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秦州行三
作者:栾晴晴   商女锦绣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青云就在客栈下边等着,看着锦绣一行出了门,忙上前问好。
    “俞夫人早,锦绣姑娘早。”
    清荷见了青云,忙问:
    “你这么早,可曾用膳?”
    青云点点头:
    “用过了,夫人。”
    锦绣还是拿出昨日星辰的小包袱。
    “这里边有我做的甜饼,你将就用些。星辰今日拜托你了。”
    青云忙点头:“谢谢锦绣姑娘,我先送你们过去,倘若有事,我们在这里住,你尽管来找我们就行。”
    青云递过去一张纸条。
    锦绣接过来一看,不但有字,还有部分街巷地图。
    “你画的?”
    青云并不应答,只是问:
    “锦绣姑娘看的懂吧,就那个有枣树那家,总之,一进巷子不远就能看见。”
    锦绣收好纸条,上了驴车。
    车上还放着了好些东西。
    “锦绣姑娘,这是狄伯托我带给你的。”
    青云也跳上车坐好,一边往后看,一边赶车。
    “不必如此,孟大哥这是作甚。”
    锦绣忽然明白了,狄伯这是维护她们呢。
    “替我感谢狄伯。”
    那青云是个话痨,说起来那嘴就停不下了。
    “这秦州城不像盛京四方四正,倒像是个糖葫芦,你看昨日咱们是东门进来的,那边有许多的庙宇之类的,香火旺的很。”
    “往城中走就是府衙所在,再往西走就是坊市。这边坊市比较大,做什么的都有,这边的马非常的好,比这个驴车快多了。”
    “姑娘,你看,那边那个巷子就是图上画的,你可能看出来?”
    锦绣顺着青云的手看去。
    “折桂巷?”
    清荷细细看了看,问了句。
    “夫人说的是,正是折桂巷。”
    “折桂巷往前可是士言巷?”
    “夫人说的是,夫人对秦州很熟悉啊!”
    清荷看着周围的变化,要说变化,那就是坊市更热闹些。
    “娘,你看,那边真的有一棵树。”
    锦绣锦绣指着纸上的图对着那棵大树。
    “我以为折桂巷里边是桂花树,怎么好像是枣树?一个个和小灯笼似的,有的已经挂了红。”
    “折桂巷住的书生多。”
    听到清荷这么说了一句,锦绣恍然若悟,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娘,那你小时候住哪里?”
    清荷似乎还沉浸在回忆里,没有回答锦绣。
    姨母住在三阳巷,青云整了整衣服,抬头看着门头写着“李府”二字。
    青云敲门,清荷带着锦绣一行下车,站在一旁等待。
    里边守门的仆人,看了看灰扑扑的驴车,又听到找苏清兰,并不那么热情。
    倒是青云一晃,说了两句好话,那守门的仆人说去禀报。
    锦绣心中暗想:这李府的仆人尚且如此,那主人更……
    一边想着,一边打量着李府,那前院大门为悬山顶两坡水门庭,大门顶端有吻兽。双开扇大门,每扇门顶三排十二枚之棍板门,正面檐下横枋,中间饰以简单穿壁云卷纹,柱面榫头饰蛇头状象鼻纹,门楣上饰筒状如意牡丹纹及缠枝卷叶纹。
    半刻后,一个妇人带着几个下人急匆匆地就迎了出来。
    妇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眉眼和清荷极度相似,皮肤白皙。梳着堕马髻上只簪着一个金镶玉梳篦,头上上身着浅藤萝紫对襟衫,下边是玉纹兰长裙。
    “姐姐~”
    这一声,两人眼中蓄满了泪水,两人双手紧握,眼神交织,细细地看着对方。
    “锦绣,这是你姨母,丹丹,叫姨祖母。”
    锦绣行了大礼,双膝未到地,就被搀扶起。
    “锦绣见过姨母。”
    “上次见还是个小孩子,转眼都这么大了。”
    清兰想再说两句,看到锦绣脸颊上的红印子,那一车轱辘好听的话儿就说不出来了。
    “姨祖母安好,给姨祖母请安。”
    女童奶声奶气的请安,清兰的目光落到了女童脸上。
    “这是锦文的女儿,今年五岁了。”
    清荷拉着丹丹的手介绍道。
    “那眼睛像你,看着水灵。”
    清兰伸手摸了摸丹丹的发髻,眼睛里满满的慈爱。
    “进去说,别站着外面。”
    那驴车的帘子打开着一角,星辰的的小半张脸就在那里看着。
    锦绣给清荷说了一声,转身就去嘱咐青云。
    “我明日得空来接星辰。”
    “星辰,姑姑有点事,明日带你出去玩,今天你要听青云的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能使小性子,明日姑姑给你买好吃的。”
    星辰即使再不愿,也只得缩回脑袋。
    青云从车上往下搬东西,清兰使唤几个下人接着,一行人就往后院走去。
    锦绣一路走着,一路暗自打量。
    在秦州有这么一个三进带侧院的大院子,那姨母应当是过的不错的。
    随着姨母带路,左绕右转地最后进了一个侧院。
    那侧院里种着两棵石榴树,挂着红果,看着喜庆的紧。
    看着母亲和姨娘能相聚,锦绣也开心。
    锦绣端坐在堂屋,眼睛却往外瞧着。
    一个婆子领着一个男孩走了进来,那男孩脸色不太好,虽然身着锦缎,但是衣服也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男孩也不曾行礼,就被婆子扶着。
    “娘,您叫我?”
    “姐姐,这是恒儿,你都没曾见过。恒儿,这是你大姨母,这是你锦绣姐姐,这是你丹丹外甥女。”
    清兰忙赶上前,扶着李恒。
    “姐姐,恒儿打小身子弱,不能给你行礼了。”
    清荷连忙说:“快扶孩子坐下。恒儿应当也快十岁了吧。”
    李恒坐定后,抱拳行礼:“见过大姨母和姐姐。”
    清荷从怀里拿出一个小荷包。
    “大姨母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个给你算做见面礼。”
    锦绣完全不知道还有个表弟,什么都没准备。
    李恒坐了没一会,清兰就让婆子扶着去休息了。
    “你也不曾说孩子的事,我也不敢问。”
    清荷遗憾的看着出去的李恒。
    “这孩子先天不足,后来三岁的时候反复发烧,我们找遍了郎中,最后还是没有治好。锦文怎么样了,上次你来信说是筋骨皆碎,伤的重。”
    清兰看着孩子走远,才缓缓说道。
    “锦文已经开始恢复了,只是今年没能下场。”
    清兰握着姐姐的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锦文看着就是个机灵的。不会差的。”
    丹丹在椅子上挪来挪去,似乎坐不住了,锦绣心细的知道这是要上厕所了。
    “娘,您和姨母先聊,我带丹丹去方便。”
    清兰旁边的丫鬟赶紧走上前。
    “我带姑娘去吧!这边请。”
    锦绣跟着丫鬟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