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破敌
作者:刀锋冷   青锋传最新章节     
    瑞王得了令,待诏书到手,立马调动京中禁军来,朝中六部九司全部不遗余力的动员人手,清查府库,武库,配好器械人马,轰轰烈烈弄了两三天,好在京师府库存了不少兵器物资,终于是将伊宁所要求的配出了七八成。
    工部偌大的军器监里,早已忙的团团转。
    “快!快!把炮抬出来,擦掉铁锈,清理干净,炮膛淬火处理后再慢慢放冷!”
    “钩镰枪已打造好一千支!”
    “刀车已备好!”
    “弩车改装好了!还差十架!”
    “铜面甲造完,已分发了下去!”
    “清理出了库存的一千多套札甲,还能用!”
    “火铳差太多了,我们的火药原料还没到,怕是造不出来!”
    “照既定的配额分发下去!谁也不许怠慢了丝毫,否则军法处置!”一身金甲的瑞王站在一处台子上厉声喝道,他更不敢怠慢,军国大事,谁敢怠慢?
    整个京城,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从六部到禁军,到五城兵马司,到卫戍司,五军都督府,甚至连枢机院的高手,皂卫,都分发了武器,安排了任务,曾经的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蒋忠都在打铁造枪,内廷的鱼飞都在安装刀车,甚至连徐经都被安排进来,负责检查火药。为了这一场野战的胜利,京城所有能动用的官兵,吏员都不遗余力的忙碌了起来。
    因为皇帝下了死命令。
    皇帝不仅下了死命令,还朝鞑靼人直接下了一封战书!
    而仍在四处抢劫的鞑靼人,正精心策划着一场攻城的时候,一封战书直接送了过来!
    书曰:鞑靼兀里,犯我边境,杀我百姓,罪不容诛!朕特邀尔等鞑靼狗贼十一月二十六日于城下决战,不知尔等鼠辈敢应战否?
    战书是这么写的,一点都不客气,白纸黑字上都透露着仇恨与杀气。
    “南朝皇帝,他到底凭什么?居然敢跟本汗下战书?邀本汗野战!”兀里冷冷道。
    “正好啊,大汗,野战我们还怕他们不成?”哈谬道。
    丹增牧仁却道:“大汗,不可大意,太师曾有言,那个女魔头不输于他,无论是武功还是才智,大汗万万不可轻敌啊!”
    谁料兀里厉声道:“本汗怕她何来?野战而已,我鞑靼铁骑野战无敌!若是一战便能击溃南朝京师的禁军,我们便能长驱直入南朝京师,本汗也能登基称帝!”
    丹增牧仁闻言,恭恭敬敬道:“大汗所言极是……”他低着头,眉宇间划过一丝焦虑,往日头脑清醒的大汗到底怎么了?
    他不知道的是,兀里派兵四处抢劫,本以为汉人百姓都该是富得流油,谁想这京师附近的百姓穷的滴水,不仅没抢到多少粮食财物,居然还被南边过来勤王的军队阴了一把,在峪口南边遭了埋伏,被杀了千把人……
    恰好这时战书送来,兀里如何不生气?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这次野战能打掉京城的主力,那么京城也就唾手可得!
    生气是真的,但动心也是真的。
    十一月二十六这天,京城东门外,一场大规模野战即将爆发!
    一面杏黄大纛迎风招展,大纛之上,是一个鲜红的“朱”字大旗。大纛之侧,有一高台,高台上是传令兵,传令兵身边有七八杆不同颜色的大旗,那是令旗。而大纛之下,披上战袍的伊宁坐于大白之上,她一身银光闪闪,英姿不凡,凤翅盔上的红缨迎风而飘,身后蜀锦大氅烈烈作响。而她的身边,赫然是一身金盔金甲的瑞王,瑞王身边,朱枫也披挂整齐,持枪立马,时不时瞟一眼他那英姿飒爽的师傅。伊宁右侧,是邵春,她去年在京城收的徒弟,邵春正在给伊宁擎旗。
    她的前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鞑靼铁骑,少说也有不下六万之众,其前排更是人马俱甲的精锐,足足三千之众,一个个膀大腰圆,尽是草原猛士。而她的身旁,是京中的五万禁军精锐,骑步混合,除此之外,还有战车,火炮,刀车,弩车,在她身后错落有致的排列着。
    “风向。”她喊了一声。
    “西北偏东。”邵春望着旗帜说道。
    伊宁紧紧盯着前方,不再做声,瑞王问道:“你当真有把握,这野战我们能赢?”
