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信爱情,不相信眼泪-15
作者:宋成宗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     
    新年前,陈晓娜到了上海,她是去参加一个签售会,为她的第五张专辑上市做宣传。
    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大成唱片”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除了陈晓娜、何浩天之外,又签了三位歌手,绝对算得上兵强马壮。虽然柳絮言他们在年初把“海上花”弄得差点关门,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大成唱片”的正常运转,反而让蒋少卿更有动力做好“大成唱片”,结果也的确如此。
    歌手多了,资源分配上就要考虑到均衡。蒋少卿也觉得是时候让陈晓娜回归学校去接受完整教育,为这事蒋仕钰不知道说了他多少次。现在倒好,新签的歌手加上何浩天足以撑起“大成唱片”的门面。虽然陈晓娜的唱片仍旧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但是“留得青山在”的道理蒋少卿还是明白的。
    蒋少卿只给陈晓娜制作了两张专辑的计划。一张是春季发行的《春心荡漾》,另一张是年底发行的《和你一起去看雪》,同样都是情歌路线,也正是这条路线的坚持,才能一直保持陈晓娜较高的人气和稳定的销量,这也给“大成唱片”有了推广其他新人的底气。
    除了两张唱片,还有就是去年陆春莺帮她接下的广告。陆春莺转做何浩天的经纪后,钱碧尘就成了陈晓娜的经纪人,但是两张专辑显然不够钱碧尘忙碌的,蒋少卿安排了一个新签的男歌手张子立给她跟进,这才让她以恢复了忙碌的状态。
    没有了忙碌的通告,陈晓娜就有了充裕的时间学习,这段时间,在蒋仕钰的指导下,无论是音乐鉴赏水平还是声乐提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与同学的交际方面,除了那两位被她介绍到“海上花”驻唱的女生外,其他的同学也都只是见面点头而已。时间久了,很多人都误以为她是因为出了几张唱片而过于骄傲,也不会有人再主动去接近她。她尝试过买好蛋挞和奶茶请所有同学品尝,却被有些不怀好意的同学拿来当笑话讲,这让她很生气,但很快她就告诉自己,为这样的人和事生气不值得。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做这种事情了,也不去理会同学们背后如何议论她,觉得这样也挺好。
    从第一支单曲推广开始,蒋少卿就以公司的名义在学校附近为她租了间公寓。三室两厅的房子,一间自住,一间作为练功房,还有一间作为客房,有时候陆春莺和钱碧尘会在那里过夜,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令她与那些同学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
    有时候,陈晓娜觉得很孤独,感觉自己就像是天边的孤星,她也明白这是作为一名歌手的宿命,她也在不断地适应着这种生活,不断习惯孤独。这样的生活,总会令她想起中学时光,与何志彬、卢佩姗、郑雨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像是被秋日黄昏的光镀过一遍,周身泛着金色。
    她想见卢佩姗,却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奢望,自打她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时,就已经成了奢望。她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想见谁就见谁,想和谁在一起就和谁在一起,一切都要从自己的未来考虑,一切都以公司的利益为前提,自己不可以任性,毕竟将她推至台前的背后一队人马,她需要对他们负责,否则,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与卢佩姗之间,可以聊得话题越来越少,她甚至于觉得卢佩姗已经快与那些世俗的女孩子没什么区别,她也很清楚,是自己变了,变得与往事格格不入,变得再也无法与过去交集。
    她想见何志彬,可见面后又能怎样?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早已拉开,上次的电话让她明白,同学的情谊永远被写进了记忆中,再见时可能会有一种可怕的陌生横亘在自己与何志彬之间。何志彬再也不是那个暗恋自己的男生,而自己也不再是执意拒绝何志彬的陈晓娜。
    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想的事情越容易来到眼前。
    陈晓娜到上海是早晚的事情。在全国的流行音乐市场,上海是非常重要的一块阵地,蒋少卿是不会放过这块阵地的。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为“大成唱片”做出了很大的销量贡献,就算作为回馈,陈晓娜也是要踏上这块土地的。
    陈晓娜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那个何志彬一直向她力荐的学院,只是陪她去那里的不是何志彬,而是周翰林。
