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少管闲事是她的生存之道
作者:碎银八两   80年代:后妈把我换了200块最新章节     
    陈老伯和两个儿子,加班加点,晚上就把19个模具和四个木架子送来了。
    苏明月指挥着他们把木架子抬进西屋,统一靠墙摆放,正好一面墙摆满了,苏明月事先测量计算好的。
    陈家两个儿子把木架子摆好,又找了平,确定稳稳当当的,这才出来。
    苏明月问:“陈老伯,这些一共多少钱?”
    陈老伯说:“用的材料都是山上的普通树木,不值钱的,又没有刷漆,咱乡里乡亲的,就给个手工费辛苦钱吧!”
    陈老伯要了5块钱,苏明月感谢不尽。
    送走陈老伯父子三人,苏明月把院门关上插好,去西屋,将模具,木架子擦拭干净,把模具内侧刷上胶水,粘上油纸,开始做肥皂。
    肥皂的制作工艺、流程、配比、时间,苏明月都记在本子上,并了然于心,控制好ph值和温度,就算大功告成了。
    山村里没有通电,也没有现代化的机器,全靠手工搅拌。
    一锅皂基要加热到70度,不停搅拌2个小时。
    两锅肥皂做下来,累的苏明月腰酸背疼。
    但是也没有办法,要使皂基充分皂化,这是最原始有效的方法。
    一桶50斤的棕榈油能做四锅皂基,一锅皂基正好倒两个模具,一个模具能切25条肥皂。
    这样算下来,一桶油能做200块肥皂了。
    苏明月做完了两锅肥皂,看看时间,已经快11点了。
    她把最后一个模具装满,磨平表面,放在木架子上。
    苏明月实在是太累啦,她看着架子上的模具,决定明天再倒模吧!
    她把锅、桶,用具都清洗干净,这才吹灭煤油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西屋。
    苏明月烧水泡澡,这样最能缓解疲劳。
    她躺进泡澡盆里,温暖的水中从四面八方包裹着她,酸痛,紧绷的肌肉得到舒缓。
    泡完澡,全身抹了一层薄薄的雪花膏,苏明月吹灯睡觉。
    一觉睡到自然醒,天已经大亮,苏明月伸了个懒腰,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夜,疲劳尽消。
    她精神抖擞的起了床,迫不及待去西屋看她的肥皂。
    晾了一夜的肥皂更好脱模了,苏明月肥皂倒出模具,用自制的钢丝刀把肥皂按尺寸一块一块切好,摆放在架子上晾着。
    她看着架子上整整齐齐的肥皂,好有成就感,心情愉悦的做早饭去了。
    这个时期,就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吃完饭,苏明月骑车去供销社了,每个村都有供销社,棕榈油是定量供应。
    她这次又换了一个供销社,买回两桶棕榈油,一块五花肉。
    苏明月又骑着自行车出去了,她来来回回跑了三个供销社,买回六桶棕榈油,顺便买了几个干净编织袋,打算专门装肥皂用。
    苏明月把院门关上,自己进西屋做肥皂,做肥皂的事可不能透露出去。
    这个时间段,国家还没有放开个人做生意,更何况肥皂还要卖给黑市。
    这种事情,现在还只能私底下偷偷的做。
    小青就在院子里玩,喂鸡,扫院子,踢沙包,跳绳……这孩子从不来打搅苏明月。
    苏明月做了两锅肥皂,看时间快12点了,就出来做饭。
    先把米蒸上,五花肉切成方块,做了一个红烧肉土豆,红烧肉肥而不腻,香软入味,土豆软糯浓香,汤汁浓郁,浇在白米饭上,那叫一个香。
    吃完饭,苏明月就又去西屋做肥皂了。
    小青看她忙,就把院门关上,出去找小朋友玩了。
    苏明月又做了两锅肥皂,看时间也快六点了,就去厨房做饭了。
    小青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回来了,把屋里院子里扫的干干净净的,屋里的桌椅也擦的干干净净的。
    自己坐在桌前拿着纸笔画画,苏明月走过去,看她画的小花,小草,幼稚极了。
