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脑袋被门夹了吗?
作者:懒人一枚   老宅通古代:萌娃找到爹最新章节     
    向毅平道,“我根据山中那片甘蔗地,感觉至少八个月。”
    “这么久?”
    本来还很轻松的向族长,不轻松了,八个月啊!两季稻子了。
    惊蛰后,春雨绵绵,今年明显是个好年头,谁舍得弃了种了一代又一代的稻谷,去种占用了春夏秋三季的甘蔗?
    已经把甘蔗这个‘新作物’说出去了,向毅平就不在乎村里的反应了。
    他从山上扛了一捆又一捆的甘蔗送去了云家洼。
    向毅平本打算在云家洼种季姐姐给他找来的现代稻种的,但他担心云家洼那些村民能连夜把他的稻秧给换了。
    甘蔗是甘甜,但不是粮食,还需要经历八到十个月的成长,应该能打击云家洼村民的积极性。
    季姐姐已经在空间里种植第二批了,若云家洼村民使坏,可以补种,后期可以拿出来充数。
    第一批,当然是他从‘山上’找到的这些了。
    总之第一季,必须开门红。
    ……
    云家洼村民天天盯着那30亩地,他们的秧苗快能起来插了,这个和县令大人有关系的人家,怎么还没来栽种高产作物?
    终于把地主给盼来了,结果地主让人从牛车上搬下来一捆捆的小竹子,这玩意儿就是高产作物?
    跟向毅平来的是庄子上的佃户,向毅平已经教了佃户怎么种植甘蔗。
    甘蔗的种植方法,简单到傻子都会,何况是常年伺候土地的老农民?
    把一节节竹子横向埋在地里?
    脑袋被门夹了吧?
    村民忍不住过来询问,向毅平告诉村民这就是高产作物,八个月成熟。
    “八个月?”
    这个村民惊的破了音,“就算这玩意亩产万斤,它能超过稻谷在银钱上的收入吗?够你买一年大米的吗?县衙愿意收这个税吗?”
    向毅平“……”
    这位仁兄生了一张‘乌鸦嘴’吗?现代世界的甘蔗可亩产两万斤呢!
    “这事,我已经向县令大人报备过了,县令大人任我交作物或是交钱。”
    村民“……”
    又是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为啥对你这么好?我们云家洼种田这么厉害,也没见县令大人给过特殊优待,还趁着他们吵来闹去的时机,从搬离的富户手上买走了30亩田地。
    云村长来了,“毅平,你种的这是什么?”
    “甘蔗。”
    云村长“……”
    甘蔗是什么?他可没听过呀!
    “这个……,你不是说种高产作物吗?”
    “甘蔗就是高产啊!亩产上万斤,他说的。”
    向毅平抬手指向‘乌鸦嘴’村民。
    ‘乌鸦嘴’村民矢口否认,“我可没说,我就是说你种的这玩意就算亩产万斤,它能超过稻谷的收入吗?”
    “云村长,你听到了吧?”
    向毅平淡笑,“如果我种的这个真的超过万斤,他可就成了你们村的福星了。”
    云村长挥手赶‘乌鸦嘴’村民离开,“毅平,你跟老哥我说实话,这作物是粮食吗?”
    “不是。”
    向毅平的回答,村长不太相信,他花费不少银子,终于打听到一条重要的消息,面前这个后生是县令之女的武师父。
    和县令大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从没在手段上占过便宜,县令大人并不是个正直之人,可以说有些唯利是图,为何愿意让女儿拜一个农夫做师父?
    农夫的武艺再高,又怎样?身份太低,与县令大人毫无用处。
    向毅平不管云村长信不信,又道,“那个村民之所以怼我亩产万斤,因为此物要栽种八个月。”
    云村长“……”
    云家洼从村民到村长,彻底对向毅平的新作物没了兴趣。
    ……
    栽种完甘蔗,向毅平又马不停蹄的去庄子种西瓜、向日葵。
    种完这两样,插秧了,庄子里只留了五十亩地插秧,因为现代世界的稻种不多,还是在季晓兰的空间里育的苗,以保证秧苗的数量和质量。
    向柳村的三亩地,被季晓兰送给了向武平种辣椒。
    去年,用盆栽没成功的向武平,听说大哥大嫂有不少地,他就请求大嫂把村里的三亩地给他再种一季。
    若再不成功,他便放弃,老老实实跟在大哥身后。
    早起蹲马步后,向武平就带着师弟师妹去田地里栽苗。
    这是他根据视频学来的,肯定能成功。
    陆媛被小丫鬟拉着不准进田地,陆媛赶小丫鬟离开,“你再啰嗦,我便请师娘送你回去。”
    小丫鬟不敢吭声了。
    种地了!
    陆媛高兴的跑进地里,两步就踩脏了鞋袜,但她不在意,追着三师姐和六师妹。
    向武平“……”
    若他现在赶这几个丫头离开,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咩咩咩……”
    他的侄女被大宝驮来了。
    “二师兄,五师妹来帮你种地啦。”
    在大宝的身后,还有缓缓走来的嵇爷爷和小白。
    嵇爷爷就是在他家住下再也不走的老者,老者说他姓嵇,被儿子夺走了管家权后,就把他赶出来自生自灭了。
    娘和一群女娃儿信了,七嘴八舌安慰嵇爷爷说向家就是的家。
    他看出大哥大嫂没信,但大哥大嫂也没揭穿嵇爷爷,他知道原因,是因为小白。
    “嵇爷爷,你怎么也来了?”
    “我来看看,顺便了解一下为什么农民辛苦劳作之后,还填不饱肚子?”
    “不用看,我知道。”
    “哦?”
    嵇老惊讶,“难道你从去年种这辣椒的失败中,找到了原因?”
    向武平“……”
    这个嵇爷爷的嘴好讨厌!
    “因为耕地只有牛和骡子,没有牛和骡子的人家全靠人拉犁。
    还要看老天给不给饭吃?还要看当今给不给饭吃?”
    向武平把当今二字的发音含了一半在口中,若不留意,真听不清。
    嵇老听到了,“关当今什么事?”
    “粮税重不重在其次,其他苛捐杂税也在其次,重要的是农民劳累之后还没缓过来,徭役就来了。
    有钱的,出钱就行,没钱的,只能出人。
    服徭役时,吃喝极差,有时候还不管吃。
    人若在服徭役期间受伤,直接丢出去。
    遇到好心的,就给抬回家,遇不到,就自己爬回家,爬不回,死路上,爬回来了,没钱医治,死家里。
    总之都是一个死。
    家里顶梁柱没了,妇人带娃怎么活?怎么不越过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