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弯道超车,没那么容易
作者:偶尔失误   四合院:重工兴国最新章节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不,方想既没有在京城多陪刘淑英几天。
    也没有来得及思考和部署卖车的下一步工作。
    现在,人已经到了东北。
    “喏,问题都已经给你标注出来了。
    你自己惹的祸,你自己来解决吧。”
    李教授整个人向后靠去,看起来已经疲惫不堪了。
    是的,这次方想被喊过来,就是因为涡喷-7的新设计,出了问题。
    距离方想画的图,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时间。
    这期间,李教授神出鬼没的,方想差点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导师。
    却突然的被一通电话,喊到了沈飞。
    方想看到站在一旁的王晋阳,也是对自己无奈的耸了耸肩膀。
    好像在说,他也没办法。
    方想也没说什么,而是将一旁的台灯,扯了过来。
    对准图纸后,才俯身看了过去。
    待看了半天图纸上标注出来的地方。
    再与记忆里的图纸相对比过后,方想有些疑惑。
    这也没出问题啊?
    再次抬起头,想询问的时候,发现李教授已经睡着了。
    看了一眼也快睡着的王晋阳,方想轻轻拉开了椅子,拍了拍王晋阳的胳膊。
    “出去说。”
    王晋阳马上惊醒,看了一眼李教授后,低声说了一句。
    便轻手轻脚地拉开了办公室的门,率先走了出去。
    “怎么说,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直到走到楼下的一间小办公室,王晋阳才伸出胳膊,做了个舒展运动。
    打了个哈欠。
    “带我去车间看看成品吧。”
    方想看着王晋阳眼里的血丝,知道他们最近肯定忙到飞起。
    若不是实在不知道问题在哪,也不至于给自己打电话。
    看了看外面艳阳高照的天空,也不知道他们熬了多少夜了。
    不过来都来了,还是先处理问题吧。
    “这里、这里和这里,每次更换新的零件,总是会变形。
    这应该是强度的问题。
    按照图纸上的标准,咱们现在国内根本做不到那样的强度。
    所以,这个零件,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
    上次做了一台样机,但还没有到达设计的最大功率,就散架了。
    最后排查了几次,发现是这里的问题。
    按照你图纸上的设计,这个位置应该是有一层特殊涂层的。
    但好几个研究院,研究了大半年,也没办法造出你图上的标准。
    所以。。。”
    王晋阳带着方想走到了车间。
    看着放在台架上那一米多高的发动机。
    以及在周围穿着制服走来走去忙碌的工作人员。
    王晋阳爬上爬下,一个一个指出了图纸上标注的位置。
    直到最后,方想才搞明白,原来,不是图纸设计的问题。
    依旧是材料的问题。
    “精度上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嘛?”
    方想抿着嘴琢磨了半天,知道他们肯定是反复做了不知道多少次实验。
    没有一次成功,所以才找了自己这个罪魁祸首过来。
    想来,他们已经在质疑自己设计的图纸,是不是故意提高了难度了。
    “出现过,所以特意找了好几位八级工人,手工打磨出来的。
    后来就没再出现过精度的问题了。
    但这几个地方,就不是工人们能解决的问题了。。。”
    王晋阳明白方想的意思,只能实话实说。
    “其实教授也有想过,把你改动过,但目前无法实现的地方。
    改回到目前已经成熟的设计上去。
    但发现有些难,很多地方都是动一发而牵全身。
    改那几个小地方,几乎等于将图纸大改一遍。
    有些得不偿失。
    现在实验已经做了十几轮了。
    没有一次能让人满意的。
    教授身上的压力很大。。。”
    王晋阳看着那台台架上的发动机,言语之间,有些唏嘘。
    “你给我点时间想想,再给我拿点新图纸。”
    方想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无非就是他画的图,太过超前。
    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工业和材料极限。
    原版那些按部就班被研发出来新科技,一步一步应用的科技。
    被他提前一步拿了出来,但却没有给他们生产和合成数据。
    导致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就像在2000年,给你一辆2024年生产的电车。
    你看着这个车,很漂亮,技术含量也很高。
    觉得也不至于到难于上青天的样子,只需要踮踮脚尖就能造出来。
    然而真动起手来,却发现,其中很多的零件,根本就造不出来。
    这还是抛开电气部分不谈的结果。
    现在是60年代,方想给出的涡喷7图纸,却是80年代的图纸。
    其中不少零部件的材料和工艺,是经过了这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一步步走上去的。
    自己当时是为了炫技,拿了出来。
    却没想到,李教授直接就拿去做成品了。
    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没办法,李教授说的对,自己挖的坑,自己还真得给填上。
    王晋阳带着方想到了招待所,开了一间套间后。
    自己就回去睡觉了。
    留下了方想面对一大堆空白图纸。
    行吧,又要画图了。
    方想无奈的摇摇头。
    既然80年代的终极形态没办法用。
    那我画70年代的进阶形态,总可以了吧?
    方想开始在脑子里翻阅之前上学时,看过的那些图纸。
    不得不说,这20年的发展,涡喷7的整体改动,并不多。
    大多都是小规模的改进。
    而且更多的是为了耐久性。
    一台发动机,刚出生时,寿命一般也就十几二十多分钟撑死了。
    甚至很多时候,寿命就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
    在经过不断地修补、改正、改良。
    才变得勉强能用,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科研人员不断地调整。
    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也会随着逐步提高到上百、上千小时。
    所以有时候你看着很多波音的发动机,动辄就是8-90年代的技术。
    觉得很落后,但恰恰相反,那代表着成熟度极高,商业化到极致的产品。
    真给你拿个10、20年代的新发动机。
    你未必敢用。
    就是因为新产品总是会莫名其妙的这里或者那里,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
    不知道画了几天,闷在招待所里的方想。
    时不时的会看到李教授带着各种各样不认识的人过来参观的情况下。
    终于画好了涡喷7的进阶形态。
    其中大部分更改过的位置,也恰好就是之前李教授标注出的地方。
    看着窗外的繁星。
    方想叹了口气。
    果然,越级攀登高科技,是会付出代价的。
    这弯道,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走过去的。
    基础科学、基础数学,这两门大山,必须踏踏实实夯实了基础。
    才能一马平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