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只记得生日,不记得忌日
作者:秃头诺崽   魔道:娶你一杰,还你一璧最新章节     
    这大清早的就来酒楼,魏无羡大抵是第一人了。
    店小二一见是魏无羡,立马客客气气的将人请进了门,还不等他们踏进酒楼的门槛,对面传来了一道严肃的声音:“魏婴!”
    魏无羡身形一顿,属实是没想到这个时候能遇到蓝启仁。他讪讪转身,一副知错的模样。
    蓝启仁本以为将人送去蓝忘机那,能安分些个日子。谁曾想,这才不过短短几日,竟又在酒楼门口见到了魏无羡。
    他气不打一处来,抚着好不容易又长好的长须道:“这才几日你就擅自离岗?你是忘机的贴身侍卫,怎能不顾他的安危跑来喝酒?”
    魏无羡一脸的委屈样,“我这不是受了伤吗?二殿下特意给我放了假我才出来的,江澄可以给我作证。”
    蓝启仁望向他身侧的江澄,似是在向他求证魏无羡所言是真是假。江澄见状拱手应答:“确实如此。”
    有了江澄的肯定,蓝启仁这才放下心来。
    算日子,蓝忘机会给他放假也是必然,接下来几日他们兄弟二人都会早出晚归守在祠堂。毕竟明日就是他们母亲的忌日了。
    他们有孝心固然是好,可明日不仅是先皇后的忌日,亦是现皇后的诞辰。以往他们都是推了现皇后的生辰宴,成日待在祠堂里的,皇帝对此已是颇有微词。
    正巧近几日皇后又与皇帝闹了嫌隙,皇帝想为她办一场不一样的生辰宴哄哄她。时隔十余年,皇帝或许早就忘了,皇后生辰那日,亦是他发妻的忌日。
    年少时的感情,终究是逃不过岁月蹉跎,哪怕当时他们爱之深切。如今他也是只想着哄生气的新人,哪还记旧人的忌日。
    以往,蓝忘机和蓝曦臣都不会参加皇后的生辰宴,母亲忌日,他们需吃斋念佛,守孝七日。
    可昨日,皇帝为此紧急召集众臣进宫议事,只为商讨今年皇后的生辰宴该如何操办。为了让蓝忘机和蓝曦臣参加这次的生辰宴,皇帝特意点了他们的名,责令二人用心准备皇后的生辰礼。倘若还如以往那般待在祠堂,他就命人将祠堂砸了。
    对此,蓝启仁也是好一阵劝说,这才让蓝忘机和蓝曦臣忍下了怒气,也让皇帝安了心。
    蓝启仁将魏无羡带回兰室好生教育了一番,他也是希望魏无羡能在蓝忘机身边好好做事,能成为皇子的贴身侍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外面不知有多少人,挤破脑袋也要在皇亲贵族身边谋个差事,魏无羡和江澄算的上是幸中之幸,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是蓝忘机和蓝曦臣亲自挑选出来的。
    江澄这次出宫是替蓝曦臣取些东西的,蓝曦臣在宫外也有小院,不过很少来住,只是将微服出巡时带回来的新鲜玩意儿放在那,有需要了再来取。
    以往他都是让江澄来取得,毕竟这小院也算是给江澄的落脚处。倘若哪天他不能继续留在蓝曦臣身边了,这里便是他将来的住所,蓝曦臣来看他也不怕找不到人。
    小院的位置很偏僻,要比含光苑的位置都要偏。不光人烟稀少,这里还靠近树林,也不怕遭了贼。
    东弯西拐的,他们可算是到了小院门口。
    魏无羡见状,实属惊叹不已,他原以为含光苑已经是京城最大的府邸了,谁料竟天外有天。这分明就是个庄园,何必说他是小院呢。
    院内侍从齐全,见江澄来了,都毕恭毕敬的,仿佛他已经是这个小院的主人了。
    江澄带着魏无羡直奔后花园,环顾四周,并没找到蓝曦臣说的东西。
    随后,一位似是管事的人小跑上前,恭敬道:“江侍卫今日来是要取什么?”
    江澄直言问道:“殿下去年带回来的那两盆花呢?”
    近几年放在小院的东西特别多,花却只有嫌少几盆,要说去年带回来的那两盆花,管事是记得的,那花运回来时就开的极美,但实在难养,若不是院中有花奴照看,这花早死了,“您稍等,老奴这就为您取来。”
    很快,两盆开的正盛的花放在了他们眼前,这是蓝曦臣去年微服出巡带时,特意回来的。
    这花色泽娇艳,花瓣如扇,层层叠叠,看着高雅雍容,却透着一丝美中不足。单是这么两盆,也有阵阵花香袭人,世人都称它为“花中之王”。
    但,这并非真正的“花中之王”——牡丹。
    牡丹叶片宽厚,正反两面色泽不同,叶片背面还有些许白粉。而此花叶片狭窄且比牡丹有光泽,正反两面皆为浓绿色,叶片生的也比牡丹要密些。
    再者,这个时节不该是牡丹盛开之时,古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如今正值立夏,故,此花并非牡丹,而是芍药。
    蓝曦臣并非不懂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他就是特意将这两盆芍药带回来的。在外常有花贩子将芍药充当牡丹,混淆视听,世人只见它花开的美,哪管它到底是芍药还是牡丹。
    魏无羡撇撇嘴,这花虽美,但不如云深不知处的玉兰,尤其是簪在蓝忘机的头上的玉兰花。
    管事见他们并不急着回去,便命人给他们端来了茶点,随后招呼走了后花园的侍从,让他们有个安静的空间议事。
    真不愧是蓝曦臣手下的人,不是一般的有眼力见啊!
    江澄看着眼前的这两盆花陷入了沉思,当时蓝曦臣看到这花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世人都说像,我倒瞧不出哪里像了。”
    这话看似是在说芍药,但实则别有所指,江澄也听得出来他话中所指是何人。
    皇后继位之后,宫中便传出一则流言,称现皇后举止言行都酷似先皇后,因此皇帝才会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
    此谣言愈演愈烈,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宫廷内外。知情人只能任由其传播,敢怒而不敢言,不知情者则信以为真,以为皇帝对先皇后念念不忘、情深意切。
    世人皆言皇后肖似先皇后,亦有人叹其为替代品。然鲜有人记得,皇后即位之时,先皇后不过才逝世半年不到。
    岂有念念不忘之情?又何来替代品一说?不过是帝王寡恩薄情之借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