    在陈晓娜的眼中,上海音乐学院与广州音乐学院的风格不完全相同,同为音乐高等学府,深居闹市区中的上音更像是个大家闺秀,娴静、温婉,艺术气息要浓郁很多;广音更像一位热情奔放的少女,火辣、阳光,现代气息更强。
    在上音里行走,很难碰不到不认识自己的。刚开始的时候,见到陈晓娜的同学都只是用一种试探性地眼神回望着她,直到有人大声叫出她的名字,这才确定并不是眼花,原来陈晓娜真的到了上音。
    同为音乐学院的学子,陈晓娜是许多同学的偶像,他们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像陈晓娜那般幸运,拥有自己的唱片和耀人的光芒。同学们围了上来,很快就把原本并不宽敞的笑容撑得满满当当,陈晓娜被要求签名,一本一本的笔记本经过许多人手中传递,不断送到陈晓娜手中,对于他们的要求,陈晓娜不忍拒绝,便悉数接收。好不容易签完了名,有同学又拿来了相机,陈晓娜又忙着与不同的人合影。
    期间,周翰林想出手制止,但是被陈晓娜拦了下来,她很理解这些同学的心情,他们对自己也不全然是歌迷对歌星的追逐,更多的是同样专业的学生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谊。
    陈晓娜来上海的消息还是楚如白告诉何志彬的。
    那天,何志彬和叶琳瑶正在图书馆里看书,楚如白走了过来,把一份《浦江晚报》放在了他们面前,何志彬一眼就看见陈晓娜的照片,要不是看到加粗的标题,都不敢确定照片上的人是那个自己曾经暗恋过多年的女生。
    显然,陈晓娜比以前漂亮了许多,也别以前更会打扮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头发烫成小波浪,而是一头垂顺的直发,乌黑而飘逸,整个人的气质与她所演绎的情歌曲风很适配。
    何志彬有些失落,他一直盼望着陈晓娜能来上海看看自己求学的城市,现在她终于来了,却没有告诉自己,看来在她的心里,自己已经变得极其渺小,以至于可以被忽略。他想给她打电话,但是又怕会打扰到她。在意识中,何志彬很清楚,今天的陈晓娜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老同学,新的身份已经将她与他们这般老同学区隔开,很难再交集在一起。
    叶琳瑶看出了何志彬的情绪变化,她知道何志彬并非对陈晓娜还存有爱意,也清楚他的这种情绪变化无非就是因为陈晓娜来上海没有联系他,她宁可相信是因为陈晓娜行程被安全满才会如此,也不愿意相信陈晓娜与何志彬之间的友谊消失了。
    她想安慰何志彬,但又不知道如何安慰?
    楚如白看出了她的难处,也同样关注到了何志彬情绪的变化,他觉得自己这是办了一件傻事,就像自己答应了这几天去武汉看叶清灵,又因为想参加院里组织的社会实践而失约一样。
    “志彬,或许……也许……大概……她……”
    “老楚,想说什么就说吧,我没事儿。”
    “你这表情叫没事儿?你问问叶琳瑶信吗?”
    “真没事儿。就是刚才看到陈晓娜的照片,突然有种陌生感,所以有些走神。”
    “是吗?难道你不是因为她到上海来没联系你而感到有些失落吗?毕竟你们是那么多年的同学加好朋友。”
    “怎么会呢?你都说了,我们是很多年的同学加好朋友,她没联系我,一定是不方便联系,或者是没时间联系。你也知道,她现在是一名歌星,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有时候,可能连她本人都不是自己的。”
    “你倒挺会为她开脱,那你刚才还个表情,搞得我和叶琳瑶都为你担心。”
    “对不起啊!我刚才是有些不应该。”
    何志彬边说,边冲着叶琳瑶歉意地笑着。
    “干吗要说对不起啊?如果想见,就见见吧,反正人已经到了上海。再说,你们也好多年没见面了。”
    “算了,她应该很忙。”
    见何志彬这样坚持,叶琳瑶和楚如白也就不再劝说。三个人又看了一会儿书,就决定回宿舍去。楚如白把何志彬先把叶琳瑶送回女生宿舍楼,刚回到男生宿舍楼下,就看见入口处有一男一女站在那里,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两个人都戴着墨镜,从装扮上看,都很时髦,不像是复旦的学生,特别是那个男人,看上去很有教养,却更不像学生。
    两个人看见何志彬和楚如白走过来,隔着很远,女的就冲着他们挥了挥手,何志彬和楚如白还是没有认出是谁,只见那女的摘下墨镜,他们这才看清,此人正是陈晓娜。
    两人赶紧迎上前去,何志彬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开心地微笑着跟陈晓娜打招呼。
    “陈晓娜,你怎么来找到这里了?”
    “怎么?还不许老同学来看你啊?”
    “当然不是啦!刚才老楚还把《浦江晚报》的新闻拿给我看呢?我想着,你这会儿应该还是很忙。”
    “说得没错,前几天是挺忙的,所以就一直没有联系你。还有,上次打电话你是用马路边的公用电话打给我的,我打过去才知道,而你又没有留号码给我,没办法,就一路问过来,才找到这里。没想到,在复旦大学,何志彬这个名字还是非常响亮。”
    “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啊?我的名字再响亮,哪有陈晓娜的名字响亮?你信不信,我现在只要大声叫一嗓子你的名字,整个宿舍楼的男生都会在五分钟内全部跑下来,不仅如此,估计隔壁楼的也会跟着跑下来。”
    “有那么夸张吗?”
