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开始放榜
作者:榕之子   原来我就是顶流最新章节     
    “周大帅哥,请问成为网红明星有啥感想?”
    “滚——”
    时间一晃而过,从首都艺考归来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余,周逸依稀感觉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他有时做梦还会在艺考考场之中醒来。
    在离京前,他抽空去了一趟中戏新校区,可惜未能入校只能在大门外打卡。随后去商店购买了许多首都特色的点心,打算回家乡永山县送人。
    给父母留了点,然后都送给了班上任课老师和同学,量不多但人人有份。果然此举,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一致赞扬,故宫长城可以不逛但特产商店可不能不去。
    小县城,人情味更浓一些。
    如今周逸在永山县高中算是名人了,学霸身份却去参加艺考,还一不小心成为网络名人。
    “中戏猎人”的名头被同校学生扒了出来,原来我们学校隐藏着如此大帅哥啊?于是,周逸所在班级的走廊便成为许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打卡地。
    “六度分隔理论”说的是两个陌生人之间,通过至多5个人就可以建立联系。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加剧了这个理论的速度进化,人肉搜索的威力巨大无穷,一张小众的“中戏猎人“照片被溯源到了真人。
    同桌欧岳明免不了就此事不断调侃。
    “一个不敢进澡堂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嚣张?”
    互损互怼,就是男人之间真友谊的象征,周逸可不会惯着对方。
    “身体受之于父母,国之根本也!子曰,大丈夫不可一日无衣……”
    为啥不敢去北方读大学,身为典型南方人的欧岳明可有一肚子话要说。那就是不能每天洗澡,洗澡的话还要光溜溜集体去浴室澡堂,实在使他无法忍受。
    “为了你,我可是承受了许多,犹如一只动物园大熊猫,天天被人围观。祖坟冒青烟了,天天替你当挡箭牌。”
    “一个绿豆冰?”
    “成交!”
    趁着课间休息时间充裕,周逸和同桌欧岳明打算去学校小卖部补充一下营养。
    “其实我觉得你真的可以考虑冲击一下清北,我们县上一次有人上清北还是19年前,考上的话算是光宗耀祖了。”
    尽管缺席了半个月的课程,但周逸艺考回来的成绩却没半点拉下。在刚结束的全市模拟考中,文科排名杀进了前五,高考发挥好的话足以冲击清北这两所中国最顶尖的大学。
    “你最喜欢的《传奇》作者健哥还是清华毕业的呢?不一样走进了娱乐圈。”
    “那是因为他牛笔地进了清华,所以才有资格进行后来的一系列操作。说真的,其实你也可以像健哥一样,先进个清华再去娱乐圈嘛!”
    “不是,你真的以为清华北大是我们家开的,想去就能去呀?何况,我已经答应了别人去中戏。”
    在高考学校选择上,周逸早已经锚定了目标,谁都无法更改他的主意。
    没当上明星,却优先体会到明星的坏处了。
    走去学校小卖部,一路上不时被人围观指点,碰到胆大的师妹喊周师哥,周逸还得微笑着点头回应,一点儿私人空间基本都没。
    若不是学校严禁手机入校,估计他的照片视频早已经满天飞了。
    这还是校长为了照顾周逸这个尖子生,特意在全校升国旗晨会上公开再三严申,要求不能骚扰影响他备战高考的结果。
    以前周逸在校内可以说算是长得可以却有点傲的大学霸,但艺考后感觉蜕变成了另一个人,身上举手投足间还真有一股明星的范。果然,艺考锻炼人啊,出去一趟见识到大世界,眼界和心态都大为不同。
    难道这就是所谓男人的成长,只在一瞬间?
