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瓜田李下,无辜之人亦有罪
作者:幕cheng   绝世小书儒最新章节     
    未待李青云出声,那位老者便继续讲述道:
    “两年前河道溃堤,我们尚未恢复元气,今年河堤再崩,耕种的作物尽数淹没,注定颗粒无收。放眼全郡十数县,唯有我青山县,饱受天灾人祸之苦。”
    “朝廷不必提,便是相邻的县城,皆严令禁止我等灾民入境求援,一旦被发现,便是乱箭穿身之厄运。”
    “以往乡亲们无不畏惧服役劳役,现如今却是争先恐后盼望着能参与劳役,只为还能混一口饭吃,多活一日算一日!”
    思绪至此,老者稍作停顿,仿佛疲倦已极,顺势坐在一旁的木墩上,手指向窗口,续道:
    “看见了吗?”
    “窗边的那几具枯骨,乃是村里人倾尽所有从邻村购得的妇孺。”
    提及此事,老者的嗓音越发悲凉:
    “不久前,我忍痛将相伴我十余载的妻子与女儿,卖给近村的人家,只为保全我和三位孩儿的性命。”
    “她陪伴了我十多年,家中积蓄多年的粮食才换来了她,这么多年来,怎可能没有情感牵绊,最终还不是沦落到被人牵着绳索离家而去?”
    “现今我多么渴望能再次听见女儿唤我一声父亲,可是这已成为奢望,为了活下去又能如何呢?”
    “若不将她们卖出,我和三个儿子只怕都要丧命;即便卖了她们,也未必能保住我们的性命。”
    说到此处,老人拭去泪水,指向远处一间屋舍,声音愈发凄楚:
    “那里就是我的家,变卖妻女所得的银钱转瞬即逝,我只得挖掘所谓的‘仙土’充饥。”
    “这‘仙土’需先筛细,再浇上水制成面团,放入锅中蒸煮,片刻便可食用,但这玩意吃多了便会送命。我小儿子无知贪食过多,次日清晨醒来,我们只能对着炕上他冰冷僵硬的身躯嚎啕大哭。”
    “这‘仙土’仅能填饱肚皮,却不能被消化,更无法排出体外,我们只能相互扶持着从身体内抠取出来。”
    “吃‘仙土’终究非长久之计,家中另外两位孩儿的遗体,如今便躺在家中的炕上。”
    李青云此时方明白,为何县郊那些尸体的腹部会微微隆起,原来其中满载的竟是致命的‘仙土’!
    老者的儿子,都是因食用‘仙土’而惨死于家中。
    李青云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老者的腹部,发现其腹部微微凸起,宛如孕妇一般。
    只不过,与孕妇不同的是,老者的腹部看起来坚硬如铁……
    若非李青云适时出现,递予老者一枚凝元银丹,恐怕这位老者这两日便会在修为耗尽之际驾鹤西去。
    那枚凝元银丹虽非灵石,但也足以换取一些辟谷丹和临时维系生机的草药。李青云此刻方悟,为何老者仅是黯然拭泪,而并未哀嚎痛哭,显然是历经沧桑,早已淡漠生死。
    “罢了,此处情形已然明了。”
    李青云不再继续探寻村庄之秘,他对柳徽音微微摇头,示意返回那辆载满仙书的飞遁马车。
    关于老者被迫出售妻女之事,李青云难以评说,人至末路,若非万不得已,断不会做出此举。
    回到马车内,李青云轻轻一叹:“愿那一枚凝元银丹能使他的时日稍显宽裕。”
    然而,柳徽音面无悲喜,平静地打断他的话语:“他已无存世之时。”
    李青云不解其意,自己分明赠予对方珍贵的凝元银丹,足可供他修炼续命数年啊。
    柳徽音默而不言,揭开马车后的丝帷,示意李青云望向窗外。
    借由飞遁马车的后窗视野,李青云发现几位村民正疾速靠近那位老者。
    “袁大头,你方才是否接受了贵人赐予的灵石?”
    “何来灵石,我一概不知!”
    “你若再不交出,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老子早已是风中残烛,告诉你没灵石就是没灵石!”
    “大家一起上,有了那些灵石,我们便可延续生命,至少还能支撑几日!”
    ……
    瞬间,人群陷入混战,老人颤抖的身体在这番争夺之下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横尸当场。
    目睹此景,柳徽音放下窗帘,李青云不由得感慨万分:“宝物无辜,人心有罪,终究是我误了他!”
    此时,他真切领悟到这世间至理。柳徽音则安慰道:“阁下无需太过自责,以他的修为状态,这两日内恐怕也难逃一劫。”
    听到这话,柳徽音察觉到李青云已有接纳她的意愿,于是心下暗喜。李青云接着问道:“你们青山县连年洪水肆虐,农田常遭冲毁,加之征召修真弟子,想来孤儿寡母之家不在少数,众多良田荒废了吧?”
    “正是如此,近几年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家父对此亦是束手无策。”
    “朝廷每年都下达任务指标,就算家父不愿担任执行者,也会有其他人取而代之,而且只怕更为苛刻。”
    “现今唯有盼阁下的商铺入驻青山县,让百姓得以贩卖仙籍赚取修行资源,进而购入邻县的粮食充饥。”
    “另外,若能让百姓服用阁下的洗髓盐,不论效果如何,总归能给他们带来一丝生存的希望。”
    “学堂教育世子,若能栽培出几位仙途新秀,对他们所在的村落也是极大的裨益。”
    柳徽音语气充满苦涩,将青山县令的种种忧虑与筹谋一一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