    “你不信?那我们试试……”
    “别……我可不想再签半天的名字了。那天,去上音就……”
    “怎么?你去过上音了?”
    “对啊!还记得你之前一直推荐我考那所学校吗?我就是好奇,那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竟然值得你何志彬一再向我推荐。”
    “那你去了之后,感觉如何啊?”
    “还是何志彬有眼光。”
    “看来,这句是在夸我了。”
    “我说,你们只顾着聊天了,陈晓娜,不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身边的这位朋友吗?”
    楚如白吃不准旁边的男人和陈晓娜是什么关系,如果由着她和何志彬这么聊着,冷落了人家,反而有失礼貌。
    “瞧我!老同学见面就顾着说话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公司的艺术总监周翰林先生,这两位……怎么介绍呢?这位,何志彬,我跟你提过,同学六年,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而这一位,楚如白,何志彬的大学同学,我们是在高考那年认识的,一起参加他们组织的采风活动。”
    “何志彬同学,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晓娜经常会提起你,说你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有机会说不定我们还能合作一下呢。”
    “周总!哦,原来你就是周总。”
    何志彬突然想起上次和陈晓娜通电话时,她提到过这个周总,现在看来,这个周总和她的关系可不简单。
    “怎么?晓娜向你提起过你?”
    “何止是提起,简直是赞不绝口!”
    “真的吗?”
    “别听何志彬胡说,我哪儿有那样说过。”
    “好!好!好!是我胡说。不过,还是要谢谢周总刚才的夸奖,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合作。不过,我只会写诗,可不会写歌。”
    “没什么难度,两者相通,找机会我们可以聊聊,不妨尝试一下。”
    “好的!有机会一定。”
    “我替你们记住,翰林,特别是你,不能说过就算了哦,我这位老同学可是很认真的一个人,跟他说定的事,从来没有落空过。”
    “晓娜,放心,我也很认真!还有这位,楚如白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周总,我也一样,很高兴认识你!这样吧,咱们就别站在这儿聊了,要不,等下被同学们发现了,估计陈晓娜就真逃不掉要签一大堆名字的事情了。”
    “也好!这样,你们都是晓娜的朋友,今天我来作东,我们在附近找一家餐厅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如何?”
    “周总,既然是在附近,又是在上海,如果你不嫌弃,不妨让我和志彬来做东,一起体验下我们这些普通大学生的加餐乐趣,如何?”
    “哦!加餐乐趣!倒是挺多年没听到这个了,很想试一试,就是……要让你们破费有些不好意思。要不,还是我来请,地方你们来定,可以吗?”
    “周总,别跟我们客气!虽然我们都还是学生,但是偶尔享受下这种加餐乐趣还是可以承受的。”
    “翰林,就别跟他们客气了,不然,以他们俩的性格,怕是要和你争执到晚上呢。”
    “那行,还是你了解他们,我听你的,晓娜。”
    何志彬他们能带着去的地方也只有“小食天”,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这里享受加餐乐趣,那对夫妇对他们的口味也是掌握得刚刚好,只要他们人到,不用点菜,也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路过女生宿舍楼的时候,何志彬叫上了叶琳瑶。这是叶琳瑶和陈晓娜第二次见面,叶琳瑶看见陈晓娜的时候,反应和何志彬一样,觉得和上一次在南漳见着的时候很不一样。
    陈晓娜见着叶琳瑶的时候显得很热情,也很亲切,或许女生间比较容易亲近,两人很快就把手挽在了一起,并肩走在了何志彬前面。陈晓娜也把她与周翰林相互介绍了一遍,叶琳瑶凭直觉认定,陈晓娜和周翰林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他们所说的工作关系。
    周翰林看见叶琳瑶后才松了一口气,一个不经意的微表情从脸上掠过,虽然很短暂,还是没能逃脱楚如白的眼神,楚如白这才确定了自己刚才的判断。
    就在刚才,周翰林与陈晓娜的交流中,两人都去掉了对方的姓氏,直呼其名,这可不像是工作关系上的称谓,再加上刚才的这个微表情,楚如白基本上可以肯定,周翰林和陈晓娜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工作关系,但具体到了哪一步,他还不能做出精准判断。这一点,倒是和叶琳瑶的直觉不谋而合。
    席间,完全是属于陈晓娜和何志彬的时间,所有人都成了陪衬,他们几乎是畅所欲言,从初中聊到了大学,从写诗聊到了唱歌,其他人也不忍心去打断他们,叶琳瑶也成了聆听者,很多事情她也是第一次听到何志彬讲述,还有一些他不愿意讲的事情被陈晓娜揭了出来,直惹得她忍不住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