    其实,周逸也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已经有小经纪公司顺着网线找到了永山高中,想要将其签下当艺人,月底薪6000另有其他分成。当即被学校老师和父母一口回绝了,开玩笑呢?现在正是备战高考的紧张时刻,哪里能分心弄啥签约艺人。
    3月14日晚,周逸下晚自习回到房间,发现手机“老妈护卫队”群多了许多聊天信息。
    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入校,而周逸为了高考也自觉减少手机的使用,唯一每天坚持就是上微博看看有没有白月光的新发文推送。其实他也纳闷,中戏考试那么多天,两人是真的一点交汇都没有,连影子都没见着。
    从艺考回来,“老妈护卫队”群内容基本都是一片狼嚎,大家都在吐槽文化课的书本像是天书般无法读懂,她们也终于体会到艺术类高校的良苦用心,大幅度降低文化录取分数线来拯救她们这些艺术生,要不然其肯定无法跟普高生竞争。
    安琬和杜鹃都享受了家里出资请私教一对一补习,潘柠有过复读经验文化课上了补习小班,周逸自不用讲成绩没落下,反倒是没在群里的卢若溪让人担心。
    “你们别担心了,在重点高中眼中她可能是学渣,但在我们艺术学校其还是学霸类的人物。”
    身为传声筒的杜鹃一锤定音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为了体现众志成城,群主安琬还将公告改成了“九月首都见,一个不能少!”
    离京之前,周逸特意多付了一个星期的床位费,悄悄拉住老妈让其安排卢若溪睡下铺,不能老让这两个小姑娘挤一张床。算下时间,她们在自己走后一个星期也得离京回家。
    为啥今天群里那么多消息,因为北电今天悄然放榜了。
    按教育部文件建议是4月15日后公布成绩,但许多学校都会偷跑,北电今年就跑在了前方之列,在3月14日周五下午15:00放榜。。
    群里消息最灵敏当属身处魔都的安琬,她所在的班级群和校友群简直就是艺考消息集散地,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哦,群里最早收到好消息的也是她。
    北舞的音乐剧校考成绩在3月1日公布,安琬排在了第7位,共招生28人(男13,女15),因此她收获了第一张小圈的合格证。
    大家恭喜之余,又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自己的合格证。
    安琬有同学报考了北电表演专业,今天她查分拿到了专业排名41(并列2人),进了小圈,惹得同学群里一片羡慕。
    只要高考文化课达标,凭借41名的校考成绩,北电是进定了。
    想到自己初试被刷,同学却北电校考进了小圈,安琬属实有些酸溜溜。因此,她迫不及待想知道周逸的成绩如何?我朋友就是我,他上北电的话自己脸上也有光,所以她一连发了好几条消息催促周逸查分。
    “他们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还是下晚自习后再问吧。”
    杜鹃记起来周逸曾说过平时不怎么玩手机,所以她一番话暂时让群里安静下来。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周逸就一个大男生,天天在群里看三个人女人唱戏。
    拿起手机,看到一大堆被点名的通知,他就知道今天肯定有啥事发生。
    “啥,北电竟然公布成绩了?不是说4月15日后吗?”
    不着急回复,周逸自言自语,他感觉自己有些紧张起来。
    艺考时,等待初复试成绩公布的心跳大考验再次重现,难怪说艺考让人锻炼成大心脏,给予大家人生之中第一个挫折教育。
    用手机登录北电官网,输入账号密码,他等了一小会网页就刷新出来。现在是晚上时间,估计许多人早已经查过成绩,所以网页速度很快。
    伴随自己报名头像照片加载完毕,一大排字唰地现身在周逸眼前。
    他第一时间在左下方看到“专业考试成绩:96.85,专业考试结果:通过”,这应该能进小圈了吧。
    随后目光右移,发现了“专业名称:表演创作”,“专业排名:1(没有并列)”。
    “咦”,他心里惊讶了一下,发现数字“1”,然后又重复确认一遍“专业排名:1(没有并列)。
    “耶!”
    在无人注视下,周逸兴奋地喊了一大声,替自己庆贺。
    从高一结束开始备考,一路走来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
    所有的这一切,都伴随北电校考排名第一的喜讯而烟消云散。
    “咔嚓——”
    干净利落地截屏图片,然后第一时间发到了家庭群中,跟父母率先分享这个喜悦。
    冷静下来,周逸发现自己虽然高兴,但心没有安定下来,因为这成绩并不是他最期待的中戏。
    甚至他有些恶趣味的想象,要是自己中戏排名不高来到十几二十多位,那顶着北电第一的名头入读,会不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中戏学生要比北电厉害一些?
