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借粮草
作者:悬空寺德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最新章节     
    刘备也同样满脸期待,心里比任何人都焦急。
    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显示出这种焦虑,反而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
    简雍回答道:“三将军,你知道曹操在兖州的粮草储备非常充足。”
    “这我怎么可能知道!”张飞摇摇头,接着说道:
    “我哪里管他有没有粮草,反正他又不会借给我!”
    说完,张飞直接走到一旁坐下,不再提及变卖家产回家的事。
    刘备对简雍说:“宪和,你就直接说吧,别跟三弟绕圈子,他可没那个耐心。”
    “没错,有话直说得了!”张飞撇了简雍一眼,态度冷漠。
    但心里却对简雍充满了感激之情,自家的祖业算是保住了,家里的几十口人不用再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简雍收敛心神,继续说道:“就算曹操未能完全占领豫州,他现在基本上也不缺粮了。我听说曹操接收了许多黄巾军,在兖州安置他们,并利用那些无人认领的土地进行军事屯田。”
    “他们在屯田中种植一种特别高产的农作物,据说这种作物一年能收获两次,每次产量高达四五十石!”
    听到这里,刘备震惊不已!
    关羽的眼睛瞪得像葡萄一般圆。
    张飞则嘴巴张得老大,随后重重地拍了一下简雍:“宪和,你乱说什么呢,这世上哪有亩产四五十石的农作物,你种草也收不到那么多啊!”
    刘备听后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如果是每亩十石八石的产量,倒还能相信。
    但四五十石的产量,未免太过夸张了。
    简雍回答道:“这件事可能是假的,但我更倾向于它是真实的。因为曹操依靠这种神奇的作物,让麾下的大军再也不缺粮了!”
    “这样才能养活十万大军,对抗袁术,并最终赢得胜利!”
    这句话让刘备眼前一亮,拓宽了他的思路。
    无论真假,至少表明曹操手中掌握了高产的农作物,产量至少是原来的两倍。
    刘备动心了。
    作为天底下最关心农业和百姓生活的诸侯之一,他深知百姓疾苦,因为他出身卑微,最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
    他也更加明白现状有多么严峻。
    “宪和,你是想引进这种神奇的作物!”刘备摸着自己的胡子,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担忧:
    “恐怕曹操不会把这种作物卖给别人,一定会严格管控起来!”
    简雍答道:“主公,您过去讨伐董卓时和曹操的关系不错,他还帮过您,现在何不写一封信,向曹操借用一些高产作物种子。有了这些种子,我们也能够种植,到时候就不会缺粮了!”
    “如果曹操不肯同意,那我们再去找兖州的世家购买优质的种子好了,我不信曹操敢不让兖州的世家出售种子!”
    “哈哈,宪和果然有主意,就这样做,向曹操借粮食,他不敢不给!”张飞再次重重地拍了拍简雍的肩膀,笑着说:
    “如果曹操不愿意借,那就是不念旧情、虚伪,我们就告诉天下人,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声有多臭,看他以后还怎么跟人打交道!”
    “假如那样还不肯借,我们就带兵攻打济北郡,直接抢过来!”
    关羽狭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默默不语,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
    刘备对此确实动了心,但他嘴上却说:“孟德为人豪爽忠诚,肯定会借粮给我们的!”
    “不过,即便我们得到了优良的种子,却没有地方种植啊。毕竟我们没有曹操那样的条件来进行军事屯田。”
    曹操拥有几十万黄巾军壮丁,可以大规模地屯田。而且由于兖州经历过黄巾之乱,许多世家都被清理掉,留下了大量的无主荒地。
    而刘备自己这两点都不具备,如何能效仿曹操的做法呢?
    简雍建议:“主公,平原虽没有条件,但青州有啊!”
    “青州!”刘备听到这个词,身体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虽然平原郡也是属于青州,但由于平原郡内的世家众多,且经常受到袁绍的袭扰,即便有田地也不适合屯田。
    再加上兵力需要用于防御袁绍,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壮丁为自己从事屯田。
    此外,平原名义上仍属于公孙瓒的地盘。
    一旦公孙瓒得知自己屯田的消息,恐怕他会把所有的农田产出都据为己有。
    简雍的回答让张飞有些不解:“宪和,我们平原不就是青州的一部分吗?”
    “三将军,平原的确属于青州,但这里是战场前沿地带,如果我们一直待在这里,只会不断遭到袁绍的消耗,而公孙将军也不会给予我们任何好处和支持!”简雍解释道:
    “我听说北海的孔融先生一直以仁德着称,又是孔子的后代,如果我们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也是为了大汉的利益!”
    简雍并未再多言,因为他清楚刘备此刻的想法。
    刘备早就有意离开平原了,就如同当初从幽州公孙瓒所在的城池离开,来到平原一样。
    他从未想过要为公孙瓒效力,甚至未曾考虑过为任何一个诸侯效力。
    张飞问道:“孔融,他不是在青州腹地吗?什么时候会遇到危险?”
    “他又为什么会需要我们的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