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惊动太后
作者:正正很正   重生成慈禧,我亲手推翻了大清最新章节     
    此话一出,咸丰帝肉眼可见的松了一口气。
    而以端华和景寿为首的众大臣,立刻变得哑口无言。
    “既如此,郑亲王,你们还有何异议吗?”
    “臣等不敢。一切听从皇上的吩咐!”
    咸丰帝和恭亲王看了对方一眼,双方眼中藏不住的惊喜。
    “安德海,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多惟思之,卒有定策。英法两国上表请求我大清增商口岸之事,乃西洋与我大清共求利益之美,朕岂有不允之理!故朕宣之:增设台南、琼州、潮州、汉口、九江、江宁、镇江七处通商口岸。命恭亲王奕?为顾命钦差,主领口岸增设和关税协定之事!
    钦此!
    大清咸丰二年十二月初一日!”
    “臣领旨,定当鞠躬尽瘁。谢皇上隆恩!”
    奕?双膝跪地,叩头谢恩。
    “奕?,你可不要辜负朕和臣民的期望。不过有一事朕要给你下死命令,关税之事必须由我大清划定,财政大权不可被洋人牵着走。”
    “臣弟明白!皇上放心!”
    圣旨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清国的每个角落。
    各地大臣和百姓有的吃惊,有的吃瓜,有的惶恐,也有的欣喜若狂!
    而后宫之中,除了关小月,上至太后皇后,下至太监宫女,皆是震惊不已。
    “皇帝居然真的打算和洋鬼子通商?”
    寿康宫内,康慈皇太后一脸的不可置信。
    就连来给太后请安的皇后,都有一瞬间失去了表情管理!
    “回太后和皇后娘娘,这是今儿早朝议出来的,圣旨都下了。可见皇上是铁了心了!”
    芳穗恭敬在下方回话!
    太后内心十分抵触,毕竟她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亲历者,当时的道光帝如何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唉!该死的洋鬼子!自己的国家不好好治理,非要跑来我大清胡作非为。罢了!后宫不得干政,咱们也说不上话!”
    “后宫不得干政吗?儿臣倒不觉得!”
    听皇后冷不丁冒出这句话,让太后有些不解。
    “怎么了?”
    “皇额娘您还不知道呢。昨儿皇上赐宴六爷,还让懿嫔作陪!听养心殿的小宁子说,懿嫔可是为增设口岸之事出了不少力呢!”
    “什么?她敢议论朝政?”
    “听说是皇上许的,懿嫔起初也不敢干政,但皇上执意要她发表看法。可儿臣觉得,就算是皇上,也不能置祖宗家法于不顾,后妃干政,这是历朝历代都严令禁止的。多少朝代因为女人干政而亡国的,红颜祸水,不得不防啊!”
    皇后这几句话一出,相当于把懿嫔架在火上烤。
    “你身为皇后,劝谏皇帝、监管后妃是你的职责,你也该管管!”
    太后颇为不满,一个嫔位,敢指手画脚参与政事,这还了得!
    “皇额娘折煞儿臣了,现在儿臣是病中休养,哪里还能说得上话。就连下人,也渐渐势利了起来,有事没事就往储秀宫跑。儿臣的钟粹宫真是门可罗雀了!”
    “反了!皇帝糊涂,哀家可不糊涂。懿嫔敢公然违背祖宗家法,你身为皇后还不敢管束,成何体统。好啊,那就由哀家来管!芳穗,摆驾储秀宫!”
    “是,奴婢这就去准备步辇!”
    而此刻储秀宫内,关小月听到圣旨已下的消息,不由得松了口气。
    有此一招,中国起码可以有五到十年的喘息时间,到时候再找合适的机会进言咸丰帝发展国防,以后就算打仗,也不见得输!
    可正当她沉浸在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声通传把她拉回了现实。
    “太后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关小月有些慌乱,平时太后皇后从来不到自己宫里来,怎么这会儿......
    “臣妾参见太后,参见皇后娘娘!”
    康慈皇太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哐哐就是往里走,丝毫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关小月。
    “完了!又整出幺蛾子了!”
    来到正殿,太后和皇后一左一右落座之后,才想起来叫了关小月。
    “懿嫔,平身吧。所有人都下去,把门关上,哀家和皇后有话跟懿嫔说!”
    “是!”
    殿内的宫女太监全部退下,只留了太后、皇后和懿嫔三人。
    晴雪临走之前,关小月跟她交换了下眼神,她立刻明白主子是让自己在门外偷着听,一有不妥立刻去搬救兵!
    “不知太后和皇后娘娘驾临储秀宫,有何事吩咐臣妾。”
    “懿嫔!你可知罪!?”
    得!又是这句话,上来不管啥,先问你知不知罪,气势上压倒!
    而晴雪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知道大事不妙,立刻悄悄溜了出去,跑去了养心殿。
    “臣妾不知犯了何罪,还请太后明示!”
    “好啊,懿嫔。你为开设通商之事为皇帝出谋划策这么久,居然还不知自己所犯何罪?”
    关小月心下一凉!果然,就知道这事没那么容易过关。
    该死的大猪蹄子,不是说好了你给我兜底吗,现在太后都打上门来了,你人呢?
    “太后明鉴,臣妾自知后妃不得干政,也劝谏过皇上多次,但皇上执意要臣妾发表看法,臣妾也是没办法......”
    为今之计,只有把大猪蹄子拉出来给自己挡枪了!
    “一派胡言!”
    但康慈皇太后并不买账,关小月话都没说完,就被她打断了!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家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轻易违抗。但皇帝就是皇帝,是天子,天子犯错,自有臣民代为受罚。你身为宫嫔,居然撺掇皇帝按你的心意处理朝政,是想学武周,乱我大清江山吗?”
    康慈皇太后平时一向和蔼,突然发难,让关小月一时也有些招架不住!
    “太后息怒,臣妾自知有罪。但皇上下旨,臣妾也不得不尊,臣妾实在左右为难,还请太后怜惜!”
    听到这话,康慈也知道关小月的难处,况且她还为自己晋封太后出了不少力,于是语气便放缓和了一些。
    “懿嫔,哀家知道你夹在中间难做,所以今日将所有奴才都遣了出去,就是为了给你留点面子......”
    皇后一听话音有变,立刻抢过了话茬。
    “懿嫔,太后是后宫最仁慈和蔼之人了,也是咱们大清最尊贵之人。碍于祖宗家法的管束,就连太后都不敢谈论朝政,你身为一个小小嫔位,居然公然犯禁。太后念你不易,你要心存感激,但你犯错终归还是要受罚的!”
    康慈太后转头看了一眼皇后,眼神有些不悦,哀家还没说完,你敢打断,这是你身为皇后应有的规矩吗?
    不过为了给皇后留面子,她也没说什么。
    “那皇后认为该怎么罚?”
    “儿臣统领后宫时日尚短,还请皇额娘发落,也让儿臣在一旁学一学!”
    ‘切,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你不就是不想公开处罚皇帝最宠爱之人吗,怕皇帝时候找你算账,就想用哀家的手借刀杀人,那我偏偏不如你的意!’
    “既如此,那哀家就罚懿嫔......”
    “皇上驾到!恭王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