    “承蒙大家关心,我北电也进小圈了,感谢感谢。”
    等了半天的男主角,终于姗姗来迟在“老妈护卫队”群里冒泡,周逸没有直接公布自己北电第一成绩,而是用了进小圈来替代。
    “终于来了!
    赶紧的,截图,让我们欣赏欣赏。
    我那北电41名的同学在同学群里炫耀了好久,还不小心艾特了我,看着就难受。”
    这该死的胜负心,周逸可以想象到一向来自恃甚高的安琬,肯定在北舞音乐剧成绩出来时摆现过,现在被人追上门了。
    “你排全国第几呀?”
    小花旦杜鹃也跟着在群里冒头。
    周逸想了一下,开始将截屏图片用软件涂抹掉个人关键信息,如个人头像、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和高考考生号,然后发到了群里。
    “!!!!!!!!!!”
    “!!!!!!!!!!!”
    “!!!!!!!!!!!!”
    这如同一颗深水炸弹般炸翻了整个群,先是安琬的一连串感叹号,然后到杜鹃的感叹号,最后是潘柠的感叹号。
    大家觉得周逸应该能进北电小圈,但真没想到他能拿第一啊!
    “我不服,凭什么???
    九月份开学,不痛宰你一顿老娘不姓安。”
    一想到自己北电初试被刷,不显山露水的舍友却拿了北电第一,安琬吃到了今天第二次暴击。
    然后她随手将截图照片转发到自己的上戏附属舞蹈学校班级群和年级群,直接又把这两个群都炸翻了。
    周逸可能觉得北电表演第一还行,但放在其他考生心中这可是艺考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一夜之间,“北电表演第一”截图从护卫队群伊始,通过裂变方式传遍了大半个艺考圈,没办法这就是北电这所殿堂级院校的影响力。
    但这事情发酵跟周逸没啥太大关系,身在小县城的他此刻正接受着来自父母的祝贺,奖品是最新上市的一大串本地枇杷。跟市面上售卖的大枇杷不同,这种农民伯伯自家种出来本地枇杷,个小却很甜,酸味正宗,一直都是周逸的最爱之一。
    “北电第一只是阶段成果,接下里还有文化课,你可不能放松!爬得越高,盯着你的人越多,越是要小心谨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道理,希望你能体会到。”
    自家老爸在周逸独立完成艺考归来后,态度大为转变,不再是之前上下级模式,而是变换成了平级关系。
    “儿子刚考第一,你就不能让他开开心心庆贺一下。你呀,官不大,上班是越上越胆小,年轻时的锐气都被磨平了。”
    周逸家是县城令人羡慕的“黄金组合”家庭,即“公务员加教师”结构,父亲在县工商局上班,母亲是小学高级教师,属于旱涝保收的双职工组合。大富不可能,小富说不上,属于平均线之上,算是县城小康家庭。
    跟其他小孩不同,周逸自从上小学开始就没让父母操心过学习成绩,这使身为高级教师的母亲十分自豪。
    老爸周竖德46岁,前两年刚提了正科,当上了副局长,算是县里叫得出名字的人物之一。可到市里开会,看着比自己小10多岁的年轻科长,毕业不久就是正科级别,而他为此奋斗了近20年。
    平台大小不同,人生际遇也不一样。
    就这个正科副局,还是靠周竖德好人缘得来,本来轮不到他。因为竞争对手斗得太狠,双双落选,反倒让他捡了便宜上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没啥天线可搭的他将在副局长之位待8至10年,然后55岁左右转岗闲职等待退休。
    “我年轻时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哑巴亏,这不希望将来咱儿子能顺顺利利嘛!”
    “为儿子好可还行。人嘛,平安是福,衣食无忧足矣。”
    周逸的性格有一大半随母亲,对物质方面不是很看重,更在意内心精神层面的追求。
    不过,父母双方都一致同意这个北电第一还是得冷处理,不能影响接下来的6月高考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