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敬老
作者:安然入睡   重返1973农村日常最新章节     
    “对对对,你这马上就要进城了,以后啊!就是享女婿女儿的福气啦!”
    又是一阵互捧,之后,房子的卖家买家双方才当着大家的面儿,让大队的会计帮忙草拟了一张契约,双方签字画押,见证人们也都签字画押,会计以一种特殊的折叠方式折叠后,将契约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拿了一张,欠款过了明路交接后,这单生意就算是谈完了。
    林里本来以为还要打扫一番,才知道人家就是回来看看,然后卖房子而已,亏的林里大上午的就跑了回来,还拉了个壮丁。
    “唉!以后这院子可就交给你了,好好儿住吧!”
    “当初穴这窑洞的时候我还来帮工来着,好不好的我知道,肯定没问题。还有啊!你们家这些年子孙兴旺,鲤鱼跃门龙,好事儿接连不断,能买到你的房子住,我乐意着呢!”
    “要不是有老一辈的替他出面说情,这房子还轮不上他买呢!今天中午可得好好儿宰他一顿。”
    “哈哈哈,我都准备好了。林副书记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一行人就这么完成了交易,接下来自然就是一顿吃喝联络感情。交易没有给中介人出3个点的费用,一顿饭就打发了,这已经很良心了。
    “爸,咱这房子不打扫一下?”
    “嗨!打扫啥打扫,放着,我们明儿个过来打扫就行了。”
    买方也挺豪爽,只是~~林里记得这里还有很多东西没带走,比如那次弄回来的那个里面镶嵌着金子的收音机盒儿,要是不带走,可就亏大发了。
    “你去收拾一下吧!这一搬走,咱们很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落叶归根,多少国人想到后事时候的想法。只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啊!林副书记还年轻呢!
    “林副书记啥时候想回来,这房子我就啥时候再卖还给你们。就按照今天的价格。”
    “嗨!到时候大队批一块儿宅基地,咱们新盖一套就是了,多大点儿事儿啊!到时候全村的老少爷们儿都来帮忙。林副书记你可得管饭啊!”
    林副书记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笑的很爽朗。
    人们一窝蜂的离开后,林里开始一间房子一间房子的探索。当时搬家一次性就带走不少东西,后来想着冬天的时候回来住,还留了一些东西在屋里。后来可能是林里出去读书,屋里的东西一点点儿的被带走了不少。有着光明的前途,回农村的几率简直忽略不计。
    林里的那个镶嵌着金子的收音机盒没找到,反倒是在墙角挖到了好几个新打开的老鼠洞。要不是今天没空闲,非得逮一批老鼠出来耍。
    “林里啊!都这个点儿了,也该到吃饭的时候了吧!”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院子里形成一个个的小光斑。小白赤脚搭在一块石头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旁边是沾满泥土的布鞋。
    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打着盹儿。而林里则在院子里忙进忙出,翻箱倒柜的检查着杂物。
    有利用价值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自然就给人家留下。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做不到毁坏了丢弃的做法。
    小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与周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林里忙的满头大汗,真想过去揍这小子两下。
    这个时候,大门外传来了呼叫林里的声音。出去才发现是好久不见的几个好朋友。二蛋和大裤裆。
    “你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给你准备接风洗尘的欢迎仪式啊!就这么悄咪咪的回来了,要不是刚才听大队外头晒太阳的老头儿老太太传着八卦,我们都不知道呢!”
    都说环境是后天造就人的必要条件,林里开始的时候信,现在也信。只是当短短时光就将曾经幼稚单纯的少年,改造成了现在穿着打补丁的大人衣服,满脸土色,腰间插着一根旱烟袋的农民。与在外开拖拉机的成虎大口袋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对比,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这不是回来的突然嘛!打算办理完家里的事情再去找你们的。无事一身轻嘛!到时候喝酒也能尽兴。”
    “成虎和大口袋见过了吧!那俩家伙,又跑出去挣大团结了。当时要是知道有这等好事儿,我也肯定去。现在被家里头的女人一天天叨逼叨的说,烦死了。”
    “你可拉倒吧!有多少牲口、家畜等着你去势呢!你也得走得开!再说了,好处她也得了的,总不能时候不认账吧!人总得诚实。”
    “去去去,你小子懂个啥,一码归一码。”
    两人大言不惭的就说起了去势后‘战利品’的功效,据说是男人的加油站来着。
    小白听着听着胯下就是一个哆嗦,怪不得刚才看见人家有点儿抖腿,原来是共情到了那股去势的绝望。是个男人就会共情好吧!林里也感觉身上酥酥麻麻的,不得劲儿。
    “咳咳~~你俩各自都有事业,还不用背井离乡。不像我,得跑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有时候想想,也不知道这一步走的是对是错。”
    林里这番凡尔赛的言论实在是太招人恨了!但话又说回来,这难道不正是他独特的炫耀手段吗?毕竟面对着自家兄弟们的时候,确实没必要有太多顾虑嘛!心里有什么想法,嘴上就直接说出来好啦,反正也不会得罪到谁。
    这种直来直去、毫无顾忌地表达自我的态度,或许也是林里能够如此真实且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原因吧。
    “得了吧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你们家羡慕得要命呢,你竟然还好意思说出这种虚伪至极的话来。实话告诉你吧!自从你去外地上大学以后,甚至有人公开宣称只要谁能帮忙把他自家孩子送进大学校园,他就给谁整整一千块钱当作酬劳呢!当时这话一说出口,周围的人们无一不是眼睛发红,心潮澎湃,想着把这一千块据为己有,但无奈大多数人确实没有那样通天的本事呀。只能自己想想了。”
    好家伙,一千块啊!现在已经有这么有钱的人了?