    “当然。”她淡淡回答。
    瑞王指着鞑靼那边人马俱甲的鞑靼铁骑,说道:“那便是鞑靼传闻中的天狼精骑,据说皆是以一当百的存在。”
    “土鸡瓦犬。”她仍是淡淡道。
    一旁的朱枫手都浸出了汗来,他开口道:“师傅,我们在等什么?”
    “等风。”
    “风?”朱枫扬起头,寒风迎面吹来,他不由打了个哆嗦,真冷啊。
    两军对峙近半个时辰,动都没动。这是在观察对方军阵,查看破绽所在。
    半个时辰后,邵春忽然道:“师傅,是西风,西风来了!”
    伊宁扬起右手,下令道:“推进!”
    高台上,传令兵扬起一面赤旗往前一摆!
    前排的战车,重甲步卒,中间的弩车,大炮,两翼与殿后的骑兵,后排的弩手,枪兵,开始缓步向前推进,隆隆鼓声开始缓缓响起,五万禁军整齐划一往前推进,从将到兵,脸上都充满了坚毅。
    立于东门城楼上的皇帝看着城下大军推进,不由蹙起了眉,她难道真会这骑步战法吗?皇帝站的高,看得远,只见那庞大的军阵之中,是无数个小阵,大阵宛如人体,小阵宛如器官,齐齐推进,声势浩然。刀车,弩车,战车,大炮,错落有致;盾兵,枪兵,弩兵,骑兵,鳞次栉比。这摆开的军阵像极了一条鱼,一条鳊鱼。而那高台,正处于鱼眼的位置。
    “这是什么阵?”皇帝问身边的兵部侍郎周苗道。
    周苗摇摇头,不知道。皇帝大失所望,而皇帝身后闪出一人,正是那内廷的高手汤铣,只听汤铣眯着倒三角眼,恭恭敬敬道:“回圣上,这军阵,乃是鱼鳞阵,骑兵但来,如抚逆鳞,鱼鳞滑溜而紧密,牢不可破,而鱼鳍扎手,触之即伤,鱼尾为骑兵,可左右而摆,分散绕后,难以应对。若是正面进了鱼嘴,入了鱼肠,则有死无生。”
    “哦,汤爱卿居然识得?看来汤爱卿也颇有才能啊。”皇帝诧异的看了一眼汤铣。
    “圣上过奖了,此等军阵臣只是听说过,若要臣上,臣是摆不出来的。”
    皇帝闻言也眯了眯眼。
    回想起那晚,他收到伊宁的信,震惊了他一夜,使他夜不能寐,第二日将信件上的战术打法交给朝臣们议论之时,朝臣们也是大为震惊,旋即吵个不停,但归根到底就一句话:没人能指挥得了。不得已,皇帝只得让瑞王跟伊宁披上战甲,将名义上的指挥权交给了瑞王,实则,仗怎么打,还是靠伊宁。
    皇帝也忧心,她真的行吗?
    不仅皇帝忧心,对面兀里也忧心,那个女人是不是在军中,会不会杀上来?眼见对面大军缓缓推进,兀里身边的哈谬道:“大汗,我们不能等了,等他们再往前走,我们的战马短距离提不了速,无法冲阵了。”
    兀里道:“再等等。”
    随着禁军走出一里地,兀里眼看城楼上的火炮已经无法威胁他的骑兵,当即喊道:“天狼骑,冲阵!”
    早就蓄势待发的鞑靼俱甲铁骑呼啸而出,直扑对面军阵而去!马蹄声隆隆作响,俱甲铁骑三人相连,并排而冲,如排山倒海一般,气势骇人至极!
    “开炮!”
    伊宁一挥手,传令兵一面紫色大旗一挥!鱼嘴处,十余列重甲盾兵往两侧闪开,十六门大炮齐齐排出,炮口向前,炮兵点燃火绳!
    “轰!”
    “轰隆!”
    迎面而来的俱甲铁骑被炸了个人仰马翻,惨叫声,落马声不绝于耳,战场硝烟起,壮士热血流!十六门大炮才发射一轮,便炸翻了上百人,前冲的军阵为之错乱。兀里脸色阴寒无比,该死的汉人,居然把炮藏在了军阵之中!
    “弩车,发射!”
    又是一面皂旗一展!
    随着“咻咻咻”的破空声响起,高高的弩车从军士们头顶射出弩箭,如长矛一般长短的巨箭在西风的助力下狠狠扎进了鞑靼军阵中,射中人则穿甲而入,扎穿躯体。射中马则马匹栽倒,掀翻骑士,随着破空声不断响起,冲阵的天狼骑再次激起一片惨嚎!
