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杠精
作者:可乐有毒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最新章节     
    魏征话说完,只见大殿之上,李世民非常地冷静,这冷静得,甚至都像是下一秒,他就会开口道:“朕这是逗你们呢!你们竟然这也当真?”
    就在众人都有点拿捏不住此时此刻陛下心中的想法的时候,李世民也开口说话了,“所以……朕如今,不就是问你们解决的办法。”
    “一个既能让武婕妤当上皇后,又不会造成互相残杀的办法。”
    众人听完,便都面面相觑。
    褚遂良这个傻子,甚至还直接问道:“这能有何办法?”
    李世民继续道:“先想!不急!”
    然而魏征却貌似不想在这浪费时间,毫不客气地回道:“这天底下,就不可能存在那样的方法!”
    这就让李世民有点生气了。
    低沉地道:“朕让你们好好地想想办法,不是让你们来跟朕唱反调的!”
    此时一旁一直不说话的马周,也是十分心平气和地问道:“陛下就非要立武婕妤为皇后?”
    李世民也是斩钉截铁地回道:“朕一定要立她为皇后!”
    此时的褚遂良,已经在刷刷地记录着笔记,某年某月某日,陛下与众臣商议,要立武婕妤为皇后……
    谁谁谁,都说了什么。
    此时长孙无忌也是苦口婆心地道:“陛下,若是立了武婕妤为皇后,那太子怎么办?”
    李世民也是任性地道:“这不是朕该想的问题,朕现在问的是你们!”
    众人都不禁翻起了白眼。
    有的看房梁,有的看地板,他们的陛下,有时候就是这么的任性。
    不过……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恰恰诞生了各种有关贞观朝,君臣相宜的美谈。
    又过了一会……
    魏征便道:“没有办法!”
    长孙无忌也跟着魏征的脚步:“臣也想不到!“
    李世民又看向了马周,其实在行政这边,马周对大唐的帮助挺大的。
    就拿他设置在长安城内的街鼓来说,就大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
    虽说……
    有时候也让人觉得有些扰民。
    行政改革这方面的东西,马周自然是手到捏来。
    可这有关立后的事,还真不是他所擅长的。
    “马周怎么说?“
    李世民直接点名。
    马周便道:“臣也想不到。”
    李世民又道:“岑文本。”
    岑文本如今也是中书侍郎了,专门掌管机密文件。
    平常的时候,对李世民的劝谏也颇多。
    比如说,把百姓比喻成树木,树木种下去,根基未深,随便摇一摇,这树木就枯死了。
    百姓也一样,应该让百姓多多地休养,这样才能更好地繁衍生息。
    要是整天让百姓服徭役,那百姓就会怨气充塞,甚至最后产生离叛之心。
    只见岑文本道:“臣也想不到。”
    李世民便指责这一个个道:“平常让你们挑错,倒是挑得挺好,可让你们出主意,却是一个主意都想不出来。还真不如一个女子!”
    众人一听,啥?
    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李世民这才道:“武婕妤说了,她不排斥成为太子、魏王、晋王,以及诸位公主的义母。”
    这就怎么说呢。
    让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只见魏征这杠精又道:“可那终究不是亲生的。”
    李世民就知道他还会杠一下,接着又说道:“还说,若是将来有了子嗣,可以把他们分封到外面。”
    见众人都看了过来。
    李世民继续补充道:“这个外面,指的是六诏、高句丽、百济、新罗、甚至是倭国。”
    那褚遂良就有话说了,“可那些地方,不是大唐的呀?”
    李世民便道:“当年周朝,也不过就是巴掌大的地方,还不是依靠分封,才有了后来的辽阔土地。”
    褚遂良便道:“陛下的意思是,陛下要打下这些地方,然后分封给陛下跟武婕妤的子嗣。”
    李世民便回他道:“这不是朕的意思,这是武婕妤的意思。”
    “她说,若是我跟她有了子嗣,那就把这些子嗣分封到这些地方去。”
    “不会跟太子争夺皇位。”
    长孙无忌有话要说,“可那些地方不是大唐,不是大唐就要打仗,到时候,难免死伤无数。”
    李世民自然也考虑过这一点,反驳道:“先不说六诏,百济、新罗、倭国,难道我们不去打高句丽,高句丽就不会打过来了?”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朝,高句丽就一直都有小范围地骚扰他们中原。
    而且……
    由于隋朝的原因,现如今,高句丽境内,还留有不少已经投降高句丽的隋朝遗民。
    只见李世民接下来便说道:“辽东,包括高句丽,百济,甚至是新罗的地盘,在汉朝时,就是我汉人的疆土。”
    “只是后来汉朝衰败,这些疆土才逐渐地沦为高句丽、百济、新罗所有,朕如今想要取回来,怎么了?”
