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信爱情,不相信眼泪-2
作者:宋成宗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     
    陈晓娜的第一张专辑终于在春节前正式发行,这也是“大成唱片”的开山之作,凝聚了所有人的心血与努力。蒋少卿为了这张唱片几乎放下了所有的事情;周翰林第一次让大家看到他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的状态;陆春莺虽然临近生产却依旧没有停歇,正是这一切才使得这张唱片从制作到发行都显得十分顺畅。
    之前的单曲在电台打榜的效果很好,陈晓娜的声音识别度很高,很快就引起了歌迷的兴趣,再加上陆春莺跟媒体间的有效助攻,让整个唱片发布会令人瞩目。
    发布会选择在沙面的一栋英式建筑里举行,整栋建筑被包装一新,既有英伦风情,又透着时代气息,与唱片的名字十分贴合。
    唱片的名字叫《时代》,这是出自蒋少卿的创意,他觉得大成的第一张专辑,一定要能给所有人留下记忆,而《时代》这个名字恰恰可以做到这点。不仅专辑名字叫《时代》,主打歌也用了这个名字,并且请了英国的顶级制作团队在香港监制完成,规格之高,在内地乐坛实属少见。
    《时代》这首歌的词是蒋少卿偶然中得到,广音有个叫张西北的学生,选的是制作专业,比陈晓娜高两届,这首词他曾经给广州的十几家唱片公司都投寄过,但是没有一个人采用。蒋少卿是在蒋仕钰的办公桌上看到写着这首词的信笺,出于好奇,他拿起来朗读了一遍,瞬间在脑子里就生起了一幅画面,直觉告诉他,这首词可以。
    光有词是不够的,要找到合适的作曲人并不容易,蒋仕钰也给他推荐了几位,但是从一开始为这首歌定调的时候就被他否决了,没有人能懂得他想要什么样的效果。说来也巧,在香港的一次乐坛盛会中,他与以前在英国一起读书的同学srikagu,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英国修完音乐制作就回到了香港,之后就一直在中环的一家唱片公司做制作人。蒋少卿是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才想起他以前也有为一些词谱过曲,虽然那些歌传唱度不高,蒋少卿也听过,总体感觉上还是挺能吸引他的,在趣味上算是与他相投。
    蒋少卿把《时代》这首歌的歌词以及曲风的设想告诉srikagu时,没想到一下就打动了他,当即同意,可以试着谱一下,谁知道结果曲子出来的时候,蒋少卿十分满意,那正是自己大脑中的想像,没想到懂得自己的人居然是曾经的同学。
    《时代》的歌词并不复杂,原稿只是几句简单长短句构成,srikagu在征得蒋少卿的同意下,对歌词进行了少许改动,这才有了最后成稿的样子,歌词是这样写的:
    风雨后,见彩虹
    生命时刻都不同
    追着光,向前冲
    一起搏击这时代
    会跌倒,又怎样
    不过就是一身伤
    别怕痛,莫悲伤
    做人就是要坚强
    我们共处同时代
    身肩重任踏征程
    我们共处同时代
    携手开创新宇宙
    陈晓娜在造型师的包装下愈发明艳动人,不管是艳妆还是淡装都显得十分高贵,没有那种艳俗之气,单就造型已经是赢得所有到场媒体的关注。
    发布会除了各大媒体的记者,蒋少卿还亲自出面邀请了省市文化部门的领导,还有港澳地区文化部门的官员,这也是为唱片不久进入港澳市场做好铺垫。作为港资唱片公司,虽然以内地市场为大本营,但是蒋少卿的心中还是无法丢弃港澳台市场,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市场。以沈蒋周三大家族的关系与人脉,要想进入这些地区并非难事,对于未来的发展,蒋少卿可谓是信心满满,也是倍受上一辈人支持与推崇的。
    蒋仕钰通过自己的关系把国内几家顶尖专业院校的专家教授一并请了过来,正好由“大成唱片”冠名赞助,来了一场名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趋势研讨会”的会议,“阮曲蜂”和余仲秋教授也在邀请之列。
    余仲秋教授见着蒋仕钰的第一句话就是:“蒋教授,没想到陈晓娜这么快就出专辑了,看来我这是‘大意失荆州’啊!”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能看得出余仲秋教授眼里全是羡慕的眼神,也难怪,哪个教授不希望得到一位好的学生?哪个教授不盼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余仲秋惋惜错过了陈晓娜,就连“阮曲通”也感慨着,这么优秀的苗子居然不能留在省里,
    蒋少卿心态很好,他安排周翰林和袁开朗把请柬送到了广深两地多半数的唱片公司,到场的就有数十家,而且全是老板级的人物。这些到场的老板都是像蒋少卿一样,真心想在唱片业做出点名堂的,这大概也正应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
