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义女
作者:王柚柚   重生主母手执刃,侯府满门上西天最新章节     
    “以我的身份地位,我若有个儿子,怕是会惹人忌惮,但我若有个女儿便不一样,没人会忌惮一个女孩儿。而我,也定会许给她,我能许给的一切。
    李幼初似是没想到,华宜长公主在他们父女面前,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顿时想到了长公主的处境。
    长公主虽是圣上的亲妹妹,可圣上毕竟亲手将送她去西厥和亲,虽然帝王有平衡边境与大乾的无奈,可也在江山与亲妹妹之间,选择了江山,而舍弃了亲情。
    现下,圣上是很宠长公主没错,便这种宠,多半来自于愧疚。这样的愧疚在江山面前,又能维持多久呢?
    何况长公主年过四十,膝下无子,与齐王、瑞王的关系也并不好,等圣上百年之后,她还能是本朝最尊贵的长公主吗?
    必然也要为她的将来,做个打算。
    李幼初正思索间。
    长公主再度拉着幼初的手,从手腕上撸下一个镯子,套到她手上,在她诧异的目光中,微笑着问:“你愿意做本宫的女儿吗?”
    李幼初没有料到华宜长公主,竟然想收她做义女,愣怔片刻。
    要收义女,也应收个有背景,有靠山的才对,这样强强联合,总比她这个小商女来的划算。
    李幼初一时没想明白,又看了眼李增荣。
    李增荣见她看过来,眉头展开,一看就是已经思索过了,冲她点头,先朝着长公主拱手,又鼓励李幼初道:“承蒙殿下不弃,圆圆还不快叫母亲。”
    华宜长公主在李幼初眼中,那便是救百姓于水火的女英雄,这样大义的女子,能认她做义女,于她并无坏处。
    长公主期盼地看着她。
    李幼初当即跪下,磕了三个头,抬头的瞬间已是热泪盈眶:“女儿给母亲请安。”
    她觉得自己成为女英雄的女儿,周身好像也散发出正义的光。
    长公主一时愣住,一生无子的她,第一次感受到,有女儿承欢膝下的感觉。
    她的表情变了几变,睫毛眨了眨,硬是忍住没让泪水流下来,颤抖着唇道:“好孩子,快起来,我听你父亲叫你圆圆,以后母亲,也这般唤你可好?”
    “好,都好,女儿都听母亲的。”
    “母亲身子骨好着呢,圆圆做什么,都不会吓到母亲,母亲给你撑着。以后也告诉你娘,以后万事不怕,本宫给她请最好的御医去看病,一切有本宫呢。”
    李幼初一时没反应过来,长公主怎的突然说这些话。
    后来反应过来,是李新荷说那些话,让她不痛快,长公主看出来了,给她撑腰呢,真是太太宠她了。
    还要请御医给她母亲看病,太感人了吧,这是她两世为人以来,第一次被爹娘之外的人这样疼爱。
    她一下子没控制住,抱住了长公主,肩膀有些抖动,情绪有些激动,轻轻叫着:“谢谢母亲!”
    华宜长公主还是第一次见李幼初这般失态,在她眼里,这个小姑娘一向端庄持重,从来都守着规矩,理性又老成,这还是李幼初第一次在她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冲动。
    这才像李幼初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虽然嫁了人,实际还是个十六的小姑娘,只是被当作大人,必须承担起一些责任而已。
    长公主有些心疼她,一下子便将她抱在了怀里,李幼初再抬头时,只觉头上似乎重了一些。
    余光一扫,竟是一支金步摇。
    长公主拉住她的手,不允许她拒绝,颤着声道:“这些都是小物件,母亲有的是,都留给你,今日仓促,等母亲回府后,为你举办个仪式,到时候你想要什么,母亲都给你。”
    李幼初心下明了,长公主这是打算将收她为义女的事,昭告天下。
    她是有过攀上长公主当靠山的想法,保着李家安稳无虞,可眼下,她心中震惊之余,更多是是感动,没想到长公主如此看重她。
    李幼初愧疚之余,也真心把长公主当作了家人,亲人。
    她不再与长公主客套,微微一笑,大方受了礼,道了声,“多谢母亲。”
    李增荣早已不知何时,退出了帐子。
    华宜长公主见此,更是心中满意,她一生无子女,现下多了个女儿,她定会为她谋划周全。
    抬眼看到江中货船上的粮食,她心中有了计较,吩咐了身边的女官一声。
    女官快速退下,消失在帐外。
    过了不多时,龙舟赛就开始了。
    李幼初扶着长公主,一起观看赛事。
    李幼初叫人告诉李家那些参赛选手,只要能进入前三名,便赏银二百两,无论是喝彩的,还是划桨的,都有份。
    重金悬赏之下,李家的龙舟在鼓声响起后,嗖的一下便蹿了出去。
    众人喊着号子,气势和节奏,都远超旁边的龙舟。
    这种氛围带动了周遭的老百姓,他们也纷纷为有实力赢的李家,加油喝彩。
    这样一路加持下来,李家的龙舟竟是一马当先,摘下了龙舟赛的桂冠。
    对面的鼓声响起!
    有人唱和:“李氏商行第一名!”
    李家的人都兴奋地跳起来。
    他们第一年参加龙舟赛,便夺得桂冠,这可是个好兆头。
    李幼初吩咐丹青,“丹青,快赏!再拿些赏钱出来,分给江岸两旁,为我们李家鼓劲的老百姓们。”
    丹青应声退下,随即便带着两名粗壮的婆子,抬着早就准备好的两筐铜板,一一掷向江岸上的百姓。
    一边撒钱,一边喊:“李氏商行的大姑娘,谢各位为李氏商行加油。”
    喊一句,撒一把。
    就这样,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李家和大姑娘不是刚为朝廷捐献了三十万两银子,还有两万石粮食吗,你瞧,就在江边呢!”
    “李氏商行的大姑娘仁义啊!”
    “瞧,站在李家帐子前的,就是大姑娘!恭喜大姑娘了!”
    呼喊声如轻风划过江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花。
    大家一边说着恭喜,一边抢钱。
    大家都以李氏商行的大姑娘称呼李幼初,而不是以永宁侯夫人称呼她。
    李幼初很开心。
    她也微笑着回声,“谢谢各位!”
    这下这三十万两,和两万石粮食的事儿,算是落实了。
    不知江世简看到这个结果,会不会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