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宋氏的嫁妆
作者:云安同学   去父留子后,太子对我一见钟情最新章节     
    “娘亲的嫁妆?”
    专门给她留的?
    沈念之确实被这话弄的一愣,随后想到以前看古装电视的时候,好像那些小姐嫁人后的嫁妆,最后都会分给女儿们。
    而儿子的聘礼则是父亲出。
    如今原主的娘已经去世,她的嫁妆给她也说的过去。
    只是沈念之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罢了。
    毕竟她如今可不差钱。
    “不错,柔静原本的嫁妆我们丝毫没动,还有一些则是这十几年你爹、祖母和你大哥添的,我们都相信,有一天能将你找回来。”
    老太君说到这里双眼顿时一片湿润,年纪大了,容易感伤。
    “祖母别伤心,以后念之陪着您呢。”
    沈念之立马安慰老太君,轻轻的哄着这个老人。
    “还有我们,乐乐和安安也陪着太奶奶。”
    两个小家伙立马跟着沈念之一起表态,原本有些伤感的气氛顿时消散一空。
    “哈哈哈哈,好啊,有你们陪着我这老婆子,自然一一百个一万个开心了。”
    老太君搂过两个孩子,笑的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许。
    “对了,我那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她回府之前就在老太君口中知道了沈府成员。
    如今府里除了她那便宜爹和老太君以外,还有庄氏和她的儿女。
    庄氏和妹妹沈雁芙已经见过,感官可一点也不好。
    全身都是心眼。
    还没见过的就只有她亲大哥和庄氏大儿子,比她小半岁多,也就是弟弟。
    不过希望对方不是和他母亲。妹妹一类人。
    “你大哥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告假去了庄子上休息,几天前你回来的时候已经送了信过去,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耽搁了,还没回来。”
    回答的是沈靖,那时候老太君不在府上,所以具体情况还真不知道。
    后来又因为沈念之的到来,又有赐婚事情,还有后面的宴会,一桩桩一件件,硬是让老太君没想起她的大孙子。
    “哎呦,念之你不问,祖母都快忘记你大哥不在家了,我就说少了点什么,原来是他啊,身体可要紧?”
    老太君一脸惭愧的感慨,最后询问沈靖。
    沈念之:“......”有点可怜她大哥了是怎么回事?
    沈靖只好解释大儿子年轻,没多大事。
    而被几人念叨的沈景同已经到达京城郊外的庄子上。
    一进庄子立马被原本贴身的小厮围着,眼泪汪汪的说道:
    “呜呜呜呜,大少爷,您可算回来了。”
    “呃、好了好了,本少爷不是回来了吗,你至于一看到我就哭吗?”
    沈景同对这个跟自己一块长大的小厮实在没法,他最怕就是别人哭了,尤其是他的小厮。
    一哭起来没完没了,比女人还能哭。
    小厮叫于桓,他是家生子,也是于管家的小儿子,从小就跟在他身边,感情自然不是一般奴仆能比的。
    “大少爷,前几天府里来了书信,小的怕有什么大事找您,久不见您回来,自然着急了,书信放在少爷房间。”
    于桓赶紧解释自己是因为担心耽搁事情才哭的,才不是爱哭鬼。
    “行,我知道了,你去安排点吃食,这一路风尘仆仆,难受的很,我先洗漱一番。”
    沈景同说完后拍了拍于桓的肩膀,往院子里走去。
    等到收拾妥当后,才翻看起信上的内容。
    当看到沈念之就是他亲妹妹的时候,心里那巨石也落了地。
    再和他查到的信息串联起来,事情也就更加明了。
    何况还有玉佩作证。
    放下心后,快速的吃完东西,收拾一下,准备回府。
    ......
    沈念之这边吃过饭后回到院子里时,也收到了管家拿来的几个盒子。
    分量还不小。
    一边打开,管家在旁边解释。
    “这个钥匙是老爷专门为了放置夫人嫁妆房间的钥匙,里面全是大件,这是城中几家铺子的地契房契,那些是其他地方.......”
    零零总总接受了两刻钟才说完。
    一翻看下来,这嫁妆可丰厚了。
    京城的铺子就有五家,还都是地段好的,面积有大有小。
    还有其他地方的铺子,总共算起来起码得有50家,单是铺子都直接让她成了富翁了。
    这会沈念之是真是震惊了,她没想到原主娘亲也太有钱了吧。
    何况还有每年铺子的收入,足足十九年,听管家说,那些收入都被换成金子和嫁妆放在一起。
    “管家,我娘当初家里是不是很有钱啊,怎么这么多铺子?”
    沈念之确实不知道原主娘亲的情况,老太君也没有说起,只说过,当时她和原主娘亲的母亲是很好的朋友。
    “大小姐还真问对人了,老奴一直跟在老爷身边,到如今已有几十年了,夫人的事老奴自然知道......”
    随后在老管家的解释下她才了解了沈家的情况。
    原来沈家上几代出过不少读书人,也在朝中占了不少重要的岗位,位极人臣。
    但是后来随着朝堂上的争斗,站错了位置,被清算。
    全族被流放,而沈靖这一支其实属于旁支,当年祖父有先见之明,老早就退出了朝堂之争。
    不知道跟族长说了什么,最后将他们这一支分了出去,沈靖的父亲带着妻子孩子回了祖籍。
    这也是后来被清算没有波及到他们的原因。
    所以沈靖几兄弟后来都在老家生活,原主母亲宋氏是当地一个富商家的千金。
    只有宋氏一个女儿,当时沈家的条件不好,在当地生活的十分艰难,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主家的影响。
    当地世家都不愿意跟沈家来往,就怕被连累。
    只有宋氏母亲愿意交好,等到女儿大了,还将宋氏嫁给了沈靖。
    两人也已可算是青梅竹马。
    只不过在沈景同出生的那一年,宋氏父母外出做生意的时候被土匪杀害。
    几年后沈靖科举成功,全家搬回京城,产业都被宋氏卖了。
    只留下了一半的铺子作为嫁妆,准备留给以后的女儿。
    “原来如此,辛苦管家了。”
    沈念之大概有了了解,她娘亲是真有钱,或许当时沈家还承了宋家人情。
    沈家搬回了祖籍,又没有收入来源,没被当地家族刁难是不可能的,一大家子生活可不好过。
    孩子当时又小,有宋家帮忙,自然好过很多。
    后来宋氏嫁进沈家更是个金娃娃,虽然他们做不到用儿媳妇的银子,但是宋氏供自己丈夫科举也没人说不是吗。
    难怪老太君如此喜欢宋氏。
    “走,夏竹,陪我去街上看看那几家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