    苏明月拿起笔在纸上写了:“柏小青”三个字,对她说:“这是你的名字,柏——小——青,你照着写。”
    小青乖乖的写着,苏明月煮了个八宝粥,馏了馒头,清炒了个茄子,醋拌蒜汁黄瓜。
    吃完饭,苏明月把做好的肥皂脱模,切块晾在架子上。
    柏小松把小青接走了,苏明月看看时间还早,把院门关上了插好,又赶着去做了一锅肥皂,这才泡澡睡觉。
    苏明月每天辛勤的忙碌着,三天时间,用了3桶棕榈油,做了600块肥皂。
    临睡前,她定了闹钟,天不亮就起来了,洗漱完先把鸡蛋煮上,然后去西屋把肥皂装好,600 块肥皂,装了满满四个袋子。
    苏明月把两个竹篓里,各放一袋肥皂,其余两袋捆绑在后座上。
    为了不引人注意,她带着鸡蛋和热水,乘着夜色骑车去市里。
    到黑市,趁王强验皂查数的时候,苏明月就着热水,把白煮蛋吃了。
    王强查验完了,确认做的和上次的一样好,他付给苏明月180块钱,苏明月包里的还有100来块钱呢,她就把这次挣的钱存进了银行。
    苏明月又有了经济来源,再也不用早出晚归上山挖天麻了,每天都能在家吃热乎饭了。
    柳庄村大槐树下,村民们在唠嗑,刘金凤穿红着绿的走来了。
    身上那件洗褪色的,大红花配绿叶的布衫,与她的年纪极不相配,人们捂着嘴笑话着她的打扮。
    刘金凤走近人群,高声说:“今天上午,我们家梧桐的对象来相亲,是县城里的,隔壁村里谢媒婆介绍的,我忙着去供销社买肉、炒菜招待他们,一会儿要是来了,大家伙帮忙指个路啊!”
    “呦,介绍个县城的对象呀,多大了?有工作吗?”宋大花问。
    “快18岁了,听说工作已经说好了,过两个月就去上班。”刘金凤高兴的把皱纹都笑出来了。
    “呦,这么好的条件呀,可得好好招待。”宋大花打趣着。
    “那是,我这就买肉去,要是来了,帮着指个路啊!”
    “你就放心去吧!”
    刘金凤喜喜欢欢的去供销社买肉了。
    苏明月骑着自行车进了村,大槐树下,新闻八卦队长宋大花看见苏明月。
    忙招手叫她:“明月,快来,今天苏梧桐相亲呢,一会儿对象就到,等着看看是什么样的。”
    “听说对象18岁了,是县城的,还有工作呢!”宋大花传播能力超强。
    正说着,隔壁村谢媒婆领着两个陌生人走过来。
    姑娘看起来20来岁的样子,长的还算行,身材适中,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干过庄稼活,穿的也好,都是时兴的衣料。
    男人40来岁,一副精明市井的模样,手腕上明晃晃的手表特别显眼,衣着考究,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的。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的走来,看起来感情很好,很开心的样子。
    谢媒婆脖子上系着大红色印花三角巾,胳膊上挎着个红布包,一扭一扭的走过来说:“乡亲们唠着呢,我打听一下,苏梧桐家怎么走啊?”
    宋大花见过这个谢媒婆,搭话道:“你是谢庄的谢媒婆吧,是来说媒的吧!”
    “是呀,大妹子,这不,给苏梧桐说的对象。”谢媒婆扭头指了一下不远处站着的两个人。
    “嗯,听刘金凤说了,你顺着这条路走,走到头,就是苏梧桐家了。”
    “谢谢大妹子啊!”谢媒婆和那两个人一招手,三人朝苏梧桐家走去。
    “明月呀,你哥想对象呢,你不回去看看?”有人问苏明月。
    “嗨,又不是她亲哥,人家又没叫她回去,白讨那没趣!”宋大花知道苏明月厌恶苏家,不会理苏家的事,替她遮掩。
    苏明月心里暗忖:这么精明的爹,怎么给闺女找这样一个农村庄稼汉?
    闺女嫁过来是图干庄稼活,受罪呢?还是图缺衣少穿,挨饿呢?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苏明月摇摇头,不愿去深究,少管闲事是她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