    “生森唱片”的叶满森和徐前进也带着戴希萌出席发布会,这原本是业内的大忌,但是蒋少卿似乎并不担心戴希萌会抢了陈晓娜的风头,事实也证明他这种大度反而换来了政府领导以及媒体的好评,这大概是与香港唱片界最大的不同。
    戴希萌的首支单曲反响不错,战果上算是和陈晓娜的单曲平分秋色,不过她的专辑可就没陈晓娜那么顺利。先是经历了制作人中途毁约,因为单曲的反响好被其他唱片公司挖过去了;接着就是版权纠纷,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孟涛的操作失误,导致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复杂化收场。就这两件事,差点没毁掉“生森唱片”,好在叶满森的家底厚实,再加上人脉也还不错,才平息了事情。事情是解决了,却错过了再次与“大成唱片”同台竞技的机会。
    对于叶满森这样的人来说,生意上难得遇到蒋少卿这样的对手。两人虽然教育层次不同,行事风格也不同,但有一样,都看准了内地的唱片市场,并且都想凭着实力大干一场。生意人喜欢惺惺相惜,既能互为欣赏又能迎面搏杀,棋逢对手方能酣畅淋漓。
    两人的第一次交锋让叶满森见识到蒋少卿那种不露声色的作派,他明白了自己与蒋少卿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叫做智慧。叶满森喜欢有智慧的人,他原本以为孟涛是这样的人,没想到差点让自己铩羽而归。也就是那次,他打心眼里佩服蒋少卿。
    从小生活在香港,叶满森的骨子里多少有些底层人的残留,即便是爬了上来,作派间总是会透露出一些江湖儿女的痕迹,这让他在生意场上很难遇到知己。他对知己的了解比较片面,能被自己欣赏,并且对方对自己也算恭敬,彼此都不会把如何置对方于死地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知己。直到遇到蒋少卿前,这样的知己在他的生命中就没有存在过。
    叶满森提醒手下的人,包括徐前进,以后唱片公司的经营一定要像“大成唱片”一样,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他不想让“生森唱片”变成许多香港的同业一样污浊不堪。他知道那是个泥潭,深不见底,一旦跌入,万劫不复。更何况,现在的市场重心放在内地,如果像香港同业那样,怕是在内地不合规。
    戴希萌和陈晓娜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只是以前每次见面,大家都忙着与各自邀请的媒体应酬,难得说上话,最多也就是眼神交流下,笑一笑、点点头,也算是一种交流吧,那情形怕是只有她们二人才懂得。
    看着发布会的排场,戴希萌一脸的羡慕,空隙间,她用一种略显嫉妒的口吻向陈晓娜寒暄,幸好陆春莺早就跟陈晓娜做过提示,陈晓娜像蒋少卿一样十分得体地给与回应,她的内心里也知道,作为歌手,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排场,她从内心里感到珍惜。
    有些媒体是报道过戴希萌的,今天这种场面可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记者的敏锐度让他们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话题,一定可以引发热议,就把两人攒在一起,倒也成了发布会的一景。
    这场发布会只有陆春莺一人缺席,也是没办法,正好赶上待产,医生说也就一两天的事儿,为了孩子的安全,陆春莺只能待在医院里,任凭jerry殷勤侍奉着。jerry的殷勤是自愿的,不仅对即将生产的陆春莺,连陆春莺的父母也一并殷勤着。
    陆春莺的父母是在元旦时从南漳赶过来的,他们原本早就想过来陪女儿,陆春莺是怕他们责怪自己就没同意,那个时候,父母早就接受这个现实了。令他们意外的是jerry的出现,他们在见到本人后,一致认为比起田中源不知道优秀多少倍了,再看jerry对孩子的上心程度,比一个做生父的还要强,他们就放心了,觉得女儿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为了迎接陆春莺的父母,也是为了孩子出生后迎娶陆春莺过门,jerry特意在海珠置办了一处房产,那是靠近珠江的一处新开发的别墅区,他想在广州正式安个家,有妻子、有孩子。他还跟自己的父母特意沟通了陆春莺产后的婚事,父母很开明,觉得自己的幸福还得靠自己来决定。jerry的父母是在元旦后赶到的,正好能赶上陆春莺生产。
    新的家派上了用场,jerry带陆春莺看房的时候就想好了,房子够大,除了他们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以及未来要生养的孩子外,即使是两家父母同住,这个房子也是容得下的,这也是陆春莺父母特别满意的地方。