    魏征又道:“可如今才刚刚天下太平。”
    李世民便道:“朕又没有说现如今就要去攻打。而且……万一生不出来儿子,就只生了公主,那就不用打了,也不对!这高句丽是必须要打的!不管生没生出儿子。”
    长孙无忌便道:“可当初隋炀帝亲征,百万大军,都以失败告终!”
    李世民呵呵地笑了笑,“隋炀帝跟朕,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就连无忌,你也不相信朕带兵打仗的能力了?”
    长孙无忌:“陛下你要亲征?”
    李世民也不否认,答道:“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
    魏征又杠了一下,“陛下贵为天子,又怎能以身犯险?”
    李世民道:“也就是看在如今中原大地,刚刚经历过隋末战乱,山东凋敝,田畴垦避犹少,朕这才克制着自己,否则,朕早就出兵攻打高句丽了。”
    魏征便道:“只要高句丽王能向大唐称臣,就没有去攻打他的必要。”
    李世民最后道:“别把话题给扯远了,你们觉得这样安排,是否可行?”
    可不可行的,他们也不知道。
    但他们非常地清楚,这六诏、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不管随便挑出哪一个出来,那都是荒芜之地。
    而且远在边疆。
    这可不是那么好攻打下来的啊。
    更别提,还要在当地进行治理了。
    他们又没有上帝视角,不过即便没有上帝视角,他们也清楚,像高句丽,光是这出征的军队的粮食,就不太好运。
    而且……
    隋炀帝三次下来,就把整个隋朝给拖垮了。
    你说,他们能不吸取隋朝的教训吗?
    只见魏征便道:“不可行,陛下现如今,当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
    长孙无忌也表态道:“我是不会同意陛下亲征的。”
    岑文本也是道:“臣以为,魏征说得对!”
    褚遂良拿着笔,倒是想问一句,“陛下,这些都是武婕妤说的?”
    因为他是起居郎,他得把这事给记清楚了。
    李世民看他那样,简直想打人!
    不过还是回道:“是她说的。”
    褚遂良一只手拿着纸,很硬很硬的纸,足以捧在手上的那种,一边,又低声地嘀咕着道:“她是如何得知这么多这些小国的?竟然还有倭国!”
    众人一听,其实也觉得有点奇怪。
    当然!
    这些都不重要!说不定这些名字,她也是从陛下那里听来的呢。
    重要的是,这六诏、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有倭国,本身就是不好惹的。
    倒不是说大唐打不过,如此说,就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而是……
    对大唐而言,即便是他们打下了这些地方,也不见的有什么收益。
    能收税么?
    肯定收不到。
    就拿岭南地区来说,这税收,都只有中原地区的一半,或者说只能收中原地区的一半,你要是收多了,那当地的百姓说不定就造反了。
    而且这一半,最终还不见得能通通运回到长安来。
    说不定就在当地,就消化了。
    也就年初的时候,正月初一,大朝会,可能岭南各酋长会向长安进贡一些特产,仅此而已。
    不过……
    说是那么说。
    这仔细想想,倒也算是不错的想法了。
    如果真的能把这些地方都打下来,然后再封一个大唐的封王过去,那肯定也比扶持当地的势力,要好得多。
    只是……
    这当地的势力,就一定会听你的么?
    当地的贵族,又会怎么想?
    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大唐,不服你的统治。
    不然……
    为何大唐在打完了吐谷浑以后,他们不是直接派个封王出去,而是要扶持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
    就是这样的道理。
    可惜后面慕容顺也被杀了。
    就是被当地的吐谷浑大臣给杀的。
    人家根本不服他啊。
    说慕容顺打小在隋朝长大,根本不能算他们吐谷浑人。
    不得已,大唐便又只能是换了一个,换成了慕容诺曷钵。
    这慕容诺曷钵应该也是皇族血脉。
    是伏允的孙子。
    只是……
    可能是另一个分支生的。
    武婕妤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她难道就不怕自己的儿子去了以后,当即就被当地的贵族给杀死。
    只见李世民问马周道:“马周呢,你怎么看?”
    马周便道;“臣对这些不是很了解。”
    一个个就知道在那里反对!
    李世民觉得,指望他们是没戏了。
    还不如跟房玄龄,跟李靖他们聊聊,什么时候,大唐能够打下高句丽。
    当然!
    此时房玄龄跟李靖,都在长安,而不在这。
    房玄龄要处理国家大事,而李靖,则已经退休,正阖门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