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廷议
作者:辣豆豆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最新章节     
    岑文思上前禀报:“金粉,属下早就调制,随时可投入使用,
    至于扮演金人,骆大亮,骆大壮时有训练,完全能胜任。”
    张元明微感惊讶:“好好好,你竟能未雨绸缪想到前面,总算不辜负我信任。”
    岑文思不敢居功,谦虚起来,
    骆大亮两人趁机大表忠心,保证演好金人。
    一时气氛热烈融洽。
    安仁福历险归来,得知张元明的器重,当即自荐:“我主讲风云吧,让思诚好好写封神榜。”
    “说书,写书都是工作,两位老哥辛苦了。”
    张元明微笑注视一会安仁福,接着鼓励一眼丁思诚。
    两人自也谦虚。
    刚好底下高小小讲完葫芦大侠,岑文思建议:“不如现在就来一段风云?”
    张元明来到雅间窗边,观察高小小身影:“最近小小没有异动吧?”
    “每天说书两场,空时向安首席学习说书技巧。”
    张元明点点头:“她对醉仙楼逐渐熟悉,知道我们干什么的,你找机会和她说,最迟三天,必须决定嫁给醉仙楼中的一个男子。”
    想起什么,迅速补充:“谁人都行,但不能选择我。”
    岑文思大惊:“小小才满九岁,会不会太早了?”
    张元明目光一寒:“她泄密李泰,其罪当诛,念及年幼,特许和亲化解。”
    岑文思一惊:“东家息怒,小小确实固执,我尽力劝她回心转意。”
    “死或者嫁,只有两条路。”
    张元明话依旧冰冷无情。
    安仁福不忍心:“东家,九岁似乎不合大唐律。”
    “先成婚,成年后再行夫妻之礼。”
    张元明宽容一丝。
    得到退让,岑文思,安仁福大松一口气。
    这段时间相处, 高小小的能力、性格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
    不想她因为高起强遗毒早早夭折。
    任务暂时发完,张元明当先下楼,
    安仁福紧随其后,不一会与高小小在台梯交错而过,得登上舞台。
    “大家好, 鄙人安仁福,忝为醉仙楼首席说书人,今天加说一段风云长生者。”
    观众一听大喜,纷纷叫好。
    安仁福声情并茂说起来,不久来到孙恩修炼十二金人神功处,
    “十二金人神功的泥偶被孙恩大意弄碎,却显出其中暗藏的更加高层功法……”
    说到这,骆大亮几人早于后台脱个精光,匆忙涂上金粉,仓促上台。
    “呼哈,呼哈,呀,嘿!”
    摆动金色手臂,闪展腾挪只涂抹后背和前胸的身躯,
    虽然做作痕迹明显,却已经满足观众对十二金人神功的幻想,
    引起一阵阵惊呼,叫好。
    众人头顶一下子出现数团精神源能,
    张元明仔细一瞧,这些人多为老顾客,
    显然他们对葫芦大侠已经无感,没有提前消耗精神源能,才有机会生出十二金人神功泥偶精神源能。
    聊胜于无,虚化树枝伸展,一一吸收过来。
    同一时间,识海中所剩不多的紫金葫芦精神源能立刻退出,消散空中。
    张元明眼中微觉可惜,却很快又坚定,
    目前有大小金刚葫芦,内空间有百分之九十九都空着,已足够用。
    没有必要执着继续扩大,浪费神笔作画成真的机会不值得,
    而且,如果未来有更大空间法宝需求,完全可以再次凝聚同属性神笔形态。
    太极殿,
    李世民与群臣讨论张元明,没有太多收获,只畏惧更深。
    但提出的土豆,曲辕犁,玻璃,水泥,
    土豆,曲辕犁为国用,无有质疑。
    可轮到玻璃,水泥,终引起争执。
    “臣觉得水泥之物为国家利器,当为朝廷专属,不可分与民间。”
    房玄龄一心为国。
    长孙无忌有不同看法:“此言差异,国防用水泥自然朝廷监制,但民用道路,则可转包商贾。”
    李世民左右为难,不知听谁的。
    李靖奏议:“水泥可建造城墙、直道,确实为国防重要物资,一旦给与民间,只恐泄露秘方。”
    李世民心中天平倾斜:“那就朝廷全权督办吧。”
    房玄龄得胜,一脸笑意。
    岑文本忽然上前一步:“臣觉得水泥不能朝廷专用,
    诸公需知,水泥半成品之重,运输必定艰难,若朝廷专门炼制,每地用时,难道皆从长安搬运乎?”
    此言一出,房玄龄脸色一变,
    李靖解释:“那让边境大将监管,就地炼制水泥,如何?”
    “那与朝廷和商贾合作生产水泥有何不同?”
    岑文本一个反问,绝杀。
    是啊,边境大臣知道了,人多口杂,水泥配方迟早泄露。
    不如现在就快速铺开,让水泥迅速提升国家实力。
    李世民赞许:“岑中书切中要害,水泥招商合作便由你主持。”
    “谢陛下。”
    岑文本大喜领命。
    李世民宣布:“孙思邈为逍遥王之师,医德医术足封药王,玄龄拟旨诏书,尽快下发华原。”
    ”臣遵旨。“
    房玄龄压下对岑文本的忌惮,领命。
    李世民察觉左膀右臂的不安,微笑宽慰:“诸位爱卿散朝后,不妨去醉仙楼听一会书。
    逍遥王倾力打造的视听盛宴,料于放松心情大有效用。
    尤其玄龄,最近久思多劳,恐伤及根本,必需去。
    克明之殇,朕至今犹惋哪……”
    最后语气哀伤。
    “多谢陛下,臣等愿往。”
    众臣皆知李世民心思,纷纷附和。
    确实,只道听途说,不如亲身体验一下醉仙楼。
    似乎除了工部尚书段纶,其他朝廷大臣端着架子,竟没有去听过书。
    虽然一方面肯定他们第一代开国功臣的艰苦朴素生活习惯,
    但另一方面却也暴露他们跟不上时代的不足。
    房玄龄大为感动:“臣为陛下谋,出自甘愿,即使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房谋杜断若皆在,何愁天下有难事。”
    李世民豁然起身,双目赤红,蹬蹬走下来殿台,演绎一段君臣相知,
    只把其余臣工感染,泫然欲泣。
    最后,还是岑文本劝解,才让气氛回归正轨。
    又商量一会张元明留下的几样现代科技,便再无事,
    李世民宣布散朝,王德扬声,诸臣离宫。
    李世民回转立正殿,不久李承乾,李泰入殿求见:
    “父皇,母后,儿臣等想拜入玄天宗。”
    李世民一笑:“高阳拜入玄天宗,你们着急了?’
    长孙无垢望着丈夫:“陛下,可有内定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