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头盔大善人的善举
作者:懒人一枚   老宅通古代:萌娃找到爹最新章节     
    啊?
    啊?
    这些人惊得张大了嘴巴,大善人不仅请村长吃饭,还给他们粮食做饭?
    “快点啊!”
    季晓兰踢踢镰刀,“你们有锅吧?回去扛锅拿盆来。”
    确定这个头盔大善人不是开玩笑,几十个人立刻行动起来。
    季晓兰叫蓝系列出来几个人,把那些抢劫的人给打跑。
    那些抢劫的人不甘心,但又不敢不跑,头盔大善人好像并不善良,打他们的人这次是往死里打。
    向毅平这才靠过来,“季姐姐,你是想?”
    “对抗第一步,就要收拢老百姓的心,我打算给他们种子,让他们回乡。”
    向毅平“……”
    季姐姐这是对抗皇权吗?这是想推翻皇权吧?
    “季姐姐,这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不是福。”
    “我知道。”
    季晓兰如何不明白新事物要上交皇权,再经过皇权恩赐下来的道理?
    “难道你没听出这个村长不一般吗?”
    ……
    村长果然不一般,是多次没考上秀才的童生,因年纪大了,歇了继续考试的心思。
    一心种地、启蒙村民,后来被村民选作了村长。
    被中年男人带人抬来后,挣扎着起身要给季晓兰磕头,季晓兰慌忙扶住了他。
    “老人家,我没有问罪的意思,毕竟是这天老爷不给穷人活路。”
    村长被向毅平给扶在柔软的被子折叠的临时凳子上坐下。
    那些村民已经垒好了灶,锅盆也拿来了。
    季晓兰招呼向毅平跟她上马车,‘拽’下两袋玉米棒子,一袋干一袋湿,湿的还是她在超市买的呢!
    中年男人一见,忙喊人过去抬。
    季晓兰也就让开了。
    待他们抬走了两个麻袋,季晓兰又从马车里‘拿’出两包玉米面和玉米碴子。
    这包,是布包,派给最小的红五六的任务。
    所有东西放在村长面前后,季晓兰把玉米的各种吃法告诉给这些村民。
    村民没听出什么来,欢喜的按照头盔大善人说的做法去做了。
    村长狐疑的望着季晓兰的头盔,“大善人的目的是?”
    “给你。”
    季晓兰把一个干玉米棒子放在村长手里,“这玩意儿搓下的粒儿就是种子,粒儿可磨面粉,可打成大小不一的小粒儿熬粥。
    另外就是我说的,鲜嫩的整根煮,干老的直接烤。
    这玩意儿的芯子,可以磨碎喂猪,当然,也可以在灾年给人吃。
    长出的杆儿,干的,可烧火,湿的,可以啃嚼里面的汁水,汁水有一点点的甜味儿。”
    村长那骨瘦如柴的双手在颤抖,“恩人,您这是?”
    “你也看到了。”
    季晓兰淡然道,“只是这样,我就能被盯上,若由我贡献这玩意儿上去,我还有自由吗?
    我是个不喜欢名利之人,不喜欢被人盯着过日子。
    所以送给你,你带村民回去试种,种出来就汇报上去,就说你们在逃荒路上发现的野生物。”
    才怪!
    她手上种子多的是,她要种就种经济作物,主食这些留给别人扬名去。
    “可,可是……”
    村长捧着一个玉米棒子,感觉有千斤重,“可是,我们人数太多,不等到家就……”
    “我给你五车,够吗?”
    村长扑通就跪下了,还磕头,“多谢恩人,多谢恩人。”
    季晓兰望着村长花白的后脑勺,“能做到我说的吗?”
    “能!”
    村长抬起头,定定的望着季晓兰的头盔,“唯死方敢忘。”
    ……
    那边闻着烤玉米香的中年男人又被喊了过来,叫他回去通知留守的老弱妇幼,立刻整理行李,准备出发。
    中年男人,“爹,不吃饭就走吗?”
    “吃吃吃!就知道吃,”
    村长想砸儿子,但舍不得手上的玉米,怒指儿子道,“你先去安排,再拖五辆空车过来!”
    “是!”
    中年男人点了四个人跟他回去拖板车,既然要空车,肯定是有东西要驮,这顿饭不吃也没关系。
    季晓兰他们这边的饭做好了,大米粥配烤野兔肉,还有煮鸡蛋。
    季晓兰给了村长两个煮鸡蛋,村长没舍得吃,装进了怀里。
    等收拾好了,己方人都上了车后,向毅平陪着季晓兰去马车后转了一圈,停放在马车后的五辆板车就堆满了麻袋。
    车队离开了,村长带着村民向远去的车队跪拜,头盔大善人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救苦救难来着。
    等看到其中一车上的半麻袋盐粒后,老泪纵横的村长叫儿子赶快撕烂上衣,分别包成小包给村民藏在身上。
    中年男人低头看自己的上衣,这是他唯一一件能见人的上衣了。
    村长一巴掌拍过去,“赶快的,要不要命了?”
    其他村民忙撕下自己的衣摆,齐心协力把盐粒分装好,身上装不了多少,剩下全塞进麻袋里。
    看到麻袋里的玉米棒子,村民自动跪下往不见影的头盔大善人方向磕头。
    整理锅盆的村民拿着两把镰刀过来,“村长,这镰刀没还给恩人,这镰刀非常好用。”
    村长去割了两把野草试了试,交给两个最信任的村民拿着。
    “这是恩人给我们傍身的,也是改善节省我们体力的好农具,回家!回家认真种地!回去也按照这镰刀打制。”
    村民“……”
    村长老糊涂了吗?回去就腊月了,种啥地?粮种也没了。
    回到驻地,村长催促启程,刚吃饱饭的壮汉,一部分护卫大家回程,一部分往附近几城去购买粗粮。
    “买粮?哪来银钱?”
    被派买粮的中年男人惊呼出声,被他爹揍了。
    他站着不敢动,任由爹揍。
    村长揍够了,悄悄塞给儿子一张银票,“你当你爹老糊涂了是不是?你当恩人糊涂了是不是?
    恩人是担心我们老弱妇孺在外无法撑过冬天。
    回家过冬比在外面安全。快去快回!恩人给的银票,足够咱们熬到夏收的。”
    银票?
    中年男人看着手上的一张纸,这就是银票?给他,他也不认得啊!“爹,这是多少?”
    “一百两。”
    村长手把手教儿子认银票,认票号。
    待儿子走后,他不再让着老弱妇幼,自己坐上了一辆板车让村民拉着,他必须好好活着,必须的。
    ……
    因为玉米一事,耽误了不少时间,没走多远,天就暗下来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能找一处开阔地段扎营夜宿。
    这事,难不倒向毅平和蓝系列。杂物马车里也准备了扎帐篷的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