    鞑靼人吃了两亏,三千铁骑虽然只剩两千能动,但仍然悍不畏死,顶着弩箭朝着这边军阵猛凿了过来,眼看不过两百步,将士们心头一凛。
    不仅如此,鞑靼人也朝这边泼洒箭雨,但是因为西风的影响,鞑靼人的箭矢被风一吹,都没几支落到这边军阵,兀里为之蹙眉,风向不利,他们就已经输了一招!
    鞑靼的天狼骑越来越近,一百步的时候,伊宁下令了。
    “刀车,并排!”
    传令兵急忙将两面黄旗往中一收!
    刀车是改装的,如同防守城门洞的塞门刀车一般,上面布满了刀尖,铁锥,车辕是横着的,车辕上都有铁锥,比起武刚车更胜一筹,上十个士兵推起一辆辆刀车,战车,往军阵前边一挡,顶住整个军阵的鱼头,中间只留一人可过的缝隙,继续朝着鞑靼铁骑推进!
    “砰!”
    三匹高大结实的大马狠狠撞在了刀车之上,三个骑士惨叫落马,随即被两辆刀车之间缝隙里伸出来的钩镰枪一把勾进缝隙,一顿长矛直捅,死于非命。而后,不要命的鞑靼铁骑接二连三撞了上来,有的人马俱碎,有的插入间隙,死于非命,而车阵也被撞的一滞,更有几架刀车被生生撞碎。
    可天狼骑的冲阵虽然威力十足,但这鱼鳞阵的鱼头仍然没被撼动,反而一撞之下,进退两难。
    眼看铁骑跟刀车撞在一起,场面瞬间臃肿不堪,陷入乱战,停下来的天狼骑根本无法发挥威力,兀里大喊道:“都梁军,包抄两翼!怯薛军,攻它侧面!”
    得令的鞑靼都梁军一万人兵分两路,朝着这条鱼的鱼尾处包抄而来,而怯薛军则避开鱼嘴,朝着鱼的脖子处猛攻而来!怯薛军也足足万余人,他们是兀里的精锐,气势汹汹!
    “抛射!”伊宁当即下令。
    一面绿旗往上一扬!
    三千膂力过人的弓手举起两石硬弓,拉起满圆,自鱼嘴两处分两个大阵,分别射向了两路来攻的怯薛军,借着西风,硬弓的威力巨大,直射的那怯薛军老远老远就开始落马!而弩车也没闲着,调转弩的方向,朝着怯薛军来的方向就是一阵阵巨箭射出!射的那怯薛军损失惨重,进攻严重受阻。
    “反包抄!”
    传令兵转身向后,举起一青一黑两面大旗左右一摆!
    令旗一挥,鱼尾处,两万禁军铁骑自后阵绕出,迅速提速,一左一右朝着都梁军阵猛凿而去!禁军铁骑自然配备着最强壮,最精锐的士兵,最好的马,最好的武器,甚至还有火铳……
    朝廷有炮,自然有火铳,只是近些年来财政吃紧,军备废弛,粗制滥造的火铳连边军都看不上,经常炸膛,而禁军就不一样了,禁军的火铳是卫戍司三大营留下的。
    禁军迅速提速,全身俱甲的铁骑一路猛冲,射发三次火铳后,便狠狠地与对面都梁军撞在了一起,而还未与禁军铁骑交手的都梁军后阵骑兵,路过鱼背鳍与腹鳍之处时,两侧鱼鳍各打开四条通道,亮出四门火炮,对着都梁军的中段后段就是一阵猛轰!行进中的都梁军猛然遭受炮击,一时大乱!恰在此时,禁军铁骑狠狠撞来,撞的都梁军阵型散乱,无数人被挑杀下马,落马被践踏如泥,惨嚎声四起,一时间大败!
    伊宁盯着前方仍在殊死抵抗的天狼骑和已经冲过来的怯薛军,再次下令:“黑甲军,上!”
    一身坚固黑甲的高大步卒们挺起长刀大斧,自刀车缝隙里冲出,如黑色潮水一般杀向残余的天狼骑和攻上来的怯薛军,黑甲军领头的有内廷的二十余化境高手,身手了得,很快就杀穿一路,长刀大斧之下,几无完尸,半个时辰不到,三千天狼骑只剩千余溃退。而两万禁军铁骑则驱赶都梁军深入敌阵,甚至赶到了怯薛军阵里,而且越凿越深,看的对面兀里心都突突跳。
    南人,居然这么能打?
