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磨签子
作者:安然入睡   重返1973农村日常最新章节     
    “小白啊!你林里哥学问不错,有啥需要的尽管开口。他给你辅导功课这事儿我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了也不能让你去铁匠铺那种嘈杂的地方暂住啊!家里的房子虽然没有空余,但是你白天完全可以过来啊!一日三餐和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还是可以给你的。”
    “嘿嘿,大叔,我去那里也是经历过深思熟虑的。我这人定力不够,稍微有点儿外界的影响就容易走神,考试的时候尤为明显,十成功力也发挥不出来一般,很影响成绩。我琢磨了一番,就想学习先贤图一个闹中取静磨炼一下自己的意志,要是去了好的环境,我还有点儿不愿意呢!”
    “哈哈哈,年轻人就是有想法,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还能找出解决困境对应的策略,不错不错,你小子将来肯定有前途。不过不来家里学习,那总得来吃饭吧!多个人多双筷子而已,你可千万别推辞啊!”
    “叔儿,我自己都带粮食了,铁匠铺又有炉火用,方便的很。而且早晚都不怎么方便。”
    “那就中午,下课了和林里一起回来,吃完饭再回去也可以啊!反正离的又没有多远,两步路的事儿,中午还能多休息一会儿,这些日子天气热,做饭不好把握量,剩下不就坏了嘛!这个你总得答应吧!再推辞,可就是不给我面子了。”
    小白还能怎么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要是再推辞,那就是不识趣了。
    “嘿嘿,我去,我去还不行嘛!您就别吓唬我了。不过家常便饭,你们平时吃什么给我吃什么就行了,千万不要因为我去了就给我弄什么特殊,那样的话我最多去两三次就不再去了。”
    “哈哈哈,那是当然,我这人实在,别看是个副书记,可也从来没有给自己搞过什么 特殊。挨过饿的人,能吃饱我就很满足了。”
    “啧啧啧,还学会一顿饱和顿顿饱的道理,厉害呀!”
    林里刚说完话,就被林副书记在后脑上来了一下。
    “少说话,多做事,怎么哪里都 有你啊!饭是你做的?还是吃你了,多嘴。别听这家伙的,老大不小了没个正行,一点儿眼力劲儿都没有。”
    小白憋着笑连连点头,这才是关系好的样子啊!打趣一下而已,他还不至于曲解了林里话中的意思。
    “谢谢叔儿,林里哥和我开玩笑呢!有我姐夫这层关系在,林里哥就对我差不了。”
    “你不介意就好。这家伙离家半年多,估计是学会老京城人那种贫嘴的劲儿了,这个得给他掰回来,别一天天什么‘地道’、‘盖了帽儿了’之类的给我瞎贫嘴,做人要有个正经的样儿。”
    “知道了爸,我一定好好儿改造。这不是大环境是这样嘛!”
    “噢吼,还大环境,你上个厕所还能臭了怎么的?”
    “没有没有,其实大多数老京城人不那样儿的,就是有一些通天纹贵族心念前朝,总觉得是咱们给人家的铁杆儿庄稼推倒了。把自己日子过的不如意的现实归咎于我们,所以心里不平衡,反正他们一切的不如意都是社会的错儿。”
    “呸!还反了他们了,交上去的枪支拿两条进京,要是碰到这种王八犊子,老子先崩了他再说,奶奶的,旧社会的人民群众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们的铁杆儿庄稼是哪儿来的,还不是老百姓被剥削走的血汗吗?要不是政策不允许,非得把明朝末期他们对待老朱家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不可,呸!”
    见林副书记动了真怒,林里也不敢顺着往下说了,而是问起了带两条枪的事儿。没想到林副书记一句话没说,先给来了个脑瓜崩儿。
    “你小子,带进去干啥?想崩谁啊!”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这不是喜欢嘛!”
    “喜欢啊!喜欢倒是当兵去啊!考大学干啥?”
