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从辽宁新金县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物理化学家万立俊
作者:钩藤草   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院士出生地
    万立骏院士,1957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新金县。
    辽宁大连新金县,现为大连市普兰店区,它位于辽东半岛中南部,东临庄河市和黄海,西接瓦房店市,南与大连市金州区毗连,北与盖州市接壤,东南与长海县隔海相望。
    新金县(普兰店区)处于连接大连市区与周边地区的重要位置,是大连的重要门户之一。
    新金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是燕国辖境,属于辽东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属辽东郡地。从东晋、北燕起,被高句(gou)丽割据。
    辽时设苏州治来苏县和复州治永宁县,属东京辽阳府管辖,新金地区属苏、复二州所辖。
    金降苏州为化成县归属复州,新金地区在复州管辖之内。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宁海县和复州之地。
    道光十三年(1843年)为金州厅和复州之地。
    抗战胜利后,在复县南部和金县北部地区划出一部分建置新县,取名新金县,成立之初县治所在貔子窝(今皮口)。
    1958年11月,新金县政府所在地从貔子窝镇迁到普兰店镇。
    1991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金县,设立普兰店市(县级)。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普兰店市,设立大连市普兰店区。
    出生地解码
    万立骏院士出生地辽宁大连新金县(现为大连市普兰店区),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金县一直较为重视教育,万立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能够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万立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母校的教育培养对他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后续在科研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术素养。新金县人有着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地域文化精神。
    这种精神可能对万立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在科研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克服。
    科研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艰苦的探索,这种坚韧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品质。
    新金县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特点,对外交流频繁。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环境,培养了万立骏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他在科研工作中能够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和突破。
    院士求学之路
    1982年1月,万立俊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6月,万立俊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3月,万立俊从日本东北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万立骏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实力强劲的理工科院校,该校为万立骏提供了系统且严谨的大学本科教育。
    在本科阶段,万立俊得以全面学习金属热处理及设备专业的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这为他后续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例如,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等研究中,万立俊扎实的工学基础,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大连理工大学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万立骏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激发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种学术氛围的熏陶培养了万立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思维,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素养基础。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万立骏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金属材料专业。
    这使得他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这种专业知识的积累,为万立俊日后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他能够将材料科学与电化学、表面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硕士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万立骏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和研究思路。这一阶段的训练使万立俊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为他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万立骏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
    这些学术人脉为万立俊日后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他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
    日本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万立骏在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使他能够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
    万立俊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交流合作,让他了解到不同的学术文化和研究思路,有助于他在学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日本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水平,万立骏在日本东北大学学习期间,能够深入学习和掌握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
    这为他回国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他能够在国内率先开展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博士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万立骏在日本东北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独立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这一过程锻炼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能够在科研工作中独立承担项目,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
    院士从业之路
    大学毕业后,万立俊在吉林省邮电工业总厂担任助理工程师。
    1987年6月,万立俊在大连海事大学担任讲师。
    1996年3月,万立俊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担任研究员。
    1997年10月-1998年9月,万立俊担任日本北海道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10月-2000年3月,万立俊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
    1998年,万立俊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到中国。
    1999年9月,万立俊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4年2月-2013年1月,万立俊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
    2009年,万立俊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万立俊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5年3月-2017年6月,万立俊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万立俊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在吉林省邮电工业总厂担任助理工程师的经历,让万立俊接触到了工业生产的实际环境和技术应用,使他能够将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这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力对于他日后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万立俊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问题,为他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视角和思路。
    在大连海事大学担任讲师的阶段,教学工作锻炼了万立俊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万立俊将自己的学术思想清晰地传达给他人,也促使他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万立俊对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担任研究员、日本北海道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以及日本东北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经历,使万立俊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科研技术和研究方法。
    日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前沿水平,万立俊在这些机构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如高分辨稳定成像技术等。
    海外的工作经历,为万立俊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让万立俊了解到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风格,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这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他吸收国际先进的学术理念、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为他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后,万立俊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该所为万立俊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
    中科院化学所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为万立俊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样的平台上,万立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万立俊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期间,有机会组建和领导自己的科研团队。
    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万立俊不仅能够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团队成员,还能够从团队成员中获得新的思路和启发。
    团队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为万立俊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万立俊在担任研究所所长、中心主任以及大学校长等领导职务的过程中,他的领导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需要统筹规划科研项目、管理科研团队、协调各方资源,这些经历使他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领导能力对于他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万立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关注,担任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等职务,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这种学术影响力为他争取更多的科研资源和合作机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他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院士科研之路
    万立俊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万立俊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发展了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的高分辨稳定成像技术,使得在电化学环境下对材料表面的原子和分子进行高分辨率观测成为可能,为表面分子吸附、组装以及电催化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通过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技术,万立俊院士团队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成功应用于表面分子组装、组装结构转化和原子分子迁移等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
    这些研究深化了对表面化学过程的理解,也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万立俊院士团队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技术,深入研究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催化活性位点的分布以及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表面过程,为电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万立俊院士团队研究了co?还原反应中的协同效应,揭示了mg2?在酞菁钴(copc)催化的co?还原反应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为co?的高效转化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电化学和纳米科学的交叉领域,万立俊院士团队发展的微纳复合结构和碳网络技术,显着提高了纳米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和电荷传输速率,为能源转换和存储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万立俊院士团队研究了多种类型手性分子的表面吸附和stm成像机制,为表面手性识别和结构研究提供了又一方法,对于手性材料在药物合成、不对称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之路解码
    万立骏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万立俊院士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领域的高分辨稳定成像技术取得突破,为表面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彰显了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
    这一成果使万立俊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同行的关注,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
    其次,万立俊院士对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以及对电催化反应的原位表征研究,深化了研究人员对表面化学过程和催化机制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也使万立俊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再者,万立俊院士对 co?还原反应协同效应的研究以及微纳复合结构和碳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体现了万立俊院士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应用前景。
    最后,万立俊院士在表面手性识别和结构研究成果,为手性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这些多元化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万立俊院士的深厚学术功底、创新思维和广阔的研究视野,使他在众多科学家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院士。
    后记
    万立俊院士的出生地大连新金县(普兰店区)的教育环境和地域文化,为他奠定了启蒙教育基础。
    该地重视教育,培养了他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坚韧的地域精神,赋予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拼搏。
    求学之路中,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和硕士教育为万立俊筑牢了专业基础,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日本东北大学的博士学习,则拓展了万立俊院士的国际视野,掌握前沿技术,增强了他的独立研究能力。
    万立俊院士的从业之路丰富多样,早期经历,为他积累了实践与理论结合能力,海外工作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回国后的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推动了他的科研发展,领导岗位锻炼了他的综合能力。
    万立俊院士科研之路的丰硕成果更是关键,他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他最终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