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胡氐进乡
作者:羽林轻骑   兴晋最新章节     
    卫楚感觉自己的耳朵“嗡”地一声,身上毛孔倒竖,浑身就像被无数钢针在扎一样。
    如果被这20骑发现了自己的埋伏,即使将这20骑全部射杀,也会惊动氐军主力。自己这点人是无论如何挡不住李离大军的,就算凭着骑兵跑得快的优势全身而退,后面的仗也没法打。
    此时他没有别的主意,还只能先做射杀这20骑的准备。他低声传令:“传,弓箭。”这是省略了“准备”二字的口令。
    “是,传,弓箭。”一直跟在他身后的农曾返身回去传达了他的口令。
    “传,弓箭。”
    “传,弓箭。”
    “传,弓箭。”
    命令被一个接一个的战士轻声朝左右两翼传了下去。
    如果不得不射这20骑,那么在这数千支箭面前,这20骑人和马肯定跑不了,之后卫楚只能带着这几千骑兵对氐军做一次强行突击然后逃跑。
    现在那20骑如孔雀开屏一样,从一簇呈扇形展开,当他们进入500步的距离时,已经成了一字横队。
    他们背着箭囊,腰间挂弓配着长刀,先以小快步跑出500米,再换成慢步,每骑间隔两步的距离朝这片树林走来。
    随着他们距离的靠近,他们的身体由小变大,面目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都是20到30岁的精壮。他们披着的皮甲和精致的晋朝小皮札甲不同,看起来就像是几块熟牛皮拼接而成,两只臂膀上的掩膊不似晋甲和手臂贴得那么紧密,而是像日本甲的大袖那样松垮,这虽然降低了他们的防护力,却使得他们的两只手臂更加灵活,更方便骑射。
    卫楚看看自己身上披的所谓青丝连黑光甲,这是细铁片通过青色牛皮绳串接而成的札甲,工艺精致好看,虽然有防护力好的优势,却相对沉重而且不太灵活。要是和氐人的铠甲结合一下,躯干和腿部用铁质札甲,手臂上用皮甲就好了。
    卫楚正想着铠甲的事,一抬头,对面的20骑已经进到了200步的距离,而且还在前进。卫楚急忙退后,隐藏到了后面第五棵树后,见前面的树干能挡住他的大半个身子,便停止了后退,他靠着这第五棵树,一边从树缝之间往前看,一边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农曾道:“取我的弓箭来。”
    农曾答应了一声,这时,对面20骑放慢了脚步,中间那位骑高大的白马,看似当官的,嘴和两颊全是胡子。他张着周围满是胡子的嘴朝这里看,那嘴就像是黑色森林中的一个黑洞。当这20骑行进到150步的距离时,那名军官勒马停了下来,其余19骑也相继勒住了马匹。
    那名军官的脸朝着树林张望,他的脸对着西边大黑铲部隐藏的地方看。卫楚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大黑铲部的红甲显眼,而且士兵军纪较为散漫,关键时刻容易出事。
    卫楚一眼不眨地盯着那名军官,眼睛都睁痛了,好在军官的脸转了过来朝向卫楚这边。卫楚一个闪身躲在树后,稍后他隐藏着自己的身体,小心地转头朝外看。军官的脸又朝向了东边。
    农曾的声音低声响起:“将军,给。”农曾手上拿着两把弓和两副箭囊,一副是自己的,一副是他的。
    卫楚接过弓箭,将箭囊背在身上,从中抽出5支箭,箭头朝下交在持弓的左手上,右手拉着一根箭的箭羽搭上了弓弦。
    对面的敌骑停了大约2分钟,有10骑离开队伍走向前来,每骑相距约有4,5步。那名军官和另外9骑仍然停在原地,他们从背上箭囊中抽出箭搭在了弓弦上。当前面10骑走出30步时,那名军官才带着9骑慢慢上前。
    当前面10骑行进到距离树林100步时,那10人都齐刷刷下了马。他们拔出腰间长刀,一起朝着树林小跑过来。卫楚弯弓搭箭瞄准了后面130步外的军官,只要他射出一箭,再一声命令,树林中就会射出数千支箭。
    下了马的10人进到距离树林50步时,突然惊起数十只飞鸟,接着无数飞鸟冲天而起。10人本能停止了脚步,抬头朝天上的飞鸟张望。
    那名军官不耐烦地朝前面的10名士兵喊了句氐语。那10人转过身去,那名军官又朝他们随意招了招手,然后调转马头往回返。10名士兵也调头回去,来到各自马匹旁收刀回鞘上了马,随着前面10骑一溜烟往东去了。
    卫楚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又来到树林边的第一棵树下朝大路上看。
    又过了一个漏刻,大批没有披甲,穿着白色戎服的骑兵开进了吴乡。他们有的持长槊,有的空着手。
    骑兵源源不断开来,他们在吴乡北面的田野下马集结,约200名骑兵挨家挨户敲打搜索。
    50多户人家的百姓们,看起来有不到300人,他们身着青衣,就像从袖筒子里倒出来的青豆似得散布在民房周围,有的拿着席子,有的空着手。母亲弯下腰一边搂着小孩一边往前走,丈夫又护着妻子,还有驼背杵着拐杖的老人。他们没有喊叫,连狗都夹着尾巴。他们全都被氐兵们驱赶着聚拢在吴乡以南靠河边的一块水田边的空地上。
    几十名白色戎服的士兵一个个飞快地进了那些房舍。院子里立刻传出鸡和猪的叫声,不时见到房舍中一人高的土院墙上腾起几只扑腾翅膀的鸡。
    又是一个漏刻的功夫,数千名骑兵集结到了吴乡北面的田野上,他们的后面是30几辆辎重车。车上放着大盾,长槊和粮草,首尾相连围着骑兵布了一个圈。
    打着齿状牙边旗的3千步兵过来了,他们也都穿着白色戎服,很多都空着手,后面同样跟着30几辆辎重车。他们一直沿着大路向东在吴乡东口集结。
    在这3千步兵后,一面高高的四方形飘着流苏的大幡迎风招展而来,10来名骑马的军官们在100名披甲长槊兵的护卫下进了吴乡,前面的一批士兵引导着他们进入了几幢大而且结实的民房。
    那张大幡被固定在一间最好的四合院,院外围了一圈披甲持槊的士兵。
    后面又源源而来5,6千步兵,他们全部集结在吴乡南面和西口。