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竖子误国
作者:奶糖甜甜   照红妆:通房丫鬟上位记最新章节     
    “他们怎么敢?!”盛怀瑾的声音传了过来。
    “这两年,北幽真的是越来越狂了。他们多次骚扰边民,抢掠东西,神出鬼没,抢完就走。我们每次打回去,可汗便说是底下人不听号令,交出来几个人任由我们处置拉倒。”盛怀臣也颇有些愤懑。
    “依着我,早该打过去了,可是,皇上每次都按下了事。这次,不知道户部肯不肯加拨银两。怀瑾,你看呢?”安国公捻着胡须问道。
    “如今,国库应该能拿出这笔银子。只看皇上是否决定要战了。”沉吟了片刻,盛怀瑾道。
    “那明日我上朝,跟皇上请战!”安国公的声音铿锵有力。
    “辛苦父亲了。”盛怀瑾说道。
    “咳,武将不就是冲锋陷阵的吗?早点收拾了北幽,我就交兵权回京歇息了。好了,我走了。”安国公笑着站了起来。
    盛怀瑾起身送他出门。
    “对了,怀瑾,你好好斟酌斟酌,想想明日怎么说服皇上。”安国公叮嘱。
    “儿子明白。”盛怀瑾说着,三人的脚步声逐渐远了。
    过了片刻,盛怀瑾回来了,他坐到书房,开始写起东西来。
    海棠走了过去,在一旁默默帮盛怀瑾研墨。
    她想着心事。
    长平郡主真的要回来了吗?她又该如何自处?
    “海棠,墨好了。”盛怀瑾的声音突然入耳。
    海棠这才缓过神来。
    “你怎么了?”盛怀瑾用探询的目光看向海棠。
    “妾身刚才隐约听见几句,是不是要打仗了?”海棠忧心忡忡问道。
    “可能。”盛怀瑾抿了抿嘴唇。
    “我听洪生说,面前盛家武学刚送了几个满十五的大孩子去塞北,他们刚一去就要赶上打仗,家里人若听说有战事,还不一定怎么悬心呢。”海棠轻轻叹息。
    盛怀瑾握了握海棠的手。
    难怪海棠会这么想,因为她弟弟也在盛家武学,她推己及人了吧。
    “洪生还小,这次且轮不到他。希望他去塞北的时候,战事已经平定了。”盛怀瑾安抚海棠。
    “他倒是愿意去战场施展手脚,只是,我们这些亲人,怎么可能不悬心?哪个士兵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哪个没人牵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海棠神色凝重。
    闻言,盛怀瑾心情也沉重起来。
    战争,毕竟不是好事,谁会希望有战争呢?
    要冲锋陷阵的,是他们盛家军,是他的父亲,是他的兄弟,他怎么会不悬心?
    只是,为国为家,不战不行罢了。
    第二日一早,安国公和盛怀瑾都去上朝了,就连盛怀臣,也去了宫外等候。
    不出意料,赵曼香命青梅过来唤海棠。
    海棠去了齐芳院。
    赵曼香依旧将人支开:“北幽不肯放人,国公爷和世子爷是什么打算?”
    “自然是希望一战。”海棠低头回道。
    “你没有劝吗?”赵曼香挑眉。
    海棠把委婉劝谏的话学了一遍,又说:“我不好说得太明显。”
    赵曼香咬了咬嘴唇:“你劝那太委婉,能有什么用?!真是废物!这么关键的事,半点指望不上你!”
    海棠垂首任凭赵曼香骂。
    她是不希望长平郡主回来,可是,她也不能豁出去一切跟世子爷硬杠啊。
    “反正不能让余星瑶回来。”赵曼香终于骂够了,似乎下定了决心,长长吁了一口气。
    安国公和盛怀瑾每日早出晚归。盛怀瑾回府之后,总拧着眉头,海棠也不过问,只贴心地照料盛怀瑾的饮食起居,给他加了一些清火静心的粥食茶饮。
    过了半个月,盛怀瑾大醉而归。
    海棠忙不迭地备醒酒汤,伺候盛怀瑾沐浴。
    换好衣裳,回到卧房,盛怀瑾突然狠狠捶了捶桌案:“竖子误国!”
    海棠正在整理桌案上的东西,被盛怀瑾突然的愤怒吓了一跳。
    “世子爷,您要是心里不痛快就跟我说说。”海棠一边查看盛怀瑾的手,一边温柔说道。
    “如果你有足够的银子,让你选择用这些银子雇护院抢回女儿,还是在家里建宝塔祈福,你会选择什么?”盛怀瑾红着眼睛问。
    “我自然选择抢回女儿。”海棠毫不犹豫。
    “对,是人都会这样选吧?可是,我们大梁的皇帝,却选择了修建宝塔祈福。”盛怀瑾愤愤不平。
    “要修宝塔?”海棠诧异。
    “钦天监进言,如今大梁多天灾,是因为天象有异,需要在京郊最高的莫南山修建宝塔,并建宝塔寺,请高僧入住念经,才能为大梁祈福,消灾解难。”盛怀瑾的声音闷闷的。
    “这么一来,是不是要花很多银子?”海棠问。
    “对,在山峰上修九层宝塔,谈何容易?何况要建寺庙,为佛像塑金身,还有各种法事,都需要银子往里面填。这么一来,户部能拨给盛家军的银子,只有不足三万两,哪里够支撑大战?”盛怀瑾按了按眉心。
    “说到底,皇上以为自己是在臣女和国运之间,选择了他以为的国运。其实,国家的运道,在于以德安民,以武攘夷。”海棠沉吟道。
    盛怀瑾难以置信地看了海棠片刻,才叹道:“没想到你能说出这么明白的话。迎回和亲的长平郡主,用兵力震慑压制了北幽,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如果一个宝塔能佑得了家国平安,又怎么会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又何在?”
    海棠默默揽住了盛怀瑾的胳膊。
    过了片刻,盛怀瑾眼睛湿润:“盛家军并不畏战,只是,银钱不够,难道要我盛家军男儿们拿命来填?我盛家军再想出击,也不得不缩回,变成防守之势了。”
    看来,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长平郡主被母国送往北幽,恰如我被家人卖进了尚书府。我幸运遇到了世子爷,但愿北幽的新可汗也能善待我们的长平郡主。”海棠低声道。
    盛怀瑾睫毛颤抖了一下,默然将海棠往怀里搂了搂。
    海棠如今明白了,为什么她谈到被卖的经历时,盛怀瑾会那么动容。
    因为,长平郡主贵为郡王府嫡女,被她的母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