    陆春莺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并非思想守旧的那一类父母,但是在孩子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不满意陆春莺的处理方式的。得到怀孕的消息后,陆春莺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任何一个人,只是钱碧尘从广州回去后遇到陆春莺的哥哥,闲聊的时候钱碧尘故意装出失误透露给了哥哥,陆春莺父母这才得知。
    原本陆春莺父母是不同意她在“海上花”这种地方工作的,总觉得这是一个风云场所,没有哪家的正经儿女会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直到他们在知道陆春莺怀孕的消息后赶到广州时见到蒋少卿之后才算是放心。
    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得到幸福,任谁都是这样。他们从广州回去就想到襄江歌舞剧院找田中源理论,人到了襄樊,两人却又改了主意,觉得女儿说得对,在这件事情应该相信女儿,以目前的这种情形,他们即便是找到了田中源又能怎样?未婚先孕已经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更何况田中源又是有家室的人,他们上门去闹,算是怎么回事?对女儿的名声只会起到更坏的作用。两人最后只能回到南漳,因为都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不能留在广州陪着女儿,两人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女儿。
    陆春莺没到发布会,钱碧尘却被她从襄樊请了过来。
    钱碧尘生完小柿子就一直呆在襄樊的家,学校领导也是疼惜她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多给了些假,让她整个学期在家带孩子。一听说陈晓娜要出专辑,钱碧尘高兴得就像自己要出专辑一样,着急着要赶到广州来,聂青风疼惜她自然不肯,主要是怕她和孩子都累着,幸好这时陆春莺向她发出了邀请,聂青风这才同意。
    jerry和聂青风倒是很投缘,见面后就很能找到共同话题,陆春莺没想到像jerry这样的生意人居然也深藏着不被人探知的艺术修养,要知道在襄樊能和聂青风聊到一块儿的人并不多,所以才培养出聂青风那种桀骜的性格。
    陈晓娜见到钱碧尘很是欢喜,不过比她还要欢喜的是蒋少卿。虽然上次钱碧尘夫妇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但是给蒋少卿留下了很深地印象,再加上姑姑后面的补赞,与他们能再次相见自然十分开心。
    整个发布会,钱碧尘和聂青风出了不少力,他们把小柿子交给了陆春莺的父母,一心一意地把自己放在陆春莺应在的位置上。聂青风觉得钱碧尘在做这件事时的状态完全跟以往不同,发布会让他看到了另一个钱碧尘,一个他所没见过的钱碧尘,这让他想起上次来广州蒋少卿给他们的提议,或许为了这个他从未见过的钱碧尘,应该好好琢磨琢磨了。
    发布会后,蒋少卿旧事重提,再次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这倒是和聂青风想到了一处。生完孩子的钱碧尘,心境与之前大不相同。以前,她想的全是自己的学生,但是现在却不一样,特别是这场发布会,她感觉自己在处理那些事情上居然会轻车熟路,尽管在这之前那些事她都没有做过,但一样都处理得当,得到蒋少卿的称赞。此外,她能感觉到聂青风的心境也起了变化,无论是与jerry的交流还是与蒋少卿的谈吐,她都觉得聂青风不应该呆在襄樊,他属于外面的世界,比如眼前的广州。
    预产期很准,发布会的第二天,陆春莺顺产生下了一个儿子,和小柿子一样,也是七斤半,不过脸上的肉要比小柿子多,看着肥嘟嘟的,还带着两个小酒窝。陆春莺想着大名还没娶,总得先起个小名叫着,省得大伙儿逗孩子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于是就孩子肥嘟嘟的脸蛋当成了小名儿,嘟嘟,陆春莺希望孩子能如这个小名儿一样,什么都好。
    当钱碧尘把小柿子抱着与嘟嘟面对面时,两人居然都笑了起来,像是分开一段时间的朋友再次相见,这情形引得所有大人既意外又开心,看来,钱碧尘和陆春莺这对姐妹的情谊得到了传承。
    jerry给嘟嘟起了个大名,匡野,这让陆春莺喜极而泣,她没想到jerry接纳自己和孩子竟然如此彻底,原本她正在为孩子大名儿的事情发愁,父母倒是愿意孩子随着姓陆,但又怕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不利,没想到jerry居然主动让孩子姓匡,这下两人就放心了,小外甥总算是一出生就有了父亲,而且还是这么优秀的父亲。
    钱碧尘听到jerry给孩子起的这个名字后,很是吃了一惊。她和聂青风来广州前,田中源去找过他们,他也给孩子起了个名字,田野,他希望这个孩子的未来能像田野般辽阔、自由,另外,她给女儿起的名字叫田原,两个孩子的名字放在一起正好是“原野”,这算不算是田中源对自由的一种向往呢?
