翻看一次,或者几次,然后玉简便会破碎失效。
    玉牌的规则是,书籍不能带出偏殿,而且只给三个时辰的时间去挑选和翻阅。在这三个时辰之内,能记多少,学多少,全看个人的造化。
    “如此,击杀元兽的奖励,除了这一瓶一盒,外加翻阅武经三个时辰。嗯,还要加上多一天的逗留。”
    不过,对于这些海量的武经,君北虽看不上,不代表他会放过。伍德、十八侍卫,甚至包括张钺、明慧等,他们可没有如自己这般的好机会。
    于是,下一刻,君北强大的灵识便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不过十丈方圆的偏殿,被君北瞬间催发的宛如风暴的灵识尽然笼罩。
    君北一面上前检查那个玉瓶和玉盒,一面灵识涌动如海,无声无息之间,便将这数千册书籍尽然笼罩。
    这时,他拿起了玉瓶,拔掉塞子,随着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送入鼻端,原本充盈近乎到了极致的元海,顿时波翻浪涌,似乎还能吸纳更多的元力。
    细细一看,只见玉瓶中,盛着半瓶的淡青色液体,浓稠如陈年佳酿,芳香似百花成汁,君北欣喜若狂,“这是……元髓!”
    与之前相比,君北再也不是修真界的初哥或菜鸟。
    不论是与师兄黄亭的日常碎语,还是与不色和尚的彻夜长谈,以及与其他人的接触过程中的所闻所见等,令君北对于一些基础常识或认知,也是了解不少。
    毕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吗?
    修真界有一个说法,叫做“一滴元髓抵万石”。此言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看出元髓的珍贵和难得。
    这半瓶的元髓,最保守估计也有百滴之多,便是折算成元石,也有百万之巨。
    百万元石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山!
    这时的君北,可谓是心分二用。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收起了玉瓶,然后又打开那个巴掌大的玉盒,只见雪白绸缎似的里衬上,正嵌着一枚晶莹夺目、亮如血钻的红宝石,只有拇指头大小,君北也感受不到其中有丝毫的元力因子。
    “这是?不会是单纯的用来装饰的红宝石吧?”君北摇头,虽不认识,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心里隐隐觉得此物不简单,大有可能是比元髓更为稀有和珍贵之物。
    收起玉盒,君北此时也完成了数千册书籍的翻阅,且印入脑海,想着出去后,为伍德和十八侍卫精心挑选一些适合他们修炼的武技功法。
    而就在这时,被他搁置在识海旮旯处的一团光雾,突然轻颤了几下。那团光雾,正是代表大衍剑心的记忆。
    “咦?怎么回事?莫非是数量众多但是层次不高的武经,触动了大衍剑心?”君北有所猜测。
    那团光雾在轻颤了几下后,又恢复如昔。见状,君北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接下来,君北展开身法,逛遍了整个浮空岛,同时又将元武殿里里外外扫了一遍,再没有其他的收获。而这时,平台那边相继升起了几团托着身影的光雾,显然产生了后续的成功闯关者,他们正朝着这里飞来。
    “一步先,步步先。”君北深知其理,当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演武厅,再次击杀了一头庞大的火狮形元兽,简单处理后将其纳入囊中。
    这次他得到的奖励是一个盛满玉壶的灵泉水,喝了一口,清冽而甘甜,有着迅速补充元力和回气宁神的奇效!如果是在激烈而持久的战斗中,这样一壶灵泉所代表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元髓。
    至于又多出一天逗留时间的奖励,君北哪会在意?
    就在君北足生光雾,冉冉飘向第二座浮空岛时,郦飞仙、叶轻盈、沙流云、旷影四人,才刚刚踏足岛上。
    转眼间,君北便到了第二座浮空岛,入眼的格局与景象,与第一座大致相近。大殿上挂的是“元丹殿”三个大字的横匾。
    君北进入空荡荡的元丹殿后,根据玉牌上及时变更的信息提示,毫不停留的直接穿过大殿,出了后殿的大门。
    眼前是一片繁茂浓盛、绿意盎然的平整地带,君北原以为是一片草原,细看之下,却是一处占地极广又药香飘溢的药圃。其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奇材妙药,在风中摇曳生姿,显得生机勃勃。
    极目而望,在这片方圆数百里药圃的尽头,俨然矗立着一座青翠如黛的奇峰,峰似炉形,极显古拙厚重,远远地透出一股沧桑久远的气息,似是承载着日月旋转与岁月流逝。
    药圃如一块绿色的巨毯,更像是一张巨大的棋盘,其中纵横笔直只供一人行走的阡陌小径,就是一道道线条,将整片药圃分割成一块块井然有序、各分种类的方格。
    第一条规则提示,君北要在三天之内,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这片药圃中种植的药材,然后还要明白每一种药材的药性药理;最后就是结合医理,弄清楚与其他药材之间的“君臣佐辅、相生相克”之道,为接下来的第二条规则作好准备。
    所谓医药为一体,而药丹不分家,正是此理。
    换作常人,这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是以君北灵识的强大,也颇有无从下手之感。这时,他想到了自风狂手里得到的万药宝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取了出来。
    在掀开万药宝典的第一页后,君北的整个身心,便深深地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浑然忘记了一切。
    宝典所载,图文并茂。所绘的各种药材,栩栩如生,似是要破纸而出;而对于每一种药材的介绍,从药理到药性,从生长环境的特点到栽植培育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与其他药材之间的相辅相佐、相生相克等性质,无不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注释。
    “宝典真不愧是宝典,差点儿让我将它当成了毒典而失之交臂。”君北感叹,竟然心生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君北如获珍宝般捧着厚达数寸的万药宝典,细细研读,虽然一目十行,将书页掀得哗哗作响,但是在强大灵识支撑下,其记忆力的容量与效率,犹如一个无底洞,将所看到的尽然印入脑海。他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实践。
    从坐下来开始,君北用了足足两个时辰,才读完了最后一页。随即他合上书皮,将宝典郑而重之地收入囊中,闭目沉思起来。脑海中,无数的药材形状和各种特性,如同一帧帧飞速播放的画面,清晰又动感地闪现,其立体的图像,令他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认识分辨。
    等到他将所有装入脑海中的无数药材重复辨认了三遍后,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