    厮杀了一个时辰后,天狼骑几近全军覆没,而都梁军,怯薛军已经各自为战,乱成一团。期间怯薛军曾多次猛攻鱼嘴,但根本冲不破刀车大阵,即使打烂几架刀车,也会被后边迅速补上的重甲盾兵顶上来打退。而时不时盯着战场的弩车,仗着射程极远,一旦发现有结阵的敌军,就是一阵弩箭射去,这导致怯薛军叫苦不迭,但面对着这刀车大盾防护的鱼嘴,他们生出一股无力感。
    战场上,已经躺了无数尸体,死去的人带着不甘的目光,而还活着的人则毫不关心的一脚踏在了死人的尸体上……
    “左右两后翼沙撅军,上!”兀里大喊,急忙调动身后军队来战禁军铁骑,这也是兀里能调动的最后一支军队了。
    眼见双方铁骑绞杀在了一起,难舍难分,而兀里将后翼的沙撅军都调了上来,中军松动,伊宁看到了战机。
    西风再次猛烈刮起,伊宁取过一杆方天画戟,戴上一块夜叉铜面具,一转头,画戟一招,呼唤后边蓄势待发的札甲骑士,厉声道:“跟我上!”
    鱼嘴张开,敞开一条大道,黑甲军让开,伊宁一马当先,杏黄大纛摇动,身后京师卫戍营的一千飞虎骑紧随其后,极速提马,狠狠的直凿兀里的中军而去!
    铁骑隆隆作响,踏破尘埃,飞虎骑如一把尖刀,狠狠的朝兀里中军捅了过去!伊宁手持画戟,挥戟横扫,将迎面而来的五六个鞑靼勇将扫落马下,纵马直冲,一路冲,一路杀,手上几无一合之敌,很快便凿开一条大道,身后飞虎骑跟随她继续撕开阵线,将口子越撕越大,直撕到与两路禁军铁骑汇合!
    而后边的黑甲军,长枪兵,刀盾兵,则跟在后边,摆开阵势冲上来收割!而冲上来的沙撅军因为紧急来战,马都没来得及提速,当没有战马冲劲的骑兵与重甲步卒打在一起时,战马反而成为了累赘,只需朝马腿上一砸一砍,一个骑兵便就此废掉,沦为随后扑上来的枪兵的枪下之鬼!
    皇帝后边汤铣眯着眼道:“好手段,居然将这数万骑兵克的死死的,圣上,这领军之将有王佐之才啊!”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汤铣,淡淡道:“是吗?朕也这么觉得。”
    三路铁骑越战越勇,铁骑里不仅仅是精挑细选的军中精锐,更有大量内廷外庭高手混杂其中,战力极强,而鞑靼高手被伊宁杀到丧胆,更无人敢上前撄锋,任由伊宁在那里大杀四方,直杀到再也稳不住阵型,开始溃败!
    眼看对面铁骑如此英勇,兀里慌了!南朝怎的有这等铁骑?这开战不过两个时辰,怎么会开始稳不住阵型了?
    他手指着那戴着夜叉面具在军阵中左挑右劈,如杀神一般的人,喝道:“那是前几日那女魔头否?”
    “除她之外,南人再无此等身手者!”哈谬道。
    “给我冲上去,宰了她!”兀里大怒不止。
    “大汗,我们先撤吧,左右两翼已经撑不住了……”
    由于兀里派去劫掠的人遇到了南边军队的埋伏,他不得不调出一部分兵马防备,遵化也留了重兵防守,以至于他此番野战仅仅只带来六万人。
    “给我撑住!”
    “大汗,撤吧,中军已经开始动摇了,再不走,要溃败了!”
    “大汗,你先走,我来断后!”长须及腰的八剌衮喊道。
    “杀了她,杀了她!”兀里犹然怒喊不止,但终是被哈谬带人给架上马,转头往东北方向撤身而去!
    伊宁率军追杀出二十余里,但终究是鞑靼人马快,被他们逃进了平谷,眼看平谷那边营盘坚固,居高而立,伊宁不由蹙眉停下马来,她回顾一眼,见身后骑士们一个个疲惫不堪,于是下令撤军。
    回军途中,禁军中的一个带着半边面甲的将军朝伊宁靠过来,拉着尖细的嗓音说道:“想不到,你居然还会排兵布阵?”
