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看电报许多趣事,回现代皇帝震惊
作者:携风系雨   大唐广播站2最新章节     
    张妙声他们站在电报局的一角,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
    只见不断有人拿着电报单进进出出,这些电报单先是递到译报员手中,译报员们飞快地将其译成电报码,然后再交给发报员进行发送。
    张妙声好奇心起,拿过一张译好的电报单,低头一看,顿时惊呆了。这电报码竟然是一个个的八卦图案!
    他不得不佩服大唐人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所知的知识,把外国的电报码改成了具有道家特色的八卦,真是有意思。
    他们观察了一阵,只见收到的电报都被译码员准确无误地译成了对应的文字,文字通顺流畅,没有半点错误。看来这种八卦码不仅创意十足,还非常实用呢!
    除了发送公文电报,闲暇时候,电报房也接一些民间电报的活,当然必须在公文电报都发完之后,再发送民间的电报。
    百年前大唐听了张妙声的建议,开设了邮局,可以在大唐的几个大城市之间送信和包裹。
    但就算有邮局,长安洛阳两地之间寄信的费用也不小,毕竟两地的距离在这里,是无法忽视的。
    现在两地通了火车,邮局可以把信件和包裹放在火车上运输,今天收的邮件,明日一早上火车,傍晚就到了,再加上送信到家的时间,完全可以在两天内把信送到。
    但电报更快,半天内准能送达。
    遇到一些家人生病、去世之类的急事,电报就是不二的选择了。
    当然,百姓无法进入皇宫发电报,所以在长安的街头,有几个电报点,专门做民间的电报服务,收了钱,就拿着电报单跑到宫里的电报局发报。
    虽然多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于百姓来说,已是很快了。
    这种电报按字数收钱,一个字五文钱,电报发到后,还要对面的人去送信,收信人又要给一笔送信钱,花销远大于去邮局寄信。
    尽管这样,每天来发电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当然,想要划算,减少电报的字数是关键。
    老百姓不像官家,发电报不要钱,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每个字都要花钱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钱袋子着想。
    他们很快就悟出了使用电报的好法子:电报越短越好。
    小欣月很好奇,一封信能短成什么样子?
    电报局的管事给他们看了一些已经发过报的电报单,里面的文字还真是够短的。
    比如这张写着“父病速归”的电报,只有四个字,真是够简短的,不过这种电报是刚需,为了赶时间,即使是穷人也不得不花点钱发电报,这种电报是民间用得最多的。
    还有不少商人用电报来传递两地的物价,电报上简单地写着某物多少钱,简短到只有货物的简称,价钱也只有数字,没有货物的单位。
    但这已经足够了,熟悉行情的商人一眼就知道其中要表达的意思。
    他们只要发现某样货物紧缺,价钱暴涨,就发电报送出消息,让人赶紧去进货,抓住时机大赚一笔。
    这种电报,商人们可是舍得花钱的,所以特别多。
    当然,电报局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所有的电报都收藏在皇宫的电报局里,不会泄露出去。
    以皇宫的安全状况,老百姓还是比较放心的。
    听了电报局的讲解,张妙声等人都点头称赞,看来大唐的电报做得还不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这时,译报员来找管事,递给他一张电报单,问道:“这张电报单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发出去?”
    管事拿过来看了一下,也不明就里,便问:“这是民间的电报吧?交钱了吗?”
    “交了。”
    “既然交钱了,你管它是什么意思,只管发报就是了。”
    说完,管事笑着对贵妃娘娘的贵客解释道:“民间的电报就是这样的,为了省钱,写什么的都有,也许是一些他们自己才懂的暗语,别人看不懂的。”
    张妙声好奇地要过电报单看了一眼,上面只有三个字:“由甲申”。
    这是什么意思?还真把大家给难住了。
    无论是电报局里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还是张妙声他们这些知识广泛的现代人,都搞不懂。
    就如管事说的那样,这应该是人家的暗语,只有当事人才懂吧。
    这只是个小插曲,张妙声他们也无意打探人家的秘密,就当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从电报局里出来,他们又去看了看东宫。
    太子李亨正好不在,于是众人就没有进去,在外围看了看,便走了。
    太子去哪了呢?他一早就坐火车去了洛阳,去寻找他的高人。
    只想着高人似乎都是在广播后的第二天出现的,便赶在这一天去洛阳寻找,没想到完美地错过了。
    太阳开始西斜,张妙声一家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回到了赵府。
    今晚他们就要回现代去了。
    李隆基听说他们要回去了,立马换上便装,火急火燎地赶到赵府,说是来给张妙声一家送行。
    其实心里的小九九大家都明白,不就是想亲眼目睹他们是如何往返大唐的。
    也好,就让他看看,让李隆基知道他们这些神仙可是货真价实的。
    等到月亮像个大银盘似的挂在天上时,张妙声一家站在内宅的亭子前,赵宏带着他那宝贝孙子在一旁候着,就像是在等待一场大戏开演。
    李隆基、杨贵妃还有高力士则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施礼恭送。
    “侄孙恭送曾祖姑父姑母。”李隆基一边低头作揖,一边偷眼看着他们一家人的举动。
    只见一片绿光闪动,将张妙声一家人笼罩其中,两息之后,绿光散去,李隆基面前已空无一人,把他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神奇了!仙家法术太厉害了!”李隆基激动得语无伦次,只会重复这两句话。
    杨贵妃则是美目闪烁,羡慕得不得了,心想自己咋就没这福气,可以嫁到仙家呢。
    高力士偷偷瞟了一眼旁边的赵宏,见他脸上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心想这老仆人跟仙人打交道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想想看,人家给仙人当仆人,比自己这个皇帝的奴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真是羡慕得要命啊。
    临走之前,李隆基对赵宏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极力巴结,他甚至想给赵宏个官当当。
    不过为了低调,为了不暴露仙人的身份,赵宏婉言拒绝了。
    他不过是一介商人,突然当上了官,很容易引来官面上的注意,到时候李隆基就是想遮掩也遮掩不住了。
    仙家重返大唐的事,李隆基自己知道就好了,那些权贵重臣,还是把他们蒙在鼓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