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作者:辣豆豆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最新章节     
    张元明不屑自己误于清谈,但不会阻止别人努力上进,
    虽然古时读书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科学思维观,但一腔忧国忧民之心一脉相承,
    不管有没有全部做到,每到王朝灭亡必出忠臣也是事实,光凭这一点就值得他的尊重。
    “元明,你在二楼待会,我下去接几个人。”
    裴青璇似乎被分配了接待与会学子的任务,满脸歉然下楼。
    张元明看着独自一人的包间:“看来还是来早了。”
    此时隔壁谈论声忽然拔高:“族兄数月之间一去一返长安,看来要被大用了。”
    “嘘,皇上还没有正式下旨,不好妄加猜测。你也知道上回为兄被贬,乃处事不秘,今次回京未必能获得重用。”
    “族兄多心矣,上回之事完全情有可原,告诉南平公主宫中密语,算得什么大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归是我没有严于律己,被贬同州,为兄毫无怨言。”
    “族兄大义,小弟佩服。”
    张元明不知原委,听得云里雾里,大概猜测那叫做“族兄”的应该是个朝廷大官,被贬后又再次召回了长安。
    功聚双耳,继续侧耳倾听。
    只听那族兄又道:“这次你们白鹿书院文会,听说发起者是工部员外郎王泰成的儿子?”
    “王泰成现已升任屯田郎中,文会确实是他儿子和其内侄一起发起,不过后来魏王受命编制《括地志》,把文会举办权要了过去。”
    “魏王聪慧,竟想到纠集各大书院学子,替其四处搜集郡县资料的办法。”
    张元明听到这里,只觉朝廷之事颇为无趣,不再刻意运功倾听。
    信步出门来到另一雅间外,只听一阵莺莺燕燕传出,他侧耳运功,分辨出屋内竟有三位妙龄少女。
    “好你个裴青璇,宁愿把我带去一个无人房间,也不带我到这一间有美人的房间。安得什么心思?”
    还能为什么,自然是不想他和倚翠阁三位头牌有任何交流。
    张元明含怒叩门,想一看究竟如何美法,竟让裴青璇也嫉妒。
    很快屋内有人问“谁啊”,门开,一个头配精致玉簪,面容姣好,身段窈窕的女子,满脸疑惑望来。
    “文会开始了吗,你是谁?”
    那女子本以为来的是裴青璇,却不料是张元明,一下变得谨慎起来。
    “呃……”
    张元明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刚才不过愤慨裴青璇的小气,才怒敲女子闺房。
    “你不是白鹿书院的学子,想干什么?姐妹们快来。”
    “我不是坏人,我是来说书的。”
    两人屋门口纠缠,屋内另外两女闻声快步上前,站到女子身边,
    三人成行,胆气顿足:“不是白鹿书院的出去,我们还要梳妆打扮的。”
    张元明不由退后一步,之前女子见了手一推,“砰”一声,门被关上。
    “几位姑娘们听我解释。”
    张元明满脸尴尬,对着大门。
    “大男人去其它房间。”
    见此,张元明无奈朝着下一个房间走去。
    忽听楼下一阵响亮唱诺:“魏王到!”
    似乎有魔力,整个倚翠阁喧哗声为之一静,至落针可闻。
    刚才关上门的三位美女提着裙摆出来,满脸欣喜朝着楼下走去,哪有一丝需要化妆的样子。
    连身为朝廷大员的某对兄弟也出得门来。
    张元明先行一步,站到楼梯口看热闹,对于李世民嫡次子,他也很好奇。
    一楼之人整齐的拜谒魏王过后,李泰笑容可掬:“倚翠阁文会盛况空前,白鹿书院群英荟萃,泰能共襄盛举亦感荣幸。”
    众人连道不敢,皆言有魏王大驾光临,才提升文会数个档次。
    其中萧德言、顾胤、蒋亚卿几人对李泰最为上心,恭维不断。
    张元明从上往下瞧得清楚,魏王李泰是一个十六七岁少年,身高七尺,体型偏胖,
    若没有皇子地位加持的话,只是个没有自制力的小胖子。
    王珪,王珏两兄弟快步朝着楼梯口而来,路过张元明时,其中王珪狐疑的观察一眼张元明,才越过他。
    李泰见到王珪兄弟下楼,双手抱拳长身一揖:“青雀见过王师,山长。”
    王珪,王珏受宠若惊,上前扶起:“魏王如此大礼,下臣实不敢受。”
    “父皇令编括地志,青雀未及弱冠,尚不能独自完成,将来多有劳师长,同侪相助。彼此非臣属上下关系,实同门深情厚谊,如何受不得本王一谢!”
    此话一出,顿时收获全场文人认可。
    萧德言几人恨不得立刻加入魏王府文学馆,效忠李泰。
    三位倚翠阁美女,更是秋波明送,恨不得扑进李泰怀中,撒娇卖好。
    裴青璇和许明月却知道李泰善于拉拢人心,并非真心实意。
    王珪对这少年皇子好感大增,只觉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也不错:“魏王好学善思,老夫旦有一得,亦愿分享。”
    “如此,青雀定要多多叨扰王师。”
    众人见此良师佳徒和谐一幕,纷纷赞叹:“文会未开,已有美事成矣!”
    李泰与王珪兄弟互相谦谦,最后王珪率先登楼,王珏,李泰,阎庄,裴青璇等依次上楼。
    张元明见机早就返回那无人的房间。
    王珪上来不见他,眼底闪过一抹疑惑,只碍于李泰当面,不好询问。
    一行几人进入二楼最大房间,圈椅软榻分贵重落座,
    李泰恭贺:“陈尚书家族陷入土地纠纷,致同村三死五伤,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已经自请去职。
    王师此次回京,或许接替他的礼部尚书。”
    “竟有此事!陈淑达向来与人为善,未料被家人拖累,可惜了。”
    王珪此言完全出自真心,王钰,李泰都是相信的。
    唯阎庄心底冷笑:“他不去,你怎么上来,假惺惺的给谁看?”
    面上自然不能显露出来。
    几人说些朝中旧闻,便开始引入积极学子,
    白鹿书院想走捷径的,纷纷踊跃发言,
    李泰长袖善舞,成功招揽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十数人。
    皆大欢喜,吟诗作对无算,
    张元明在隔壁却听得无聊至极,几人既无李白之才,偏要做些文字堆砌,简直没有自知之明。
    终于来到裴青璇大力推荐的说书环节,张元明也竖起耳朵,
    因为可能很快他就要去隔壁房间。
    李泰满面笑容:“青璇向来眼高于顶,不知何人有此幸运得到你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