    当兵这个事儿林里还真的没有想过,毕竟都结婚了,好几年不着家算怎么回事儿啊!要是当时只是个普通知青,不是在淑芬家喜庆的炕头上醒来,他绝对要去当兵的,别说这年头儿了,即便是后世,那当兵也是一项很光荣的事情啊!单开族谱不可能,可万一立个功呢!中国人就没有一个不想名垂青史单开一页族谱的。
    “嘿嘿,在哪个岗位,不都是为了国家复兴,为人民服务而尽心竭力嘛!我学习好,将来毕业了,肯定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嗯嗯嗯!林里哥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要是比身体,比我们强的人多的是。可要是比脑子比文化知识,我们绝对不差的。”
    林副书记仰天看了一下,估计想长叹来着,但是肚子里没啥文化,只能又低下了头。走过一段漠视知识的弯路,他觉着也挺不应该的。可一想到遗留下来的那帮人充斥在社会各个阶层,就觉得还是要忍着阵痛净化一下自我,可这种理由也就自己想想,不能宣之于众。政治这个东西,不能只看一时对错,要看长远的得失才对。
    三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走路,时间过的飞快。路过铁匠铺的时候,林副书记非要给小白留点儿蔬菜晚上吃,小白推辞不过,就稍稍留了些,毕竟一个人真的吃不完。
    把林副书记和东西送回去,林里推着车就去修车去了。正好赶上人家自行车摊儿要歇业,看林里过来,不情愿的又把工具放了回去。
    .“哎哟!这车我修过啊!当时情况老惨了,好像拉了两头老母猪用排水渠过弯了似的,要不是车子质量好,肯定散架了。”
    我丢,这是碰到小泉当时来的那家了。
    “嘿嘿,也没有那么夸张啦!就是过沟的时候速度快了点儿,颠簸的厉害。对了,你是怎么看出来这车是你修过的啊!时间过去的也不短了。”
    “嘿嘿,看到这里了吗?只要是我修过的部位,我就留一个小小的记号,要是在一段时间内再次出现了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没给人家修彻底,人家找上门儿来,只要不换零件,我就不要人家的钱。”
    哟呵,这修车的老头儿还挺有服务意识,和后世的那些保修已经有了一定联系了,只不过这是个人的行为,显得那么渺小。
    “那我这个车把子能给免费修不?”
    “免费?”
    “嗯嗯!”
    “你做梦呢!先不说上次没有修过车把,就是修过了,可这多久都过去了,还给你免费,那我不亏死了啊!”
    “可是这拧几个螺丝,也没有换零件啊!”
    “话是这么说,修车把的钱不要了还不行。可你这辐条也坏了几根,总不能不修吧!”
    “修修,这个肯定修,您按照市场价给结算就行。”
    “这还差不多,我本来都要收摊儿了,白给你干,心里头也过不去啊!”
    “记得那辐条给我留下啊!我带回去有用。”
    “知道啦!不就是舍不得这点儿废品嘛!是个会过日子的。”
    林里本来想解释一下,话到嘴边又停下了,解释那么多干啥啊!他也得听得懂。
    “您这里还有多余的辐条吗?我按照废品回收价买点儿?”
