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荣王妃病重
作者:石榴鱼   嫡姐重生庶妹穿越,我只想苟命最新章节     
    “每隔两日都有小厮去庄子上报信,范家兄弟是我家世子的好友,揭榜的次日,我便听说了范明耀考中贡生之事。”
    是颜沐禧将考题送到范家兄弟二人手里的,她怎可能不关注着后续?
    忠义伯府的长子范明辉和次子范明耀都是洛都城不学无术的纨绔。
    范家兄弟俩虽不成器,可忠义伯并未放弃原配所出的两位嫡子,至今还强逼着范明辉和范明耀念书考科举。
    享受着世家大族最好的教育资源,范家兄弟两人二十好几还都只是童生。
    二月份的恩科院试,范家兄弟两人都参加了,范明辉落榜,只范明耀考上了秀才,两月后又趁热考上了举人。
    范明耀院试和乡试中榜时,在洛都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人都觉得他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侥幸有了举子功名。
    举人与贡士间有着巨大鸿沟,万千举子倾其一生也迈不过这道鸿沟。总而言之,没有真才实学,是万万不可能考中贡士的。
    可不学无术的范明耀不但考上了,且名次还很靠前,金榜十八名,殿试若不出意外的话,稳稳的二甲进士。
    范家兄弟手里都有此次恩科的考题,至于为何只范明耀一人考中贡士,颜沐禧估摸着,大概是因范明辉着实太蠢,提前背答案都背不下来。
    不过于她而言,这般正好,兄弟二人若同时臭鱼翻身,反而会提前引起猜疑。
    颜沐清熟记着恩科科考的考题,而颜永臣是这次恩科的主考官,就算没证据证明颜永臣泄露考题,他作为主考官,也绝无可能逃脱惩治。
    且威远侯府正等着抓颜永臣的错处,若科考舞弊被扒出,威远侯定会咬住不放,到时,颜永臣不死也得脱层皮。
    回到王府,颜沐禧夫妻二人才得知荣王妃病了。
    第一眼看到荣王妃的模样,颜沐禧差点惊呼出声,不过几十日的光景,荣王妃竟瘦了一大圈,面色泛黄仿若苍老了好几岁。
    缓了好半天,颜沐禧才颤着声音问,“母妃病的这般严重,怎不叫人告知我与世子?”
    虞晚泰也是双目通红,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眼前的母妃竟变回了三年前病入膏肓时的模样。
    “是我让人瞒着你们夫妻二人的,老毛病而已,不值得让你们担忧。”荣王妃说话时面上依旧是带着温和的笑,却看的人心酸不已。
    颜沐禧压下心头的酸涩,正欲开口询问荣王妃的病情,却听虞晚泰闷声询问,“何时开始的?”
    荣王妃拉过虞晚泰的手,笑着安抚道:“泰儿你不可伤怀难过,能多看几百上千次朝阳,母妃已经很知足了……”
    颜沐禧愕然睁大双眼,刚刚是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这会儿则是不敢相信耳朵听到的。
    明明一月前还是鲜活康健的荣王妃,为何短短时日便带上了死气?
    荣王妃的精力不济,没说上两句话便睡了过去。
    从竹香堂出来,虞晚泰大步朝前走着,颜沐禧需小跑着才能跟上。
    她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可必须问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妃她为何会骤然间病的这般重?”
    虞晚泰没应声,只一个劲儿朝前走,颜沐禧快跑几步拉住他的衣袖。
    被迫停下后,默了小片刻,他才转过头看着颜沐禧,表情平静,“因为还魂丹的药力只有短短几载。”
    颜沐禧这才想起,荣王妃几年前便病入膏肓,身子之所以能恢复康健,是因为服用了还魂丹。
    “我这就回去给明姨写信,问她还有没有丹药,一颗的药效不够,让母妃多服用几颗便是。”
    虞晚泰拉住颜沐禧,“算了吧,没用的。”
    三年前,荣王妃病重时,他把能用的法子都试了,威逼利诱明慧无果,最后无奈才盯上了颜沐禧母女。
    “不试试怎能知道是否有用?”颜沐禧话说出口,迎上虞晚泰平静且哀伤的眼神,忽而明白过来,他不是不试,是都试过了才知无用。
    “会有办法的。”生死面前,颜沐禧觉得任何安慰之言都显得单薄又无力。
    “没事,母妃她心里都明白,不会太难受。”虞晚泰不知是在安慰她,还是安慰自己。
    可你会难受呀!眼泪涌至眼眶,颜沐禧拼命忍回去,上前一步将虞晚泰抱住,想给予他浅薄的安慰。
    翌日是颜老太太的寿辰,本也不大办,颜沐禧未回颜府,只叫人送了寿礼回去。
    夫妻二人留在竹香堂陪荣王妃,荣王妃的病情比他们想象中还要重的多,一日十二个时辰有十个时辰都在昏睡中。
    老荣王寸步不离的守在病榻前,荣王妃醒着的时候,老夫少妻如平日般吵嘴逗趣,偶尔还要让颜沐禧和虞晚泰当判官,审判谁对谁错。
    可能是第二次等待死亡,荣王妃整个人是放松舒缓的,为配合着她的心情,竹香堂每日的气氛也轻松和谐,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有低迷之态。
    颜沐禧不知明慧手中是否还有回魂丹,得知荣王妃病情的那晚,她便差人回了江南,直到九月末,也没等到任何消息。
    九月二十八,恩科的殿试如期开考。
    远景帝登位以来首次开恩科,为表对此次的科考选才的重视,三百名新科贡士被召集到了乾清大殿,远景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拟定殿试的考题。
    内侍官备好笔墨,远景帝在宣纸上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吏治’二字。
    殿试的题目便是围绕‘吏治’,写出一篇策论,阐述对大丰吏治的见解。
    三百份策论收上来后,远景帝先看了第一名会员的策论,通篇浮夸至极的夸赞之词,无半分自身的见解。
    紧接着,远景帝又看了第二名、第三名的策论,中规中矩也无半分出彩之处。
    又接着往下看,在看到第十二名和第十八名时,远景帝差点被气笑了。
    十二名贡生的策论仅短短五百字,竟有三个错别字。
    十八名的也没好到哪去,压线写了三百个字,可谓是驴头不照马嘴,乱写一通。
    本是为彰显皇恩浩荡搞出来的恩科,竟选出来一堆歪瓜裂枣。
    就算是蠢人,也察觉出此次科考出了纰漏,更何况远景帝并不蠢。
    龙颜大怒,远景帝当场下令革职查办负责此次科举的一众官员,命大理寺和刑部联手彻查科考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