    jerry对匡野这个名字的解读是,不受约束,自由成长。单从名字的意义上来说,两人的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以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期盼来说,jerry的父亲角色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发布会后,陈晓娜的通告就被排得满满当当,钱碧尘暂时充当了陆春莺的角色,总是提前把陈晓娜的行程处理得妥妥当当,很得蒋少卿的赞许。
    看着钱碧尘递给自己的行程安排,陈晓娜有些后悔,没想到做签约歌手比以前借调到襄江歌舞剧院时还要忙碌。她原本是想春节的时候回家过年,自己从来没有在外面过年,很难想像自己到时候会不会孤独到流泪。她知道爸爸、妈妈和弟弟一定会十分想念自己,还有卢佩姗,前段时间打电话还报怨这半年都没有见到郑雨,她担心卢佩姗和郑雨的感情会出现问题,她想回去劝劝卢佩姗,像郑雨这样的男生并不多,能遇见就应该好好珍惜。她还想见见何志彬,这个春节他应该会和叶琳瑶在一起吧,不过不要紧,叶琳瑶也挺好的,她也是从内心里喜欢的,她想知道那个曾经把爱情扔向自己的何志彬,现在的爱情会不会更美好。
    可这一切都因为这些通告全部被取消了,她必须按着公司的节奏来,为了唱片的销量,也为了下一张唱片能卖得更好,这一点她很有信心,只要有蒋少卿在,这些目标都能实现。
    虽然春节不能回襄樊过,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钱碧尘和聂青风也打算留在广州过年。jerry早就安排阿姨把家里收拾了出来,再加上陆春莺父母能做一手好吃的地道南漳菜,这个春节看上去又不算太孤单了。
    整个春节,“大成唱片”的人都取消了假期,除了除夕,其他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各种签售后、歌迷见面会、小型演唱会全面铺开,让陈晓娜感觉温暖的事情除了钱碧尘夫妇的陪伴之外,周翰林的形影不离也让她体会到类似爱情的暖意。
    自上次登上白云山顶后,陈晓娜知道了周翰林的心意,只是暂时还不能接受,其中的原因颇多,自己刚走出第一段感情是一个,周围人对周翰林的非议又是一个,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感觉压力太大,学习加上唱片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再多一个爱情,她有些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也怕再次被爱情所伤。但是钱碧尘和聂青风,以及陆春莺和jerry又让她相信爱情,这让她多少有些矛盾。
    除夕的时候,蒋少卿在西关的一处宅子里宴请了“大成唱片”以及“海上花”的所有人,lucy和柳絮言也没离开广州,大家都聚在了一起,场面甚是热闹。那天,陈晓娜第一次见到了沈青妮,蒋少卿的太太。
    沈青妮入冬前就从北京到广州来了,这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北京的冬天干燥、寒冷,不利于她的身体,所以这个时候都会像候鸟一样迁徙过来。
    沈青妮是沈家唯一的女儿,她还有个哥哥叫沈青云,在北京机关单位工作。父母特别疼爱这个女儿,也是因为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就让她一直在家里养着。她和蒋少卿结婚后,沈家把后海的一处宅子给了他们,沈青妮大部分的时间也就在这宅子里过活,她喜欢安静,偏这后海又没那么清静,还好宅子的位置靠里,倒也算是闹中取静之地。平日里最多的交际,也就是约几个闺蜜前来,在宅子里赏花、喝咖啡、闲聊。最多的运动也不过是陪着她们去工体、国贸四处瞎逛。只是她从来不会像闺蜜们那样在那些地方买东西,如果一定要买,她也是看好样式打电话给蒋少卿,要么就是交办给周翰林,让他们从广州或是香港买了以后寄到北京,再不然就等入冬后她亲自去香港购买。
    长期宅在家里以及身体虚弱,让沈青妮总透着一种说不出的仙气,瘦弱但气色甚佳。她不太喜欢浓妆,也不喜欢侍弄头发,总是淡妆示人,头发披肩任由垂顺飘逸。她有一个爱好,喜欢佩戴翡翠饰品,也很奇怪,那些通透碧翠的首饰与她居然十分相配,更加衬托出那种仙气。
    沈青妮说,自己第一眼就看上了陈晓娜,像是许久未见的妹妹,或许这就是她们之间的缘分。陈晓娜对沈青妮却是有些敬畏,是因为那股仙气,总让她觉得沈青妮离自己特别遥远,尽管沈青妮不断尝试着缩短她们之间的距离,但是陈晓娜还是觉得走不过去,她不知道横亘在她们之间的到底是什么?