    修车的师傅仔细端详着手里的这块材料,心里暗自琢磨:“这东西看起来似乎没啥特别之处啊!嗯……或许可以把它折弯了当插销用?不过感觉还是有点儿太细了。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它的尺寸实在太短了,真要拿来改造成其他东西还挺困难的呢!卖给谁不是卖,这怎么说也是一位顾客,万一人家是自己的回头客呢!这车看着也不新了。”
    “可以,你打算要多少?算了,就在我那兜子里头呢!你自己找去吧!一会儿数数目算重量就行,一根辐条多重,我心里还是有数儿的。”
    “得嘞!您忙着,我自己找去了。”
    一个异常坚固耐用的工具包里装满了各式各样被替换下来的小型零部件,尽管它们都已略显陈旧,但在某些情况下换上这些二手件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其价格相较于崭新的配件来说也要低廉许多。
    林中仔细地翻找着,专注于寻找那些看上去闪闪发亮的辐条。对于那些生了锈或是形状严重扭曲变形的,则直接跳过不做考虑。毕竟,他把这些东西带回家可是有着特殊用途——用来串成串串烤烧烤吃呢!要是弄回去些不好用的玩意儿,那可真是白费功夫,甚至还可能会让人倒胃口、没食欲。
    经过一番精心筛选后,林中挑出了大约四十来根满意的辐条。心想应该也足够用了吧。毕竟小摊子营业收入有限,能够从这么多里面精挑细选出这些品质较好的辐条已然算是相当不错了,实在不宜有过高的要求啊。
    这个时候,林里的自行车也修好了。垫起来的前轮用力一转,辐条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好看。车把早已经恢复了原位,又可以站起来用力的蹬了。
    “师傅,那我这就走了啊!您也收拾收拾早点儿下班回家吧!”
    “嗨!早不早的也没多大关系,回家了还没啥事儿干呢!不如在修车摊儿这里多接待两位顾客。”
    这家伙估计是家里没有好看的媳妇儿等着,家都不想回了。可林里家里有俏媳妇儿啊!肯定不能在这里陪他。
    回家后吃了饭,林里拿着一块儿磨刀石就到外面乘凉去了。舀点儿水打湿磨刀石后,坐在那里就细细的磨起了签子。
    林副书记在屋里已经打起了呼噜,喝酒误事是真的,虚度光阴也是真的。倒是太阳落山后气温降下来,在屋里待了一天的老人女人孩子都出来乘凉来了。
    为了省电,家里也没有开灯。要不是孩子太多需要看护,估计丈母娘早就外头和其他邻居一起聊八卦乘凉去了。
    “这是打算干啥呀!磨这么多辐条。”
    “弄点儿签子,做烧烤!”
    “烧烤是个啥?”
    “就是把肉切成花生米大小的丁,肥瘦相间穿好,放到炭火上烤了,再加上调料吃。味道很不错的。”
    “哎哟!那得多浪费啊!先不说多少肉够人吃,就说那烤出来的油脂,不得都掉进炭火里头啊!能炒几个菜了都。”
    额~~林里没想过这个问题。后世猪油都没有人买来吃了,更别说烤肉的时候掉下去的那些油脂,谁会在意啊!烧烤摊儿上那么大的烟,不都是油烟嘛!
    “额!!不光是烤肉,也可以烤蔬菜吃,比如辣椒什么的。”
    “辣椒?烤着吃?是干辣椒。”
    “不不不,就是尖椒那些,烤完了之后没有那么辣,味道还很特别。还有茄子啊!土豆片儿之类的,都好吃。”
    丈母娘没见识过,林里说的内容,她都想不到具体的模样,只是下意识的觉得会被烤糊了浪费东西。不过女婿见过世面,知道的比自己多,应该不会像自己想的那样吧!
    淑芬在一旁抱着孩子,听完后嘴巴有点儿馋,见林里一个在磨签子,就想过去帮忙。但小孩子好几个,两个人根本看不过来,尤其是还有小的嘴巴一瘪要用餐,那就更走不开了。
    林里磨的很用心,手指头都红了,有点儿疼,额头上的汗水也很重。抬起胳膊擦汗的时候,才发现了一旁喂孩子的淑芬。想起相声里的那些场景,还真有点儿心动了。
    “咳咳~~妈,家里收拾的怎么样了?咱们啥时候出发啊!”
    “早呢吧!这一走,以后可能就回不来了,你爸估计还得和以前走动的老关系见面告别,估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天天喝酒了。唉!你说你爸这样儿的,还有机会戒酒吗?最起码少喝点儿啊!”
    “有的,肯定是有的。等去到了更大的城市,他就不会再有这么多闲暇时间用于在外头应酬交际了,而且相熟的人也会变少,又有谁会跟他一起喝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