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会
作者:雪夜迷踪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最新章节     
    长安正为东北夏国之事搞得朝野震动之际,夏国内部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契丹大败,俘虏了大量青壮充当劳动力,又收获了大量物资、战马,最关键的是北方彻底稳定了下来,契丹人不敢也无力南下,反而自己一团糟。
    耶律述大败而归,还损失如此惨重,地位已经是不再稳固,恐怕白山黑水之间又得上演一副群雄并起的大戏,恐怕还得担心夏国北上呢,夏国边疆自是稳固。
    少了这样一个威胁,便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身上面去,而契丹大败,也让国内野心家暂且只得罢休,甚至觉得这夏王恐怕真有天命……
    无论甘不甘心,也只得先配合朝廷,不敢轻举妄动,而这一次俯首,下一次机会来怕是难了,这种情况,每过上一天都会让成功性少上一分。
    “参见大王,大王万寿无疆。”
    “众爱卿平身。”
    承德三年十二月一日,可以说这是夏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朝会。
    若是换了长安的皇帝,三月未曾大朝,恐怕得被骂死,但是放在夏国这里倒是正常,毕竟立国才三个月,之前草台班子人手都不够,上什么大朝?
    而现在,至少契丹一战,不少论功行赏之下武职也顶了上来,至少基层和中层是够了,文职也在科举第一次举行之后选拔上来了一批。
    夏国第一次科举最后的殿试是洛轩亲自考核的,题目只有一题,那便是如何令夏国百姓归心。
    只有一人的答案令洛轩满意,被点为状元,直接授予了户部右侍郎,与张家家主之孙张文逸为同僚,当然以张思宇的左侍郎为尊,毕竟他身后站着彻底投向新朝的张家。
    那状元名为黎思宇,其答案总结起来便是,高丽女子嫁与汉人男子者,三年后可入汉籍,高丽男子娶汉女且无其他妾室五年后,可入汉籍,这三年和五年内可暂享汉籍待遇,非汉籍者提高赋税、不可参与科举云云。
    户籍之策,而且辅助了大量手段,虽不充分但是也勉强算是完善。
    洛轩大喜,钦点其为状元,并当场授予了其户部右侍郎的官职。
    这可是正四品下的高官,只是因为夏国如今人手不足这才有了这样的机会直接一步登天。
    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洛轩令其负责此法,再以结果考核,若是最后结果不好,恐怕他这个户部侍郎也到头了。
    “启禀大王,夏国秋税事已毕,秋税共三十五万余两千缗,谷为十万五千余石。”
    萧何率先走出,呈上户部统计完毕后递交到他手上的文书。
    洛轩看了几眼,微微颔首,说实话对这点钱他还是感觉有些失望,毕竟他当年在长安之时,曾打听过大梁的赋税,无论是钱还是谷物粮食都是眼前这数量的十二三倍,甚至更多。
    但是当他看到臣子们眼中的神色之时便是已经明白这算是不错了。
    他也只能用这只是秋税,半年后还有夏税,一年两税,且今年特殊,半岛经历了一场大战税收自然是少上许多,下一次稳当下来之后应该更多些为由安慰自己。
    主要是谷物,半岛可耕种之地实在是太少了些,按照这样的税收,若是想要长期保有大军,恐怕维持十万左右大军便是夏国的极限,不然怕是军屯都不够粮食,一旦开战国库军粮空空如也。
    也难怪高丽时时眼馋辽东,毕竟那里也是可以种地的……
    萧何随后又禀报了些大方向之类的事情,倒是平稳进行着,无甚出彩,也无披露。
    其实这样已经是极好状态了,一个国家平稳开展各种措施便是极好,毕竟国家机器太过庞大,一个不慎便是漏洞百出。
    “孤已知晓,萧相自决便是。”
    洛轩在这些上面倒是完全放权,毕竟他对这一方面是一窍不通,无需过多干预,交给懂行的便是。
    “启禀大王,士卒抚恤金等已尽数发放,有军功之士卒已统计完毕,按律晋升,请大王批示。”
    李靖又走出,恭声道,此时他兼兵部尚书之职,至少在人手补足上来之前恐怕他都得兼任上一段时间了。
    “善。”
    洛轩颔首,这倒是他关心的,只要这一点做到了,军队的忠诚便还可以保证。
    奖惩落实,比一切毒鸡汤都有用。洛轩取过名单,其中是一些功劳特别大的有代表性的,便让他点上,确定封赏。
    当然大多只是形式,该怎么晋升已经有“建议”了,但是这个流程却是少不了。
    “启禀大王,王京及京畿郡诸地汉籍制度已推广完毕,京畿郡新增汉籍……”
    最后,在洛轩期望的注视下,黎思宇走出恭声禀报道,觉察大王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更是容光焕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他现在的感受,一步登天,站在这高堂之上,多少人羡慕死他了。
    他也算是会来事,还没考上之时便是已经娶了一个汉女,而且无妾室,纵使在他当上了状元洛轩赐予他汉人身份之后依旧表现得与妻室恩爱无比。
    而且……他当上状元提出户籍之策时,还提了非汉人不得参与科举,算是上了岸之后就把桥拆了,其他心存高丽不愿更改户籍的人对他是恨之入骨。
    他自己当然知道这些,但是他不在乎,他这样的人……大王用得放心!
    洛轩也的确如此,当即勉励几句。
    又是一个多时辰之后朝会才结束,回到康宁宫后洛轩心中有些感慨,这一番大朝会后他才真正有了已立下一国之实感,这种感觉……真奇妙啊。
    ——————
    夜幕下,大军一路行进,昼伏夜出,宋国公林瑾瑜领着大军赶路,足足半个月的快速行军让他已经接近南皮郡,再过上十日便可抵达襄平郡,届时便是大战之际。
    他不敢放慢行军速度,辽东寒冷,白山黑水、高丽半岛亦是,若再放慢速度,等完全到了最冷的月份,大军士气怕是得大溃,毕竟他带领的士卒大多是关中子弟,可未必适合辽东天气……
    唉,那刘煜当真该死啊,若不是他这番诛心之语,陛下又怎会如此不智,冬季出兵,怎么也该拖上些时日。
    不过若是拖上些时日让三皇子彻底站稳跟脚,怕又是一个高丽,唉,这三皇子,怎么就这么有能耐呢,当年当真是看不出来,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