    柳絮言是见过沈青妮的,那时她和周翰林正好着,或许是给周翰林的面子,当时的沈青妮对她就像对自己的那些闺蜜一样,总是交叉着带她和陆春莺出去买东西。沈青妮出手很大方,那些时候柳絮言倒是从她这里得到不少好处,可以时过境迁,她已明显感觉到沈青妮这次对自己情绪上的不同,或许是因为没了周翰林的原故吧。
    没了周翰林,柳絮言觉得生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反而自己的生活像是回归了正常,她能把整心思全部放在“海上花”,事情但凡是用心去做总会有好的结果出现,陆春莺退出“海上花”没多久,柳絮言开始接替她的位置,成为最受客人欢迎的歌手。她甚至于开始学唱粤语歌曲,向阿枫请教乐理知识,没想到在技巧上倒是有了不少长进。
    lucy也不差,原本功底就扎实,再加上“海上花”的条件更加宽松,能自由发挥的地方不少,她倒是和柳絮言投缘,或许都是因为被男人遗弃的缘故吧,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也能和平相处,很快就成了客人们眼中的“姐妹花”。
    除夕宴散后,所有人都走了,沈青妮只留下了陈晓娜,经她提议,连同蒋少卿、周翰林四个人一起去荔湾逛花市,这对陈晓娜来说是个新鲜的提议,她以前在一部电影里有见过广州花市,也知道广州人有吃完年夜饭逛花市的习俗,没想到今天居然可以实地体验了。
    沈青妮的目的并非真要去逛花市,荔湾的花市虽然是整个广州最为热闹的,但是对于她来说,每年都逛,似乎少了些新意,之所以有这样的提议,是因为她看出了周翰林的心思。
    沈青妮只比周翰林大一岁,但一直是以大姐姐的姿态对待周翰林的。周翰林小的时候十分乖巧,从来不会有不当的行为,直到十八岁那年,沈青妮第一次见到男孩儿为情所深的样子,那个时候,她从内心里疼惜这个弟弟,两人虽无血缘关系,但是从小长在一起,感情比亲姐弟还要深。
    自那之后,沈青妮就没见过周翰林正经地对待一位女孩儿,她很懂这个弟弟,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一种自以为高明的逃避方式。她也曾为周翰林张罗着介绍过女朋友,但最终都是不欢而散,反而还影响了她与那些女孩儿的关系,之后她就选择放弃了,再也不干那种事,但是对这个弟弟的疼惜却从未减少半分。
    能看出,周翰林对陈晓娜的喜欢很不一样,有点十八前的味道,在陈晓娜的影响下,沈青妮仿佛又看到了以前那个乖巧的弟弟,她觉得这是蒋少卿今年做得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比起“大成唱片”的营业还要有成就,这可能会改变周翰林的一生。
    不管是逛花市还是在车上,沈青妮都装作一幅小鸟依人的模样,与蒋少卿厮缠在一起,她是想把空间让给陈晓娜和周翰林,让她意外的是,周翰林变成了谦谦君子,与陈晓娜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那感觉像是一对青涩的少年。
    陈晓娜自然明白沈青妮的用意,她告诉自己,不管怎样,当初所想就应该始终坚持。她不反感周翰林,反而对他这一段时间的表现十分刮目,其实在她内心里已经能够隐约感受到周翰林的存在,只是,她觉得一切都没到瓜熟蒂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