    “找人补课,还是直接买通知书?”
    “只要能上,怎么上不是个上,反正一千块钱是给定了。”
    林里刚张开嘴想提醒这俩别吃了这种冒名顶替的亏,但又突然闭了嘴。这里面除了小白需要这个知识点,其他人还真的不需要。儿女那一茬儿下来,考大学都九十年代了。虽然后世有爆出来的冒名顶替事件,但不可能完全杜绝不是。
    小白若有所思的看着林里眨眼的频率,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好像,这条路也可以走啊!他姐夫可是齐抗美,官职虽然小了点儿,分工也挺别致,平时别的事情做不到,可事关他小舅子前途的事情,干这点儿事儿拼了命还做不到?这么多年的小领导不是白干的,多请几次客,不就啥都有了嘛!
    一边和老伙伴儿寒暄的林里,根本不知道小白竟然有了走歪门邪路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肯定告诉齐抗美,让他别让这小子给坑了。
    饭自然要去买家家里吃,一来是人家提前邀请,且林里答应了,不得不去;二来也是这俩家伙刚知道林里回来,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城市的生活水准很高,林里发现自己已经吃不了农村的苦了。
    林里回来的匆忙,也没有带什么东西,去人家家里也不怎么合适,所以几人一合计,干脆就去了当时他们找到的那处据点阎王殿进行了一次远足。
    多年没有来这里玩耍过,地方早已经变的面目全非,荒地荒坡什么的早已开垦了出来,破旧的房屋也进行了修缮。而且占地面积极大,看起来像是一处庄园。
    耸立在前院的大殿虽然还不能履行它原本的职责,但修缮保养的还算不错,主体架构都是完整的,将来修葺一新也容易。
    与林里记忆中相比,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后面的那一排厢房,毕竟是他们曾经流连忘返的地方,但现在已经修缮并住了人。
    “这都是村里的五保户,自己的房子卖给了等房子结婚的年轻人,他们凑一块儿过日子,大家情况都差不多,还是一个村里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现在住一起也没有什么隔阂,反而挺热闹。”
    这不是后世为了解决养老问题提出的以房养老、互助养老、或者说是农村养老院。这年头儿竟然也已经有了?简直是稀奇。
    “怎么得?进去看看?”
    “啊?看啥呀!又不认识。”
    “当时好几位的脑瓜子还是你给打理的呢!要是听到你回来了,肯定乐呵。这是我们刚才找你之前路过大队拿的电推子,要不进去露两手?”
    两个小混蛋,竟然算计起林里了。
    “你俩把我诓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任务啊!”
    “嘿嘿,现在发现也晚了。你跑不掉的。”
    “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倒是说明白啊!把我装进鼓里算怎么回事。”
    “咳咳~~今天轮到我俩值日了。说到这个值日,就不得不提我们这些受益年轻人被分配的工作了,每天最好得有两人过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地方。没活儿的话,过来聊聊天走一圈儿也挺好。”
    竟然还考虑到了心理方面的因素。现在要是三月份,林里刚才肯定会认为这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志愿者活动。
    炎炎夏日,理个短发也不错。林里稍微一犹豫,就被两人裹挟着给推进了院子。正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看到了来人,林里也不好退出去,急忙从兜里掏出香烟,一位一位的散了起来。
    当几位老人得知来的是林里,立马就高兴了起来。大学生可没见识过啊!还是自己村里的女婿。不要钱。
    “啥时候回来的?”
    “两三天了。您几位在这里过日子方便吗?”
    “村里专门儿拉了电线,附近还有水井,安静,宽敞,挺好的。走,带你参观一下,屋里头也好。”
    林里被热情的邀请,还拽着手,自然无法挣脱。进到屋里,闻到了一股老人味,伴随着旱烟的味道直扑面门。林里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一声不怕不怕,他后世宅在家里就是这个味儿,但还是忍住了。
    “大爷,咱们理个发?”
    “理, 这就理。”
    院子的中央放着一台太阳灶,林里刚才进来的时候就有人在这里忙活着加水,现在竟然快烧好了。
    洗头发的热水解决了,林里也就没有了顾忌。林里熟练地操起电推子,短发簌簌落地,没一会儿工夫,就给一位老人理好了发。微风拂过,带着发茬的头皮格外凉爽,老人不自觉的露出了舒爽的表情。其他老人见状,纷纷要求林里也给自己理发。林里笑着答应,忙碌了起来。
    本就没有多少头发的老人,捯饬起来格外的容易,三下五除二,林里就弄完了眼前的活儿。理完发后,老人们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粗糙的手掌拂过发茬,毛茸茸的特别有感觉。
    他们对林里的手艺赞不绝口,但还是有些许遗憾,人上了岁数,剃头才更爽,就和老京城的爷们儿们泡热水澡似的,一天不泡就觉得浑身难受。
    一位老人从柜子里翻出来一把把手已经包浆,刃口被磨出了凹陷弧度的剃刀递给了林里。
    “别怕,剃头哪有不破皮流血的。当年我小的时候,剃头用的都是镰刀,剃一次头血渍拉忽满脑门儿的血,不也平平安安的活到了这个岁数嘛!”
    “就是,你小子还是大学生呢!怎么这点儿胆子都没有啊!可别让我们嘲笑你。”
    行!嘲笑是吧!一会儿有你们哭的时候。
    林里真的不会用剃刀,但经历过短视频的熏陶,尤其是巴铁那边的落后地区,一位行走在村落之间的流动剃头匠给了他很多学习的机会,就如同看修牛蹄子似的,他看了不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