    伊宁听得这声音,便知是当初的手下败将殷奇,不料他居然在禁军之中,略微一怔后也开口道:“略懂。”
    “咱家,想跟你再打一场,约个时间吧。”殷奇一双阴的渗人的眼睛看了过来。
    “好啊。”伊宁一副轻松的样子答道。
    殷奇哼了一声,拨转马匹,回了禁军铁骑之中,他可不想跟这女人并排走,晦气。
    当得胜的大军返回京城的时候,满城百姓夹道欢迎,伊宁混在人群里,戴着面具,趁人都没发现她,一溜烟躲进巷子里,卸了甲,用大氅一包,纵马冲回了瓦桥坊。
    回到闲园,沈青看着马屁股后边鼓鼓的大背囊很吃惊,翻开一看,盔甲全在里边,上边还有血。
    伊宁抹了一把脸,说道:“有水吗?”
    沈青当即端来水,伊宁咕咚咕咚将一壶茶尽数灌入嘴中,咽下去,打了个嗝。
    “赢了?”
    “赢了。”
    “鞑靼人撤退了,会不会就此退回草原?”沈青问道。
    “还没完。”
    伊宁喝完水,往台阶上一坐,一脸疲惫,话也停了,看着伊宁那疲惫的面孔,沈青一时心中一酸。
    禁军大胜归来,皇帝很高兴,瑞王一身金甲入殿,俯身道:“启禀圣上,此战我军大获全胜,斩首两万余级,鞑靼人后撤了五十里,怕是不日便要退兵。”
    皇帝闻言,淡淡道:“禁军,还是很能打的吗。”
    “圣上神威,禁军自然奋勇杀敌!”瑞王说了句马屁话。
    “呵呵呵呵,是吗?此战,皇叔指挥调度有方,颇有大将风范啊。”皇帝不轻不重的说了这么一句。
    “微臣不敢当。”
    “她人呢?怎么不入殿?”当着百官的面,皇帝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来。
    “回圣上的话,她很累了,应该是回去休息了,她这些天没有睡好过一觉。”瑞王正色道。
    “是这样啊……”皇帝轻叹一声,唤道:“许爱卿。”
    “臣在。”
    “军中粮饷,后续事务就先交给你办了,退朝吧!”
    “是,圣上!”
    朝堂上的事情算是告了一段落了,一场大胜,让很多人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闲园内,伊宁确实是在休息,她这些天太累了,不是赶路就是在打架,此刻她已经在卧室里睡着了。这一睡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等她醒来,已是第二日中午了。
    她去到后院时,只见沈青已经将她那身盔甲洗刷的干干净净,找了个架子晾在冬阳里,烨烨生光。她看着盔甲有些走神,不由想起了这座园子原本的主人,陆白。
    “哥,我以后当将军好不好啊?”那年,十五岁的她如是说道,一脸认真的望着陆白那清俊的脸,渴望得到肯定。
    陆白摸了摸她的头,轻笑道:“哪有女孩子当将军的啊?”
    她不服气道:“我看史书上记载,上古时期就有一个叫妇好的女将军呢,我怎么就不能当将军了?”
    陆白道:“现在已经不是上古了,都过了好几千年了。”
    “凭什么吗?我也想骑高头大马,也想驰骋沙场,怎么就不行了呢?”她撅着嘴,满是不开心。
    陆白安慰道:“好,你以后想要什么,你自己去争取,行了吧?”
    “这么说我可以当将军?”她再次望着陆白的脸。
    “这不重要,阿宁。”陆白摸了摸她的头,叹了口气。
    “那什么最重要呢?”她好奇的问。
    “你要好好的活着,开心的活着,最重要……”陆白语气很轻缓,但说出来又很沉重……
    开心的活着吗?那时的她并不明白,摇了摇头。
    而现在的她明白了,也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哥,阿宁好久都没开心过了……哥,你还好吗?你还会回来看阿宁吗?哥,阿宁想你们了怎么办?
    “大小姐。”沈青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虑,她回过头:“怎么了?”
    沈青拿着一个小信筒,说道:“蕙兰已经到过四方馆了,现在她正在赶回京师的路上,不仅如此,她还把林萍带上了。”
    “谁?”
    “林萍啊。”
    伊宁想起来了,林萍貌似是她当时在东杨岭救的那个小姑娘,怎么她会在四方馆?
    “信里边说了,林萍在九月的时候又被董昭救了一次,带到了四方馆,董昭后来去英雄大会了,把她留在四方馆,小兰路过,正好把她带回来。”
    “这样啊……”
    “大小姐,林萍怎么安排,这董昭也是个不懂事的,怎么能把人家小姑娘扔四方馆呢?”沈青埋怨道。
    “再说吧。”伊宁声音低沉,她已经不太想说话了,太累了。
    沈青明了,这事恐怕要问下董昭了,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